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15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属于药品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瓶、输液袋的封口和导出不同于传统的玻璃瓶,是通过组合盖方式实现的,目前,国内塑料瓶、输液袋基本上采用这一方式,这种传统组合盖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塑料内盖3和塑料外盖1之间设置有橡胶胶垫2,并在塑料外盖的顶面设置有易拉环或易撕膜 4,由于塑料内盖的存在,导致针刺阻力大、落屑量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针刺部位不会落屑,可有效防止药液受到二次污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包括外盖以及与药液直接接触的内盖,在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密封胶垫,所述外盖的顶面设有用于撕开外盖封口面的易拉环或易撕膜,所述内盖为环状结构。
所述内盖的上端面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嵌入所述胶垫底面的环状凹槽中形成密封。
所述胶垫上设有1-5个用于药液的配伍和导出的穿刺孔。
所述内盖和外盖由聚丙烯、聚苯烯、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一种制成。
所述易撕膜是铝箔、PP、PE、PET或多层共挤膜中的一种。
所述胶垫由异戊橡胶、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任几种共混物制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组合盖,内盖为环状结构,及内盖没有顶面,使得针刺阻力减小,避免了针刺落屑的产生,可有效防止药液被二次污染。内盖与胶垫之间采用凸台凹槽的扣合式密封结构,密封性能更佳,更进一步地防止药液被污染。


图1为现有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盖,2胶垫,3外盖,4易拉环或易撕膜,22环状凹槽,31环状凸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包括外盖1以及与药液容器口部密封连接的内盖3,内盖直接接触药液,在外盖1与内盖3之间设有密封胶垫2,外盖1的顶面设有用于撕开外盖封口面的易拉环或易撕膜4,内盖3为环状结构。
密封结构中,内盖3的上端面设有环状凸台31,环状凸台31嵌入胶垫2底面的环状凹槽22中形成密封。在胶垫2上设有1-5个穿刺孔,方便药液的配伍和导出。
具体设置中,内盖3和外盖1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种制成。胶垫2为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顶(异戊橡胶)、IIR(丁基橡胶)、CUR (氯化丁基橡胶)、BUR (溴化丁基橡胶)或TPE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任几种共混物制成。
权利要求
1.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包括外盖(1)以及与药液接触的内盖(3),在所述外盖(1)与内盖C3)之间设有密封胶垫O),所述外盖(1)的顶面设有用于撕开外盖封口面的易拉环或易撕膜G),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为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的上端面设有环状凸台(31),所述环状凸台(31)嵌入所述胶垫( 底面的环状凹槽0 中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 上设有 1-5个用于药液的配伍和导出的穿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C3)和外盖 (1)由聚丙烯、聚苯烯、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一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膜是铝箔、 PP、PE、PET或多层共挤膜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 由异戊橡胶、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任几种共混物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包括外盖以及与药液接触的内盖,在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密封胶垫,密封胶垫与药液直接接触,所述外盖的顶面设有用于撕开外盖封口面的易拉环或易撕膜,所述内盖为环状结构。本发明的组合盖使得针刺部位不会落屑,可有效防止药液受到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A61J1/14GK102525814SQ2012100732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程继刚, 裴学茹, 赵家春, 赵 智 申请人:安徽华峰医药橡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