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92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干症在临床上可见,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口干是口腔内唾液缺乏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唾液的产生和分泌受全身、局部、外界和自身各因素的影响。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唾液分泌量少,对牙齿和口腔粘膜的冲刷作用也小,使口腔自洁作用变差,以及唾液本质具有的抗菌效能下降,而容易造成猛性龋或牙周病。因而,口干症患者的患龋率较高。多数口干症患者的味觉也会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地刺激食欲,而且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中医学多以滋养肝肾、益气润燥、清热生津的方法治疗口干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本的不足,提供一种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副作用的治疗口干症的中药。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黄芪20克,焦山楂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天花粉、 黄柏、麦冬、白头翁各10克,柴胡、甘草各6克,升麻、知母各3克。药理分析本发明方药中的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焦山楂酸,甘,微温;归睥,胃,肝经;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能;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以上诸药合用,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有补肺健脾,清热生津,活血化瘀,生津润燥之功。以达到益气润燥、清热生津、消渴止渴的目的。本发明配制简单,药源广,所用中药原料成本低。制备及服用方法将中草药按照上述重量放入砂锅中,加入凉水浸泡I小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煎30-40分钟,取药汁150ml ;再加入热水,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30 分钟,取药汁150ml,将两遍煎得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早、晚饭后各用温服150ml汤药。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本发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10 天为I个疗程,治疗2 4个疗程后,78例中治愈54例,有效18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92. 31%,治愈率 69. 23%。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其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黄芪20克, 焦山楂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天花粉、黄柏、麦冬、白头翁各10克,柴胡、甘草各6克,升麻、知母各3克。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治疗观察病例78例,其中男42例,女 36例,其年龄35-65岁。 二、临床表现口渴烦燥,舌质暗红,伴有大便干结,不思饮食,周身疲倦乏力。三、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本发明中药汤剂,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油炸、粘腻、辛辣、寒凉食物及海产品。四、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如前,无改善。五、治疗效果该临床治疗观察病例中,服药一疗程,72例患者的口干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服药二到四个疗程,痊愈54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8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见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I、曲某,男,65岁。因口渴2月,饮水多,双下肢乏力,尿量增多。经检查,其舌质干燥,色红无苔,颊粘膜有溃疡,齿龈萎缩,多个龋齿,查血糖正常。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药一疗程,口渴症状有所减轻,但还常感乏力;又服药三疗程,口渴症状明显减轻,颊粘膜溃疡消失,大便通畅;服药四疗程痊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2、黄某,女,49岁,近半年来自觉口干,尤其夜间更明显,口淡乏味,吃饭也不香; 可血糖控制正常后,仍觉口干,严重时话都不想说。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药一疗程,自觉口渴症状有所改善,但仍食物乏味;继续服药三疗程,口渴症状明显减轻,饮食逐渐正常;服药四疗程痊愈,随访未见复发。3、刘某,女,35岁,口渴喜饮冰水三月余。晚上更甚,睡眠佳,食纳尚可,二便正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血糖正常。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药一疗程,口渴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两疗程天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黄芪20克, 焦山楂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天花粉、黄柏、麦冬、白头翁各10克,柴胡、甘草各6克,升麻、知母各3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其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黄芪20克,焦山楂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天花粉、黄柏、麦冬、白头翁各10克,柴胡、甘草各6克,升麻、知母各3克。本发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有效率92.31%,治愈率69.23%。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600352SQ20121007652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于晓芊, 崔夕军 申请人:于晓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