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308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治疗各种类型头晕的中药。
背景技术
头晕为常见病,一般是由高血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以及美尼尔症引起。有些患者还伴有头疼症状,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对上述病症的治疗国内常采用“眩晕停”。虽然,“眩晕停”能够有效缓解眩晕症状,但是患者服用后多会出现头脑不清醒的副作用。有的治疗药物主要侧重于止痛,对头痛暂时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也不能治本,根除引起的病源,因而疗效不好,久治不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其疗程短,疗效高,无副作用,不易复发。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份制成柴胡6-12份,黄芩8-10份,清半夏10-15份,灸甘草10-15份,茯苓4_6份,生白术12-15份,菊花20-25份,夏枯草15-20份,泽湾9_13份,生意仁6_9份,赤苟8_10份,益母草15-20份,泽兰12-15份,川牛膝6-10份,生杜仲5-8份,葛根8-10份,桂枝6_12。本发明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柴胡7份,黄芩9份,清半夏12份,灸甘草11份,茯苓5份,生白术13份,菊花22份,夏枯草17份,泽泻10份,生薏仁8份,赤芍9份,益母草16份,泽兰13份,川牛膝7份,生杜仲6份,葛根9份,桂枝8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配比混合,熬成汤剂口服。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头晕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筛选纯天然中草药进行配伍,具有治标治本的作用。眩晕,中医素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肝不作眩之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十有八九。但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大都过食肥甘化痰生热,导致痰浊中阻、水湿内停,蒙蔽清阳、气机不利。脾肝过剩,反侮肝木,克伐肝阴,肝之虚火上炎。另外,由于生活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肝气郁结,肝风内动者大有人在。故眩晕以此二者为主。上述各味药配合,能够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平肝息风止痉、滋阴柔肝缓解止痛、清湿热、益气力、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益脾安神健胃、清肝明目镇静解热、温通经脉祛痛散寒、平肝潜阳明目安神的疗效。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对各种头晕有显著的疗效,治愈率高。为表明本发明的中草药剂对头晕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选择临床应用的一些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I :田某,女,53岁。长期头部眩晕,不能长时间看东西。经西医检查确诊为颈椎病,西医正规治疗一个月无明显减轻。经查头晕不能坐起,动则眩晕加重而至呕吐,伴有肢体麻木。舌苔白腻,脉滑。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7剂后,能做起,轻微活动头部无明显眩晕。继续服用至14剂后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2 :金某,男,46岁。因眩晕2月来诊,经西医检查确诊为高血压病,西医采取正规治疗无明显减轻。经查头晕头疼,视物模糊,烦躁易怒。舌苔黄糙,脉弦。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7剂后,头晕头疼明显减轻,视物清亮。继续服用至14剂后血压正常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3 :张某,女,51岁。头晕目眩10天,如坐舟船,耳鸣如潮,恶心呕吐,头部胀满,自觉周围物体旋转。舌苔白滑,脉弦缓。曾发作多次,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5剂后,头晕耳鸣明显减轻,继续服用至12剂后正常,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I :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其由下列原料药物组合制成,单位克
柴胡7,黄芩9,清半夏12,灸甘草11,茯苓5,生白术13,菊花22,夏枯草17,泽泻10,生薏仁8,赤芍9,益母草16,泽兰13,川牛膝7,生杜仲6,葛根9,桂枝8。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其由下列原料药物组合制成,单位克
柴胡8,黄芩8,清半夏11,灸甘草12,茯苓4,生白术15,菊花22,夏枯草15,泽泻13,生薏仁9,赤芍10,益母草15,泽兰12,川牛膝6,生杜仲5,葛根10,桂枝12。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其由下列原料药物组合制成,单位克
柴胡12,黄芩10,清半夏10,灸甘草15,茯苓6,生白术12,菊花25,夏枯草20,泽泻13,生薏仁9,赤芍9,益母草20,泽兰15,川牛膝10,生杜仲8,葛根10,桂枝12。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份制成柴胡6-12份,黄芩8-10份,清半夏10-15份,灸甘草10-15份,茯苓4_6份,生白术12-15份,菊花20-25份,夏枯草15-20份,泽泻9-13份,生薏仁6_9份,赤芍8_10份,益母草15-20份,泽兰12-15份,川牛膝6-10份,生杜仲5-8份,葛根8_10份,桂枝6_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数比的组分制成柴胡7份,黄芩9份,清半夏12份,灸甘草11份,茯苓5份,生白术13份,菊花22份,夏枯草17份,泽泻10份,生薏仁8份,赤芍9份,益母草16份,泽兰13份,川牛膝7份,生杜仲6份,葛根9份,桂枝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草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份制成柴胡6-12份,黄芩8-10份,清半夏10-15份,灸甘草10-15份,茯苓4-6份,生白术12-15份,菊花20-25份,夏枯草15-20份,泽泻9-13份,生薏仁6-9份,赤芍8-10份,益母草15-20份,泽兰12-15份,川牛膝6-10份,生杜仲5-8份,葛根8-10份,桂枝6-12,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平肝息风止痉、滋阴柔肝缓解止痛、清湿热、益气力、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益脾安神健胃、清肝明目镇静解热、温通经脉祛痛散寒、平肝潜阳明目安神的疗效。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对各种头晕有显著的疗效,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25/00GK102641443SQ20121008736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张祖学 申请人:常熟市新港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