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251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一般采用1、氧氟沙星①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②偶见头痛、失眠、肝功能一过性改变。2、阿米卡星肾毒性与耳毒症必然存在。偶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皮疹、震颤、感觉异常、关节疼痛、嗜酸粒细胞增多、贫血及低血压等。3、诺氟沙星
①胃肠道症状多见;②皮疹、白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③有报告可影响未成熟动物的软骨发育,故幼儿慎用。4、卡那霉素本品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因以前庭损害为主,故比较严重),为此对老年人、孕妇(可影响胎儿)必须高度警惕为妥;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5、核糖霉素偶见皮疹、头痛、麻木、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注射局部疼痛。6、异帕米星偶见皮疹、瘙痒、发热、麻木、耳鸣、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7、庆大霉素①在治疗剂量时,本品以听力损害为主,但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肾毒性较强。8、小诺米星①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能引起听神经和肾脏毒害;②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等变态反应,对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忌用;③肾功能减退及老年人慎用;④肝功能异常及孕妇慎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盗汗型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是泄泻,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病因病机由于久病阴虚,而引起夜间睡中汗出,醒后即止,称为盗汗,水液代谢功能失调,而致本病。
临床表现盗汗,手足心热,心烦,泄泻。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麦门冬3重量份、天门冬9重量份、石斛6重量份、玉竹6重量份、百合9重量份、龟板3重量份、丹参3重量份、熟地黄6重量份、桑椹子9重量份、小麦9重量份、太子参9重量份、乌骨鸡9重量份、甘蓝6重量份、龙眼肉6重量份、白术6重量份、白 芍药9重量份、西洋参3重量份、当归3重量份、莲子6重量份、党参6重量份、益智仁3重量份、黄芪3重量份、黄精6重量份、粳米9重量份、干姜3重量份、玄参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7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7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以上9味药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滋阴除热、滋阴潜阳、益肾强骨、活血化瘀之功效。在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小麦、太子参、乌骨鸡、甘蓝、龙眼肉、白术、白芍药、西洋参、当归、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以上16味药具有益气救脱、健脾养胃、暖脾散寒、补中益气之功效。在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小麦、太子参、乌骨鸡、甘蓝、龙眼肉、白术、白芍药、西洋参、当归、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玄参、甘草,这27味药配伍应用,共同起到益气救脱、健脾养胃、暖脾散寒、 补中益气、渗湿利水、清热利湿、散结溃痈、止痢疾水泻、利尿消肿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最佳配方。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经。润肺清心,养胃生津。天门冬甘、苦,大寒,。入肺、肾经。润肺滋肾,清热化痰。石斛甘,寒。入肺、胃、肾经。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玉竹甘,微寒。入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百合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胆、小肠、大肠五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和胃。龟板咸、甘,平。入肾、心、肝经。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化瘀,除烦安神,消肿止痛。熟地黄甘,微温。入心、肝、肾经。补血调经,滋明育阴。桑椹子甘、酸,寒。人心、肝、肾经。滋阴补血。小麦甘,凉。人心、脾、肾三经。养心益脾、清热润燥、止血散血。太子参甘、微苦,微温。入脾、肺二经。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乌骨鸡甘、平。入肝、肾二经。养阴退热。甘蓝甘,平,无毒。入胃、肾二经。益肾补髓、和胃止痛。龙眼肉甘、温。入心、脾二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肺止咳。白术苦、甘,温。入脾、胃二经。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退肿、祛风散寒、固表止汗、益气安胎。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二经。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中止痛、平抑肝阳。西洋参辛、甘、苦,寒。入心、肺、胃、肾、大肠五经。补气益阴、清热生津、清热止血。当归辛、甘,温。入心、肝、脾、肺四经。养血和血、活血止痛、养血调经、润肠通便、降逆止咳,治疗头痛、内伤发热。莲子甘、涩,平。入心、脾、肾三经。补脾止泻、益肾止遗、养心安神。党参甘、平。入肺、脾二经。益气健脾、益气生津、补气除热。益智仁辛,温。入脾、胃二经。暖脾散寒、温肾补虚。黄芪甘,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黄精甘,平,无毒。入脾、肺、肾三经。治肺阴虚咳嗽、治肺痨咳血、益精壮筋骨、治内热消渴、治脾胃虚弱。粳米甘,平。入脾、胃二经。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干姜辛、热。入脾、胃、肺三经。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温肺化饮、温经止血、治痈疽初起。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麦门冬3g、天门冬9g、石斛6g、玉竹6g、百合9g、龟板3g、丹参3g、熟地黄6g、桑椹子9g、小麦9g、太子参9g、乌骨鸡9g、甘蓝6g、龙眼肉6g、白术6g、白苟药9g、西洋参3g、当归3g、莲子6g、党参6g、益智仁3g、黄苗3g、黄精6g、粳米9g、干姜3g、玄参6g和甘草9g,以上27味药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90毫升,当盗汗型结肠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C,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88例盗汗型结肠炎患者中,男性275例,占70. 88% ;女性113例,占29. 12%。男性多于女性。表一、388例盗汗型结肠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麦门冬3克、天门冬9克、石斛6克、玉竹6克、百合9克、龟板3克、丹参3克、熟地黄6克、桑椹子9克、小麦9克、太子参9克、乌骨鸡9克、甘蓝6克、龙眼肉6克、白术6克、白芍药9克、西洋参3克、当归3克、莲子6克、党参6克、益智仁3克、黄芪3克、黄精6克、粳米9克、干姜3克、玄参6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27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盗汗型结肠炎,一般采用氧氟沙星,但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偶见头痛、失眠、肝功能一过性改变。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小麦、太子参、乌骨鸡、甘蓝、龙眼肉、白术、白芍药、西洋参、当归、莲子、党参、益智仁、黄芪、黄精、粳米、干姜、玄参和甘草,将以上27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盗汗型结肠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631651SQ20121009544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日
发明者梁新成 申请人:梁新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