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561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
背景技术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现有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法,外涂药膏法,手术法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而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外涂药膏效果不明显,且容易污染衣物。本发 明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效果好,有效率达1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本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使炎症消退,痔核萎缩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透骨草40-80,苦参20-60,马齿苋20-50,马鞭草20-40,大黄20-40,益母草20-30,苦参20-30,槐米10-30,芒硝10-30,生草乌10-20,乌梅8-12,五倍子8-12,枯矾8-12,炮山甲8-12,火麻仁 8-12。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透骨草60,苦参40,马齿苋30,马鞭草25,大黄25,益母草25,苦参25,槐米20,芒硝15,生草乌15,乌梅10,五倍子10,枯矾10,炮山甲10,火麻仁10。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过滤,将药渣和药液分开;
(2)将药渣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滤出药渣,收集药液;
(3)将两次药液合并,用小火继续熬煮,浓缩成浸膏状,加入适量的峰蜜,调制成外用药膏。用法及用量便后清洗肛门,然后涂抹本药膏,每天3-4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I 一 3个疗程治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透骨草、苦参、马齿苋、马鞭草、大黄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苦参、槐米、草乌、芒硝、益母草等具有活血止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可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有炎症消退,痔核萎缩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本发明的外用药膏,对于外痔治疗效果极好,治愈率达100%,复发率低。对于内痔的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0%。原料成本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称取透骨草40g,苦参20g,马齿苋20g,马鞭草20g,大黄20g,益母草20g,苦参20g,槐米IOg,芒硝IOg,生草乌IOg,乌梅8g,五倍子8g,枯帆8g,炮山甲8g,火麻仁8g,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过滤,将药渣和药液分开;将药渣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滤出药渣,收集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用小火继续熬煮,浓缩成浸膏状,加入 适量的峰蜜,调制成外用药膏,最后装瓶、封口,销售。实施例2
称取透骨草60g,苦参40g,马齿苋30g,马鞭草25g,大黄25g,益母草25g,苦参25g,槐米20g,芒硝15g,生草乌15g,乌梅IOg,五倍子IOg,枯帆IOg,炮山甲IOg,火麻仁IO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3
称取透骨草80,苦参60,马齿苋50,马鞭草40,大黄40,益母草30,苦参30g,槐米30g,芒硝30g,生草乌20g,乌梅12g,五倍子12g,枯矾12g,炮山甲12g,火麻仁12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典型病例
病例I高先生山东人25岁
患痔疮病史5年,于2010年10月就诊,查见肛门处水肿、糜烂,呈紫暗色,触及疼痛。清洁后,用本药膏涂抹患处,每天3-4次,连续用药7天后,肿退、痛止,再用药20天,痔核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病例2 孙先生上海上45岁
患痔疮肿疼病史十余年,因工作需要,经常长时间开车,于2009年10月,做了痔疮切除手术,好转了半年后,又复发,于2010年5月就诊,查见肛门脱肛,水肿、糜烂,呈紫暗色,触及疼痛。便后,清洁患处,用本药膏涂抹患处,每天3-4次,连续用药10天后,肿退、痛止,再用药30天,痔核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病人非常感激。陈小姐南京人 42岁,自从十年前生过孩子后,就患上痔疮,每次排便都非常痛苦,脱肛,期间用肛泰膏,开始用时效果好,后来也效果不佳,2009年3月,前来就诊,用本药膏涂抹患处,每天3-4次,连续用药10天后,肿退、痛止,再用药30天,痔核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透骨草40-80,苦参20-60,马齿苋20-50,马鞭草20-40,大黄20-40,益母草20-30,苦参20-30,槐米10-30,芒硝10-30,生草乌10-20,乌梅8-12,五倍子8-12,枯矾8-12,炮山甲8-12,火麻仁 8-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透骨草60,苦参40,马齿苋30,马鞭草25,大黄25,益母草25,苦参25,槐米20,芒硝15,生草乌15,乌梅10,五倍子10,枯矾10,炮山甲10,火麻仁10。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过滤,将药渣和药液分开; (2)将药渣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滤出药渣,收集药液; (3)将两次药液合并,用小火继续熬煮,浓缩成浸膏状,加入适量的峰蜜,调制成药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由下列组分制备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透骨草40-80,苦参20-60,马齿苋20-50,马鞭草20-40,大黄20-40,益母草20-30,苦参20-30,槐米10-30,芒硝10-30,生草乌10-20,乌梅8-12,五倍子8-12,枯矾8-12,炮山甲8-12,火麻仁8-12。用水两次熬煮,在浓缩药液,最后加入适量蜂蜜,得到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有炎症消退,痔核萎缩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治疗外痔效果好,治愈率达到100%,且原料成本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5GK102697977SQ20121013810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邓泽潭 申请人:邓泽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