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56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这两种疾病都是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患者常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及腹痛,并且症状很相似,所以有些时候,即使是医生也很难明确作出诊断。两者不同的是,克罗恩病可能影响到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如食管、胃、小肠、结肠),而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常局限于大肠。现有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法,内服西药治疗,手术的并发症较多,在选择手术时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较为慎重,西药副作用大,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治疗效果好,有效率达1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本中药诸药相伍发挥协同作用,具有寒热并用,祛瘀生新,气血通畅,肠络无阻,溃疡愈合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仙鹤草20-60,绞股蓝25-50,土茯苓25-50,马齿苋25-50,苦参25-40,熟大黄15-30,炒卜子15-25,山药15-25,胡黄连10-15,吴茱萸10-15,炒白术10-15,地榆炭10-15,华山矾10-15、白头翁10-20,乌贼骨10-20,细辛3-5,丹参20-30,白芍10-20,当归10-20,乌梅
4-6,明帆 4-6 o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仙鹤草40,绞股蓝35,土茯苓35,马齿苋35,苦参30,熟大黄20,炒卜子20,山药20,胡黄连12,吴茱萸12,炒白术12,地榆炭12,华山矾12,白头翁15,乌贼骨15,细辛4,丹参25,白芍15,当归15,乌梅5,明矾5。用法及用量本发明的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常规内服剂型。例如将这些原料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或制成其它水丸、蜜丸、胶囊等口服齐麵。也可以直接直接制成汤药口服。日服I剂,煎水分2至3次服完。10-15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治愈。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绞股蓝、土茯苓、马齿苋、苦参清热利湿解毒,熟大黄、炒卜子、地榆炭、仙鹤草通腑泄浊,止血收敛,山药、炒白术补益脾肾、胡黄连配吴茱萸、华山矾
温脾阳,清湿热,诸药相伍,寒热并用,祛瘀生新,气血通畅,肠络无阻,溃疡愈合,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称取仙鹤草20g,绞股蓝25g,土茯苓25g,马齿苋25g,苦参25g,熟大黄15g,炒卜子15g,山药15g,胡黄连10g,吴茱萸10g,炒白术10g,地榆炭10g,华山矾10g、白头翁10g,乌贼骨10g,细辛3g,丹参20g,白芍10g,当归10g,乌梅4g,明矾4g,然后研磨呈粉末,粉末过100目筛,制成中药丸,每粒药含生药粉0. 25g。实施例2
称取仙鹤草40g,绞股蓝35g,土茯苓35g,马齿苋35g,苦参30g,熟大黄20g,炒卜子20g,山药20g,胡黄连12g,吴茱萸12g,炒白术12g,地榆炭12g,华山矾12g,白头翁15g,乌贼骨15g,细辛4g,丹参25g,白芍15g,当归15g,乌梅5g,明矾5g,然后研磨呈粉末,粉末过100目筛,制成胶囊,每粒药含生药粉0.25g。每日服用10-20粒,分3-4次服用。实施例3 称取仙鹤草60g,绞股蓝50g,土茯苓50g,马齿苋50g,苦参40g,熟大黄30g,炒卜子25g,山药25g,胡黄连15g,吴茱萸15g,炒白术15g,地榆炭15g,华山矾15g、白头翁20g,乌贼骨20g,细辛5g,丹参30g,白芍20g,当归20g,乌梅6g,明矾6g,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完。典型病例 病例I
刘先生40岁南京人5年前开始总感觉到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手脚发麻,在一次感冒发烧时在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结肠病。医院医生告诉我这是终身病,需终身服药,随之给他开了一些西药。治疗好转,停药后又复发,并且一种药服用时间稍长就不起作用,产生抗药性,必须在更换新药。到后来各种西药无法控制病情逐渐发展,导致心、脑、肾出现了一些合并症,自己也感到绝望。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实施例I中药丸,服了 2个疗程的药,服完后奇迹出现了,各种并发症状也随之消失,人好像一下年轻了十岁,现已经停药3年了,未见复发,也未见其它并发症迹象出现。病例2
王先生37岁江西人
患家族遗传性结肠病,经常便秘、便血、四肢麻木、腹胀气、吃点西药,基本上也能控制,开始以为没什么,有时不吃一年后感觉肝肾不舒服,身体逐渐虚弱,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服用西药引起的副作用,庞先生在心理上,生理上感到压力很大,想到了自己年纪轻轻,还有靓丽的妻子,自己感到很绝望,而且服用某种药时间稍长就没作用,产生抗药性,正当他心烦意乱时,一次偶然机会,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两个疗程,服药2天后血压便秘、便血、四肢麻木、腹胀气、明显消失。服完后奇迹出现了,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期巩固2个疗程,一切并发症全部消失。停药后2年至今病情没有复发,仍精力充沛,无任何不良反应。病例3
李先生男45岁宁波人
曾在部队当过兵时落下了肠炎病,经常犯拉的很难受,消化功能和排便功能很差,疼痛和腹泻常常交替折磨着他,弄得他脸面肌黄、干瘦无力、体质很差,前后折磨了他长达10余年。为了治好这个病,他先后看了中药和西药,效果虽有好转,但药物一停旧病就复发。经朋友介绍后服用本实施例3,两个疗程后,腹胀、腹痛、肠鸣、腹泻等症状均减轻,食欲好转,大便日3-4次,但仍兼黏液。后继续用药3个疗程,所有症状均消失,大便成型每日I次,随访至今无复发现象。病例 4
韦女士 58岁,北京人
病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头晕,腹痛,口淡,纳少。便检脓球少许,红细胞,粘液血便,大便培养(_),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18cm段粘膜,水肿,充血,直肠7-8cm处肠段有散在性浅表,肠腔内血性粘液分泌物多,曾用黄连素,庆大霉素,锡类散灌肠治疗,疗效不佳.后来经同事介绍服用本实施例I的中药丸,服用3天后,患者大便脓血便消失,继续用药20天大便成形,无粘液,无腹胀下坠感,两个月后镜检病变肠段,轻度充血水肿,三个月后停药,随访至今无复发.
病例5
蒋先生,男,39岁,深圳人
患者是一位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他拉肚子10多年了,时好时坏,最初吃东西不注意就大便稀,有时自己也就好了。近二年来,大便一天四至八次,轻则3-4次,重则7-8次,每天黎明前脐腹胀痛,肠鸣即泻,怕冷,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身高I. 8米,体重58公斤),肠鸣漉漉有声,肚子一痛就要去厕所,晚一会就拉在裤子里等症状。外出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去厕所,很是烦恼。经人介绍,服用本实施例2 —个疗程,由原来的7-8次降到2-3次,用完第2个疗程大便次数基本正常,半年后停药,增加到72公斤,现在身体特别健康。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仙鹤草20-60,绞股蓝25-50,土茯苓25-50,马齿苋25-50,苦参25-40,熟大黄15-30,炒卜子15-25,山药15-25,胡黄连10-15,吴茱萸10-15,炒白术10-15,地榆炭10-15,华山矾10-15、白头翁10-20,乌贼骨10-20,细辛3-5,丹参20-30,白芍10-20,当归10-20,乌梅4-6,明帆 4-6 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仙鹤草40,绞股蓝35,土茯苓35,马齿苋35,苦参30,熟大黄20,炒卜子20,山药20,胡黄连12,吴茱萸12,炒白术12,地榆炭12,华山矾12,白头翁15,乌贼骨15,细辛4,丹参25,白芍15,当归15,乌梅5,明矾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仙鹤草20-60,绞股蓝25-50,土茯苓25-50,马齿苋25-50,苦参25-40,熟大黄15-30,炒卜子15-25,山药15-25,胡黄连10-15,吴茱萸10-15,炒白术10-15,地榆炭10-15,华山矾10-15、白头翁10-20,乌贼骨10-20,细辛3-5,丹参20-30,白芍10-20,当归10-20,乌梅4-6,明矾4-6。制成内服剂型,口服。本发明的中药诸药相伍,发挥协同作用,具有寒热并用,祛瘀生新,气血通畅,肠络无阻,溃疡愈合的效果。且原料成本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698151SQ2012101381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邓泽潭 申请人:邓泽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