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77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人体牙齿美白的贴膜,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使人体牙齿增白的贴膜,属于口腔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牙齿的爱、护、美意识越来越重视,对牙齿美容增白的要求与日俱增,对牙齿美容增白的方式方法和效果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在牙齿美容增白过程中不损害牙质,又要求省时方便,简单实用效果显著,使牙齿增白的方式方法和产品面临更深层的课题。牙齿增白的方式方法和产品大致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使用机械或超声波洗牙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缺点是只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对牙齿的污溃达不到脱色增白的效果,对牙质有一定的损害和要在医院或牙医诊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花费时间,不够方便,而且牙溃的产生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不可能通过数次或有限次数的清理而达到牙齿经常增白的目的,而且机械增白牙齿美白会使牙釉质变薄,对牙质造成损害。另一大类型是使用化学物质漂白的方法,即用化学漂白剂对牙齿进行漂白,医学临床上此类方法通过牙套给药,使漂白剂能与牙面保持长时间接触,释放出有效成份,常用的漂白剂是Opalescemce脱色剂,其活性成份10%过氧化脲(Carbamide peroxide)或者使用其他高浓度的过氧化物来漂白牙齿,而高浓度的过氧化物具有很强的酸性,对牙齿和周围其他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疗程时间长而价格较贵,普通消费者难以认同和接受。现时,采用化学方法制成牙齿贴膜对牙齿进行增白和美白是日趋流行和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产品,目前的牙齿增白贴膜大致有干型贴膜和湿型贴膜两种,这些贴膜大都是以比例较大的、高浓度的过氧化物作为主要的漂白剂,其过氧化物的比例约为10 %,但是过氧化物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会变的越来越不好,目前解决这种办法主要是提高过氧化物的含量和添加过氧化物稳定剂来调节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增加过氧化物的含量会对牙齿及其周围的组织有着很强的刺激使用,而且使用时的凝胶溢出,会加重刺激口腔,而且存在粘贴不牢,容易掉下,导致使用不舒服等问题;另外过氧化化物添加了稳定剂后,经时稳定是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同样使过氧化物降低效用,破坏了过氧化物在分解活性氧的释放状态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增白的效果,所以,目前的牙齿增白贴膜,虽然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和实用的优点和一定效果,但还存在所述的缺点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牙齿增白贴膜所存在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解决一般牙齿增白贴膜的增白成份含水而降低牙齿增白效果的技术问题和解决一般牙齿增白贴膜对牙齿表面粘着力低、粘着时间短的技术问题。最重要是克服了含过氧化物增白产品的经时稳定性,在提高牙齿的增白效果,也延长了产品的储存时间并且不会因储存的时间延长导至增白成份分解流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二种组份组合而成,包括A组份无水超粘增白组份和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二种组份。A组份是二层结构,其第一层是超粘增白层,其第二层是剥离背衬层。第一层超粘增白层由作为牙齿增白剂的过氧化物和具有能形成超粘膜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制成,有三种优选配方可供实施,其优选配方Al是
过氧化脲18%酒精 6%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山梨醇 12%,
PVP-K9014%PVP-K30 35%
过氧化物螯合剂0.5%甜味剂 0.1%
薄荷0.1%柠檬酸 0.3% (酸性调节剂) 或者将优选配方Al置换成优选配方A2
过氧化氢 6%酒精8%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甘油15%
PVP-K90 15%PVP-K3041%
过氧化物螯合剂 0.5%甜味剂0.1%
薄荷 0.1%柠檬酸0.3% (酸性调节剂)或者将优选配方Al置换成优选配方A3
过硼酸钠10%酒精5%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丙二醇16%
PVP-K9018%PVP-K3036%
过氧化物螯合剂0.5%甜味剂0.1%
薄荷0.1%柠檬酸0.3% (酸性调节剂)将配方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酒精中,然后经过60°C至80°C的温度将易挥发性溶液酒精烘干而制成。是一层或者多层的重叠结构,其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A组份的第二层剥离背衬层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薄膜,优选材料是PET材质的塑料薄膜、箔或纸,其与第一层超粘增白层接触的表面涂布有离型剂硅或氟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离型剂的作用是在使用时容易将第一层超粘增白层从第二层剥离背衬层剥离分开。
B组份是三层结构,其第一层是透明的隔水粘附层,其第二层是紧贴第一层的活性促渗透层,其第三层是剥离背衬层。
B组份的第一层隔水粘附层的材料是透明的塑料薄膜,在使用时粘附于A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上,它起着隔离唾液和使B组份第二层能粘附固定在其上面的作用,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B组份的第二层是紧贴第一层的活性促渗透层,其配方含有能形成超粘膜的高分子成膜材料,产生强大的粘性,能与A组份第一层超粘增白层相溶合,使过氧化物能释放出活性氧,活性氧中的氧自由基能迅速渗透到牙釉质中与牙齿中的色基中和,促使色基分解达到牙齿增白效果。B组份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的配方与A组份第一层超粘增白层的配方相对应配套,可以有三种优选配方可供实施,其对应配套A组份超粘增白层优选配方Al的优选配方BI是
酒精 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
山梨醇 15%,PVP-K9019.5%PVP-K30 45%甜味剂0.1%
薄荷 0.1%氢氧化钠O. 3%(碱性中和剂)或者将B组份活性促渗透层的优选配方BI置换成对应配套A组份超粘增白层优选配方A2的优选配方B2
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
甘油15%,PVP-K9020.5%PVP-K30 47%甜味剂0.1%
薄荷0.1%氢氧化钠O. 3%(碱性中和剂)或者将B组份第二层的优选配方BI置换成对应配套A组份超粘增白层优选配方A3的优选配方B3
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7%
丙二醇10%,PVP-K9019.5%PVP-K3048%甜味剂0.1%
薄荷O. 1%氢氧化钠O. 3% (碱性中和剂)B组份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的制法同样是将其配方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酒精中,然后经过60°C至80°C的温度将易挥发性溶液酒精烘干而制成,其厚度是O. Olmm至O. 05mm之间,其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其配方能促使A组份的过氧化物加快释放和使增白成分渗透到牙釉质中,达到提高增白效果。
B组份第三层剥离背衬层紧贴于第二层,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薄膜,优选材料是PET材质的塑料薄膜、箔或纸。其与第二层接触的表面涂布有离型剂硅或氟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使第二层易于从第三层剥离分开。使用时,先将A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从第二层剥离背衬层剥离,贴附于牙齿上,然后将B组份的第一层隔水粘附层和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从第三层剥离背衬层剥离,贴附于A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本发明采用双组份的操作方式,这种方法能有效延长过氧化物的活性,本发明的A组份增白组份完全独立,并加入Ph中和剂使第二层的ph值呈现为碱性,ph调节在3-4之间,这样的环境下增白组份中的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不会因为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分解,而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ph值在8-10左右,使用时它能与A组份增白组份中的酸性中和到6-7,从而使产品在使用时减少了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并能加快过氧化物的分解,释放更多的游离氧,从而达到最佳的牙齿增白功效。本发明采用的聚合物材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PVP-K90、PVP-K30、和它们的混合物。PVP-K30和PVP-K90是聚乙烯吡咯烷酮产品,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共聚物,有着一定的粘性,但是与羟丙基甲纤维素混合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酒精后,经高温烘干后可达到超闻的粘性并能形成闻粘的I旲状物质。过氧化物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脲、过硼酸纳或它们的组合物。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A组份是完全不含水的配方和干性结构,对牙齿增白剂能进行更好的包裹,不会因为有水份的存在导致增白剂产生分解和不稳定,干性的结构也让产品的经时稳定性更加可靠。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A组份的ph值呈酸性或弱酸性,过氧化物自身是呈酸性的,在这种酸性条件下过氧化物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不会产生分解或少量分解,从而使广品的保存时间大大延长,并进一步提闻了牙齿的增白效果。本发明更重要的一个优点是,B组份是采用碱性结构,使用时能中和A组份的ph值,从而让使用者不会有酸性带来对牙齿的刺激,而且在环境向中性、碱性条件靠拢时,过氧化物会迅速产生分解,当B组份贴附在A组份上时,能迅速将A组份的ph值中和从而促使A组份上的过氧化物加快释放和渗透到牙釉质中,从而达到更加优越的牙齿增白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组份配合设计,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活性成份保持更长,使用效果更突出的产品,带来一种舒适,方便的口腔护理新理念。


图I是本发明B组份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A组份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中
I、隔水粘附层 2、活性促渗透层 3、剥离背衬层B4、剥离背衬层A 5、超粘增白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本发明由二种组份组合而成,包括A组份无水超粘增白组份和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二种组份。A组份是二层结构,其第一层是超粘增白层5,其第二层是剥离背衬层A4。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由作为牙齿增白剂的过氧化物和具有能形成超粘膜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制成,有三种优选配方可供实施,其优选配方Al是
过氧化脲18%酒精 6%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山梨醇 12%,
PVP-K9014%PVP-K30 35%
过氧化物螯合剂0.5%甜味剂 0.1%
薄荷0.1%柠檬酸 0.3% (酸性调节剂)或者将优选配方Al置换成优选配方A2
过氧化氢6%酒精8%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甘油15%
PVP-K9015%PVP-K3041%
过氧化物螯合剂 0.5%甜味剂0.1%
薄荷0.1%柠檬酸0.3% (酸性调节剂)或者将优选配方Al置换成优选配方A3
过硼酸钠10%酒精5%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甘油16%
PVP-K9018%PVP-K3036% 过氧化物螯合剂0.5%甜味剂0.1%
薄荷0.1%柠檬酸0.3% (酸性调节剂)B组份是三层结构,其第一层是隔水粘附层1,其第二层是紧贴第一层的活性促渗透层2,其第三层是剥离背衬层B3。B组份第一层隔水粘附层I的材料是透明的塑料薄膜,它起着隔离唾液和使B组份第二层能粘附固定在其上面的作用,形状是具有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B组份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的配方含有能形成超粘膜的高分子材料和活性促渗透成分,有三种优选配方与A组份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的三种优选配方对应配套,其对应配套A组份超粘增白层5优选配方Al的优选配方BI是酒精 5% (烘干后)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
山梨醇 15%,PVP-K9019.5%PVP-K30 45%甜味剂0.1%
薄荷 0.1%氢氧化钠O. 3%(碱性中和剂)或者将B组份活性促渗透层2的优选配方BI置换成对应配套优选配方A2的优选配方B2
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
甘油15%,PVP-K9020.5%PVP-K3047%甜味剂0.1%
薄荷0.1%氢氧化钠O. 3%(碱性中和剂)或者将B组份活性促渗透层2的优选配方BI置换成对应配套优选配方A3的优选配方B3
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7%
丙二醇10%,PVP-K9019.5%PVP-K3048%甜味剂0.1%
薄荷0.1%氢氧化钠O. 3%(碱性中和剂)A组份无水超粘增白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是将其配方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中,然后经过60°C至80°C的温度将易挥发性溶液酒精烘干而成,是一层或者多层的重叠结构,其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A组份第二层剥离背衬层A4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薄膜,优选材料是PET材质的塑料薄膜、箔或纸,其与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接触的表面涂布有离型剂硅或氟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离型剂的作用是在使用时容易将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从第二层剥离背衬层A4剥离分开。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的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同样是将其配方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酒精中,然后经过60°C至80°C的温度将易挥发性溶液酒精烘干而成。其厚度是O. Olmm至O. 05mm之间,其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第三层剥离背衬B3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薄膜,优选材料是PET材质的塑料薄膜、箔或纸,其与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接触的表面涂布有离型剂硅或氟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使用时,先将A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从第二层剥离背衬层A4剥离,贴附于牙齿上,然后将B组份的 第一层隔水粘附层I和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从第三层剥离背衬层B3剥离,贴附于A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
权利要求
1.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其特征是由二种组份组合而成,包括A组份无水超粘增白组份和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二种组份;A组份是二层结构,其第一层是超粘增白层(5),由作为牙齿增白剂的过氧化物和具有能形成超粘膜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制成, 第二层是剥离背衬层A(4);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有三种优选配方,其优选配方Al是过氧化脲18%,酒精6%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山梨醇12%,PVP-K9014%, PVP-K30 35 %,过氧化物螯合剂0.5%,甜味剂0. I %,薄荷0. I %,柠檬酸0. 3 % (酸性调节齐IJ);或者将优选配方Al置换成优选配方A2:过氧化氢6%,酒精8%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甘油15%, PVP-K9015%, PVP-K30 41 %,过氧化物螯合剂0. 5%,甜味剂0.1%,薄荷0. 1%,柠檬酸0.3% (酸性调节剂);或者将优选配方Al置换成优选配方A3: 过硼酸钠10%,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丙二醇16%,PVP-K9018%, PVP-K30 36 %,过氧化物螯合剂0.5%,甜味剂0. I %,薄荷0. I %,柠檬酸0. 3 % (酸性调节齐U)出组份是三层结构,其第一层是隔水粘附层(I),其第二层是紧贴第一层的活性促渗透层(2),其第三层是剥离背衬层B(3);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的配方含有能形成超粘膜的高分子材料和活性促渗透成份,有三种优选配方与A组份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的三种优选配方相对应配套,其对应配套A组份超粘层(5)优选配方Al的优选配方BI是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山梨醇15%,PVP-K9019. 5%,PVP-K30 45%,甜味剂0.1%,薄荷0.1%,氢氧化钠0.3% (碱性中和剂);或者将B组份活性促渗透层(2)的优选配方BI置换成对应配套优选配方A2的优选配方B2 :酒精5%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2%,甘油 15%,PVP-K902 0. 5%,PVP-K30 47%,甜味剂 0. 1%,薄荷 0. 1%,氢氧化钠0.3% (碱性中和剂);或者将B组份活性促渗透层(2)的优选配方BI置换成对应配套优选配方A3的优选配方B3 :酒精5 % (烘干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7 %,丙二醇10 %,PVP-K90 19. 5%, PVP-K30 48%,甜味剂0. 1%,薄荷0. 1%,氢氧化钠0. 3% (碱性中和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其特征是:A组份无水超粘增白组份的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是将其配方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酒精中,然后经过60°C 至80°C的温度将易挥发性溶液酒精烘干而成,是一层或者多层的重叠结构,其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A组份第二层剥离背衬层A(4)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薄膜,优选材料是PET材质的塑料薄膜、箔或纸,其与第一层超粘增白层(5)接触的表面涂布有离型剂硅或氟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其特征是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的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同样是将其配方溶解于易挥发性溶液酒精中,然后经过 60°C至80°C的温度将易挥发性溶液酒精烘干而成,其厚度是0. Olmm至0. 05mm之间,其形状是具有适合使用者牙床和牙齿的形状;第三层剥离背衬层B(3)是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薄膜,优选材料是PET材质的塑料薄膜、箔或纸,其与第二层活性促渗透层(2)接触的表面涂布有离型剂硅或氟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全文摘要
无水超粘式双组份牙齿增白贴膜,由A组份无水超粘增白组份和B组份活性促渗透组份二种组合组成。A组份是二层结构,其第一层是超粘增白层,第二层是剥离背衬层。B组份是三层结构,其第一层是隔水粘附层,第二层是活性促渗透层,第三层是剥离背衬层。A组份的超粘增白层和B组份的活性促渗透层各有三种优选配方对应配套。使用时,首先将A组份的超粘增白层贴附于牙齿上,然后将B组份的隔水粘附层和活性促渗透层贴附于A组份的超粘增白层。本发明具有不含水的配方和结构,使产品的保存时间大大延长和大大提高牙齿增白效果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8/22GK102626379SQ201210142008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阮仕星 申请人:阮仕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