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豆杉精油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6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以红豆杉精油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抗癌药物,以红豆杉枝叶提取的红豆杉精油为原料,制成口服的混悬剂、胶囊、乳状剂后,直接通过肠胃吸收利用用于治疗癌症;以及制成泡沫剂、乳状剂和混悬剂后直接涂抹或喷洒在病灶部位,外用给药的原理是利用红豆杉精油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通过皮肤或者粘膜吸收后直接作用于病灶,外用给药主要用于治疗女性乳房部位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癌症,如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子宫癌等。用红豆杉精油制成的抗癌药物,分为口服和外用性。口服的剂型分别为:混悬剂、胶囊剂、乳状剂等。外用型分为泡沫剂、乳状剂和混悬剂。
【专利说明】以红豆杉精油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把红豆杉精油应用于癌症的治疗,特别是女性妇科癌症及人体肝癌、胃癌、肺癌的治疗。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红豆杉萃取物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尤其是对妇科癌症和人体耳、鼻、喉等软组织癌症具有独特的疗效。是最近20多年来发现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但因紫杉醇口服利用率不高,并且紫杉醇注射液对人体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剂型携带不易等缺点,增加了患者自主给药的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客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以红豆杉精油为原料的口服或外用涂抹型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在病灶的抗癌药。
[0004]其具体内容如下:
[0005]一种抗癌药物,以红豆杉枝叶提取的红豆杉精油为原料,制成口服的混悬剂、胶囊、乳状剂后,直接通过肠胃吸收利用用于治疗癌症;以及制成泡沫剂、乳状剂和混悬剂后直接涂抹或喷洒在病灶部位,外用给药的原理是利用红豆杉精油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通过皮肤或者粘膜吸收后直接作用于病灶,外用给药主要用于治疗女性乳房部位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癌症,如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子宫癌等。
[0006]“利用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各`品种的枝叶,用物理提取的方法,通过高温蒸馏而得的具有强烈挥发性的物质:即红豆杉精油”左右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剂型配以其它的物质而成的。
[0007]主要的给药方式有两种:口服和外用。口服通过肠胃吸收而达到利用目的,外用为局部给药,通过皮肤和粘膜吸收而直接作用于病灶主要用于治疗女性妇科癌症,如: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子宫癌等。
[0008]以红豆杉精油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剂型分为混悬剂、胶囊剂、乳剂和泡沫剂。根据口服和外用的不同给药方式而分为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配比比例。
[0009]泡沫剂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在喷射的过程中使药物变成泡沫状,用于直接喷射到病灶部位,如女性阴道或子宫、宫颈等较隐秘的部位,对女性的上述部位癌症进行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病灶。
[0010]混悬剂是把红豆杉精油融入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油内,制成混悬剂,口服或者外用。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而配比的比例不同。
[0011]胶囊剂是把红豆杉精油融入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油后,用食用明胶包裹,口服给药用。
[0012]乳剂是把红豆杉精油融入其他物质,口服或者外用给药,根据给药方式不同而融入不同的物质。[0013]本发明所涉及的红豆杉精油是以常见的各种红豆杉的枝叶为原料,经过洗净、切碎、然后通过高温蒸馏出油水混合物,经过冷凝后,用分层技术得到的具有强挥发性的液体物质。用红豆杉精油制成的抗癌药物,分为口服和外用性。口服的剂型分别为:混悬剂、胶囊剂、乳状剂等。外用型分为泡沫剂、乳状剂和混悬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方法I是:口服抗癌药物,制成混悬剂、胶囊、乳状剂后,口服后直接通过肠胃吸收利用。外用剂型制成泡沫剂、乳状剂和混悬剂后,直接涂抹或喷洒在病灶部位,因红豆杉精油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因此通过皮肤或者粘膜吸收后直接作用于病灶。主要用于女性乳房部位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癌症,如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子宫癌等。
[0015]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实验方法与结果:
[0016]1.1药品与试剂
[0017]紫杉醇挥发油、紫杉醇提取物由公司提供。DMEM培养基,美国sigma公司;DMS0、胰蛋白酶、美国Amres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DMIL HC倒置相差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
[0018]1.2 细胞株:HEPG2 (肝癌)、BGC、A549、SK-0V-3、T_47D、HELA 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
[0019]2、方法
[0020]2.1分组处理
[0021]2.1.1紫杉醇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0022]药品用无血清培养基按一定浓度配制,0.22um微孔滤膜过滤,4°C储存备用。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紫杉醇挥发油不同浓度处理组(1.25 μ L/mL,0.6 μ L/mL,0.5 μ L/Ml,0.4 μ L/mL,0.35 μ L/mL,0.3 μ L/mL,0.15 μ L/mL)、阳性对照组(阿霉素 IOu M0L/L ;每组 4孔,重复三次。
[0023]2.2细胞培养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于对数生长期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入含药培养基,每孔100 μ L,细胞密度为1*105。37°C、5% CO 二氧化碳培养箱中2培养24h,弃上清,每孔加入含药培养基,每孔100 μ L,然后继续于孵箱中培养48h。
2.3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药物作用48h后,弃上清液,每孔100 μ L的DMEM培养液和20 μ L5mg/ml的MTT,37°C、5% C02培养基培养4h,弃上清液,加入DMS0150M1,振荡lOmin,在570nm酶标仪下检测各孔的吸收度值(A)。按下式求得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存活率=(各组细胞A/正常组细胞A) X 100%。并计算药物的IC50。
[0024]2.4统计学处理
[0025]实验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
[0026]3、实验结果:
[0027]3.1红豆杉精油对HEPG2、T-47D、SK-0V-3三种细胞的抑制率明显的量较关系,其IC50 为 0.44,0.55,0.381 μ L/mL。
[0028]3.2、红豆杉精油对Hela、BGC、A549三种细胞的抑制率呈明显的量较关系,其IC50为 0.595、0.587、0.526 μ L/mL。
[0029]本红豆杉精油制成的抗癌药物有益效果是:[0030]生物利用率 高、携带容易、给药方便、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癌药物,以红豆杉枝叶提取的红豆杉精油为原料,制成口服的混悬剂、胶囊、乳状剂后,直接通过肠胃吸收利用用于治疗癌症;以及制成泡沫剂、乳状剂和混悬剂后直接涂抹或喷洒在病灶部位,外用给药的原理是利用红豆杉精油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通过皮肤或者粘膜吸收后直接作用于病灶,外用给药主要用于治疗女性乳房部位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癌症,如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子宫癌等。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癌药,其特征是“利用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各品种的枝叶,用物理提取的方法,通过高温蒸馏而得的具有强烈挥发性的物质:即红豆杉精油”左右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剂型配以其它的物质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癌药,主要的给药方式有两种:口服和外用。口服通过肠胃吸收而达到利用目的,外用为局部给药,通过皮肤和粘膜吸收而直接作用于病灶主要用于治疗女性妇科癌症,如:乳腺癌、淋巴癌、宫颈癌、子宫癌等。
4.以红豆杉精油为主要原料的抗癌药,剂型分为混悬剂、胶囊剂、乳剂和泡沫剂。根据口服和外用的不同给药方式而分为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配比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癌药,泡沫剂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在喷射的过程中使药物变成泡沫状,用于直接喷射到病灶部位,如女性阴道或子宫、宫颈等较隐秘的部位,对女性的上述部位癌症进行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病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癌药,混悬剂是把红豆杉精油融入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油内,制成混悬剂,口服或者外用。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而配比的比例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癌物,胶囊剂是把红豆杉精油融入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油后,用食用明胶包裹,口服给药用。
8.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抗癌药,乳剂是把红豆杉精油融入其他物质,口服或者外用给药,根据给药方式不同而融入不同的物质。
【文档编号】A61K135/00GK103446193SQ201210170252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许永丰 申请人:浙江百年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