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剥肠痢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845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剥肠痢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汤剂,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复方剥肠痢汤剂。
背景技术
一般的中医认为痢由湿热所致,或饮湿热之物,或感受湿热之气,积于肠胃,则正为邪阻,脾胃运行失常,于是饮食日益停滞,化为败浊胶粘肠胃之中,运行之机,益以不利,气郁为火,与所受湿热之气混合为邪,攻刺作痛,有腹胀泻次频仍,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等症。后世更明确指出,痢疾多由饮食不洁,感受疫毒之气,使肠道产生积滞,传导失常所致。通常痢疾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便血,并伴有发热。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而在治疗该疾病的西药痢特灵当中其疗效不全面且有毒副作用、疗效缓慢;中药白头翁汤、神犀丹等,疗效单一,针对性不强等不足。且在我国每年患该痢疾的病人高达八亿,每人次花费的药费百元左右,个别人次达上千元,而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全国还有很多人生活不富余,医药费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负担,我国临床现用的各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其治疗痢疾的效果缓慢,周期长,并且治疗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价格低廉,配伍制作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疗效快的复方剥肠痢汤剂。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方剥肠痢汤剂,是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6-30重量份,当归3-20重量份,川芎3-9重量份,白术3_12重量份,苍术3_9重量份,茯苓6-20重量份,莱菔子3-12重量份,甘草2-9重量份,地黄6-30重量份,槟榔6-15重量份。一种复方剥肠痢汤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好的药物原料放入加热容器,加水600-800重量份,用文火煎熬15-30分钟,然后滤出药液,即为复方剥肠痢汤剂。本发明的适应症状为夏秋都是剥肠痢发生流行的季节,病人表现为大肠排出物有红白相兼的烂肉,里急后重,状热口渴,头痛烦燥,脘服胀满,舌质绛苔黄,脉大而数,痛不欲生。初起痢大便排出白色粘凉,中度痢疾大便排出红白相兼脓凉,视症状之参差,体温脉象之悬殊,舌质舌苔之异样。本发明中各成分原料的药理药性在本配方中,白芍性味苦,寒,酸,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补血养血、活血,能解血中之热的功效;当归其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滋肠胃,养血和血,温中润肠,生肌排脓的功效;川芎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和血行气,开郁止痛的功效;白术性味甘,温,微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补益脾气,澡化脾湿的功效;苍术性味甘、温,辛,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消肿满,澡湿强脾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淡渗利窍,分别清浊的功效;莱菔子性味甘,辛,平,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消食除胀的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补气解毒,甘缓里急的功效;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槟榔性味苦,辛,温,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能,在该汤剂中具有消除里急后重,消食祛胀,消积行气,清理肠胃不洁之物的功效。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复方剥肠痢汤剂具有见效快、用途广、适应性强,对初起痢、中度得、剥肠痢均有效,不留尾巴,不使痢久生变等优点。且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治愈率在95%以上。因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人还不富余,痢证的人群庞大,为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国现用的各种治疗痢症的药物,其治疗的效果缓慢,周期长,并且医疗费用高。为降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特设此复方剥肠痢汤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复方剥肠痢汤剂是按照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6克,当归3 克,川芎3克,白术3克,苍术3克,茯苓6克,莱菔子3克,甘草2克,地黄6克,槟榔6克。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好的药物原料放入加热容器,加水600克,用文火煎熬15-30分钟时停火,滤出药液350-400克,服用即可。实施例2 :复方剥肠痢汤剂是按照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白术9克,苍术7克,茯苓16克,莱菔子8克,甘草7克,地黄20克,槟榔10克。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好的药物原料放入加热容器,加水700克,用文火煎熬15-30分钟时停火,滤出药液350-400克,服用即可。实施例3 :复方剥肠痢汤剂是按照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30克,当归20克,川芎9克,白术12克,苍术9克,茯苓20克,莱菔子12克,甘草9克,地黄30克,槟榔15克。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好的药物原料放入加热容器,加水800克,用文火煎熬15-30分钟时停火,滤出药液350-400克,服用即可。实施例4 :复方剥肠痢汤剂是按照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30克,当归20克,川芎9克,白术12克,苍术9克,茯苓20克,莱菔子12克,甘草6克,地黄20克,槟榔15克。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配比好的药物原料放入加热容器,加水800克,用文火煎熬
15-30分钟时停火,滤出药液350-400克,服用即可。用法每剂药煎三次,晚上加服一次,水煎口服六次。对剥肠痢的治疗应先治本病、后治标病,本病痢疾既除,对表现出来的它症,不必太多理会,若理会,必得顾及全面,用药更多,方剂过于庞大,对治疗本病的药物会有所排挤,对本痢疾的疗效会大大缩水,相应不好。用本复方剥肠痢汤剂治疗,现在痢证全无。就比喻擒贼先擒王之意,本病病源既除,标病就也随时瓦解。经过跟踪治疗的病人中,列出几例,以供参考I:崔渡旭,宝丰县周庄镇人,男,五岁,诊时经过把脉、询问、观看、查便。确是为剥肠痢患者。通过用复方剥肠痢汤剂的治疗全愈。用莱菔子3克、当归6克、白芍6克、槟榔6克、甘草3克、茯苓6克、苍术3克、白术3克、川芎3克、地黄6克,二剂每剂三次服,二剂6次月艮,白天3次,午夜加I次,两天症状解除。2 :于朝,宝丰县周庄镇人,男,40岁,经过把脉、观看、询问,查便确定为剥肠痢。发现便有脓血烂肉,解手时须人扶,腰弯如虾,身热脉大数,口渴不思饮水,里急后重,脘腹胀满,痛不欲生,昼夜大便几十次,情况紧急,已病三日,到我处用此方治疗,因咀角上没有烧烂迹象,先服小米汤养之,惟恐胃肠壁太薄或许有溃疡面、嘱咐莫吃生冷辛辣,应服流质饮食,接着饮食大增,全愈。复方剥肠痢汤剂药物配比为莱菔子9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 槟榔15克、甘草6克、茯苓20克、苍术6克、白术10克、川芎9克、地黄18克、两剂药6次服完,每天三次夜间一次服用完全愈。 3 于建德,宝丰县周庄镇人,男,70岁,经过把脉、观看、询问、查便,确定为剥肠痢。看他年长,体较弱。用莱菔子6克、当归15克、地黄15克、川芎6克、白芍20克、槟榔10克、甘草6克、茯苓15克、苍术6克、白术9克,加服。水煎口服,两剂分六次服用,午夜服
一次。服完全愈。4 :湖北省荆门市迎春旅社传达室老李,男56岁,体质不错,经过把脉、观看、询问、查便,确定为剥肠痢症状壮热头痛,里急后重,腹胀痛,每天解手20多次还多,下痢鲜紫脓血烂肉、恶心呕吐,舌绛苔黄,脉大而数、饮食大减、腰拱如虾,痛不欲生,真令人怜之。见此情景,我问病几天了,说已三天,吃过什么药,说西药中药不见效。我就用复方剥肠痢汤剂。两剂全愈。其药物配料为当归20克、白芍30克,川芎9克、苍术9克、白术12克、茯苓18克、莱菔子9克、甘草6克、槟榔15克、地黄20克。5 :崔爱香,女,60岁,住宝丰县周庄镇皮庄村人,吃西药片剂,打点滴无效,改用剥肠痢汤剂其药物配料为当归15克、白芍20克,川芎6克、苍术6克、白术9克、茯苓15克、莱菔子6克、甘草6克、槟榔12克、地黄20克,二剂水煎口服全愈。6 :何巧利,女,28岁,宝丰县大牛庄人,有吃奶小孩,体质中等,经把脉、观看、询问、查便,确定为剥肠痢。用复方剥肠痢汤剂,其药物配料为当归15克、白芍20克,川芎6克、苍术6克、白术9克、茯苓15克、莱菔子6克、甘草6克、槟榔10克、地黄15克,两剂水煎口服全愈。7 :尤生民,男,宝丰县皮庄村人,经把脉、观看、询问、查便,确定为剥肠痢。其药物配料为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9克、苍术9克、白术12克、茯苓18克、莱菔子9克、甘草6克、槟榔12克、地黄20克,二剂水煎口服后全愈。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剥肠痢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6-30重量份,当归3-20重量份,川芎3-9重量份,白术3-12重量份,苍术3-9重量份,茯苓6_20重量份,莱菔子3_12重量份,甘草2_9重量份,生地6_30重量份,模榔6_15重量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复方剥肠痢汤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配比好的药物原料放入加热容器,加水600-800重量份,用文火煎熬15-30分钟,然后滤出药液,即为复方剥肠痢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复方剥肠痢汤剂,是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白芍6-30重量份,当归3-20重量份,川芎3-9重量份,白术3-12重量份,苍术3-9重量份,茯苓6-20重量份,莱菔子3-12重量份,甘草2-9重量份,生地6-30重量份,槟榔6-15重量份;其具有配伍制作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疗效快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89GK102670903SQ20121017955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崔天恩 申请人:崔天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