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08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包括镜身,镜身分为先端部和插入部,先端部的前端设有内镜,所述先端部较细,外壁表面呈波浪形,能够弯折,插入部包括前端的渐变段和与渐变段连接的等粗段,渐变段从前到后由细变粗;所述镜身的外皮为橡胶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既能作为上消化道用内镜进行检查,也可作为下消化道用内镜检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通过现有的自动消毒机能够进行彻底的消毒,不用担心其卫生状况;而且将先端部设计为细而软,插入部粗而硬,既能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又能提高成功率。
【专利说明】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检查上下消化道一体的内镜。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仅有分别用于上下消化道检查的电子胃镜及结肠镜,没有既能完成上消化道检查,又能完成下消化道检查的内镜。
[0003]做胃镜检查时,由咽部入食管处时,患者会产生不适感,除去操作不当的原因,其主要与胃镜先端部粗细、软硬度有关;故目前的胃镜均向细镜方向发展。
[0004]做结肠镜检查时,需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患者的舒适度,二是完成全大肠检查的成功率。从患者舒适度考虑时,结肠镜应该向细、软方面改进,可弯曲处要适当变短;但从提高成功率的角度考虑时,则要求结肠镜有一定的长度及硬度。
[0005]现有的电子胃肠镜一般是先端部较插入部略粗,镜身硬度从前之后是逐渐增强。目前也有学者将胃镜用于大肠病变的治疗,但一般仅限于左半结肠病变的检查。电子胃镜用于全结肠检查,虽然患者舒适度上升,但是由于胃镜细、短、软,且先端部相对较短,易造成镜体到达回盲部的几率下降。若使用现有的电子结肠镜进行上消化道检查,由于结肠镜先端部较粗,在经过咽部入食管时患者不适感会加重。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改进现有胃、肠镜用于完成上下消化道检查的不足,取两者的优点,合二为一,能够用于上下消化道的检查;而且随着自动消毒机的推广使用,能够彻底解决消毒问题,使人们可以接受一条内镜同时用于检查上下消化道;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经济实用,便于普及推广。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包括镜身,镜身分为先端部和插入部,先端部的前端设有内镜,所述先端部细而软,外壁表面呈波浪形,能够弯折,插入部包括前端的渐变段和与渐变段连接的等粗段,渐变段从前到后由细变粗,插入部较硬。
[0008]所述镜身的外皮为橡胶制成。
[000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既能作为上消化道用内镜进行检查,也可作为下消化道用内镜检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通过现有的自动消毒机能够进行彻底的消毒,不用担心其卫生状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发明不受其限制。
[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镜身2,镜身分为先端部3和插入部4,先端部3的前端设有内镜I,所述先端部3细而软,外壁表面呈波浪形,能够弯折,插入部4包括前端的渐变段5和与渐变段5连接的等粗段6,渐变段5从前到后由细变粗,插入部4较硬。
[0014]所述镜身2的外皮为橡胶制成,先端部材质薄,细而软,插入部材质厚,粗而硬。
[00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电子胃镜从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1、延长镜身2的长度,有效长度达到1150mm,使得作为下消化道用镜时能够到达回盲部。
[0016]2、调整镜身的厚薄和粗细,增大先端部3的弯曲角度。
[0017]3、镜身2的外皮采用橡胶制成,内镜先端部3较细,其外径不大于9.2mm,呈波浪形;插入部4的渐变段5,长度约为100mm,其外径从前至后由细变粗,前端约为9.2mm,末端约为11.5mm,等粗段6与 渐变段5连接,其粗细与渐变段的后端一致。
[0018]本发明的由于在镜身2上加设了渐变段5,使得先端部较细,插入部较粗,既能满足患者进行上消化道检查时对舒适度的需求,又能满足其作为下消化道检查时对操作成功率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身(2),镜身分为先端部(3)和插入部(4),先端部(3)的前端设有内镜(1),所述先端部(3)细而软,外壁表面呈波浪形,能够弯折,插入部(4)包括前端的渐变段(5)和与渐变段(5)连接的等粗段(6),渐变段(5)从前到后由细变粗。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用新型内镜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身(2)的外皮为橡胶制成。
【文档编号】A61B1/273GK103519777SQ20121023033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周明东, 袁晋华, 覃丽华, 郑东萍, 仝巧云 申请人: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