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2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作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弓丨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却很难明确。西医研究表明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临床上以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多见。小儿肺热咳嗽是呼吸道感染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风热邪毒犯肺,或风寒化热,邪热蕴肺,肺受热毒所灼,失于宣降清肃,痰热内部导致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以发热、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在世界范围内抗病毒治疗还是难题,各种抗病毒的化学制剂存在较大的毒副作 用,而抗菌药物的滥用也成了世界问题。中药治疗小儿肺热咳嗽成为许多医生的首选。目前,医药市场上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中药制剂也很多,但多数组方存在药味过多,针对性不强的缺点,这样势必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也给患儿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清泻肺火、化痰止咳的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本发明药味少,能够针对性的治疗小儿肺热咳嗽,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翘 5-20g, 二花 5-20g, 板蓝根 5-20g,
前胡5-20g, 僵蚕5-20g, 生甘草3-10g。本发明最优的技术方案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翘12g, 二花12g, 板蓝根12g,
前胡12g, 僵蚕12g, 生甘草5g。本方为发明者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是针对小儿肺热咳嗽的病机特点,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作的用方,本发明临床病例观察如下
I、王凯乐,男,10个月,咳喘7天,住院5天,咽部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有痰鸣、喘鸣,静脉输入抗病毒及抗菌药物效果不好,服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2天,咳喘明显减轻,服用7天,症状消失。2、李佳怡,女,4岁,发热、咳嗽3天,咽部充血,双扁桃体肿大,双肺听诊有痰鸣,月艮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5天,症状消失。3、高宇坤,男,3岁,发热、咳嗽2天,咽部充血,双扁桃体肿大,并有化脓,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服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I天,发热、咳嗽明显减轻,服用6天,症状消失。4、蔡慧鹏,男,8岁,咳嗽、咳痰15天,咽部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痰鸣较多,口服多种抗菌及止咳化痰药物效果不好,服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3天,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服用12天,症状消失。
5、袁晓雨,女,3岁,发热、咳嗽5天,咽部充血,双扁桃体轻度肿大,双肺听诊有痰鸣及中小泡音,服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3天,体温降低,咳嗽明显减轻,服用10天,症状消失。6、李香宜,女,2岁,低热、咳嗽、咳痰4天,咽部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痰鸣较多,静脉输入抗病毒及抗菌药物效果不好,发热、咳嗽有加重,服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2天,发热、咳嗽、咳痰减轻,服用7天,症状消失。7、蒲鹏飞,男,13岁,咳嗽8天,咽部充血,双扁桃体中度肿大,双肺听诊有痰鸣及中泡音,服用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3天,咳嗽减轻,双扁桃体消肿,服用8天,症状消失。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种原料均为药性平和的植物药,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并且配置简单,药源广,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服用时采用常规水煎制中药的方法,煎服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翅5g, 二花5g,板蓝根5g,前胡5g,僵蚕5g,生甘草3g。服用时采用常规水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服用。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翘12g,二花12g,板蓝根12g,前胡12g,僵蚕12g,生甘草5g。服用时采用常规水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服用。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翘20g,二花20g,板蓝根20g,前胡20g,僵蚕20g,生甘草10g。服用时采用常规水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翘 5-20g, 二花 5-20g, 板蓝根 5-20g, 前胡5-20g, 僵蚕5-20g, 生甘草3-10g。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连翘12g, 二花12g, 板蓝根12g, 前胡12g, 僵蚕12g, 生甘草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连翘5-20g,二花5-20g,板蓝根5-20g, 前胡5-20g,僵蚕5-20g,生甘草3-10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种原料均为药性平和的植物药,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并且配置简单,药源广,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服用时采用常规水煎制中药的方法,煎服方便。
文档编号A61K36/634GK102727589SQ20121024523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陆峰 申请人:张陆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