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巴韦林(化学名I-P-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为一种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剂,抑制IPM,从而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具有广谱抗病毒性能,对多种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由流感病毒A和B引起)、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等有防治作用。目前,利巴韦林颗粒多采用传统的湿法制粒制备,生产工序较多,主要是经原辅料混合、制备软材、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分装等步骤,工序相对繁琐,原料损耗大,成品收率 降低,特别是在颗粒干燥期间,所需干燥时间较长,直接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构思巧妙、流程简单,原料损耗小,成品收率高,制备时间短,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处方量利巴韦林、蔗糖、香兰素,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
B、将步骤A所得混合物干法制粒;
C、筛取步骤B中16-40目颗粒,检测中间体含量,分装得到所需利巴韦林颗粒。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B中,干法制粒的送料频率为15 20Hz,压片频率为35 38Hz,制粒频率为15 18Hz,压力为3 5MPa。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B中,干法制粒的送料频率为17Hz,压片频率为37Hz,制粒频率为16Hz,压力为3 5MPa。本发明在制备利巴韦林颗粒时采用干法制粒,为了保证制备出的利巴韦林颗粒具有较好完整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辅料,且辅料需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具有一定的粘度;同时,本发明优化了制备过程中参数,从而获得收率较高的合格利巴韦林颗粒。发明人对利巴韦林颗粒干法制粒的辅料选择和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我们惊讶的发现,当采用本发明所记载的利巴韦林颗粒辅料和制备方法时,该制备方法从整体上达到了超乎预期的技术效果,原料损耗小,成品收率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构思巧妙、流程简单,使用干法制粒,能减少利巴韦林颗粒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成品收率低的问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对比例I :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湿法制粒(规格50mg),其处方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处方量利巴韦林、蔗糖、香兰素,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 B、将步骤A所得混合物干法制粒; C、筛取步骤B中16-40目颗粒,检测中间体含量,分装得到所需利巴韦林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干法制粒的送料频率为15 20Hz,压片频率为35 38Hz,制粒频率为15 18Hz,压力为3 5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干法制粒的送料频率为17Hz,压片频率为37Hz,制粒频率为16Hz,压力为3 5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巴韦林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处方量利巴韦林、蔗糖、香兰素,分别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B、将步骤A所得混合物干法制粒;C、筛取步骤B中16-40目颗粒,检测中间体含量,分装得到所需利巴韦林颗粒。本发明构思巧妙、流程简单,使用干法制粒,能减少利巴韦林颗粒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成品收率低的问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1K31/7056GK102772371SQ20121028014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王一茜 申请人: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