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69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创伤,是物理、化学、放射等原因造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烧 烫伤轻则伤及皮肤,重则深达肌肉、骨骼,引起全身变化,并发感染、休克等。目前,虽然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但若用药不当,就会导致伤口愈合能力减弱,并引发更为严重的副作用,所以用什么药就显得比较重要。目前,有些药物是以纯化学物质为活性成分,该种药物在治疗烧烫伤时不仅疗程长,而且因存在化学刺激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治疗后有疤痕残留,还有一些以中药成分为主的药物在治疗时,其治疗周期长,疗效平平,且大多为外敷涂抹药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既消炎又止痛,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生地5 20、当归5 15、木通3 7、防风5 10、淡竹叶5 15、金银花15 30、甘草梢3 10、连翘15 20、赤芍10 15、水灯芯I 3。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的优选方案有以下六种
优选方案一针对高血压患者,在原料中增加地龙15 30。优选方案二 针对口干者,在原料中增加麦冬10 15。优选方案三针对便秘患者,在原料中增加生大黄10 15。优选方案四针对孕妇,去掉原料中的木通,增加车前草5 20。优选方案五针对尿赤者,在原料中增加白茅根15 30,孕妇禁用。优选方案六针对冷汗淋漓者,在原料中增加黄芪15 20、煅牡蛎15 25。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5 20、当归5 15、木通3 7、防风5 10、淡竹叶5 15、金银花15 30、甘草梢3 10、连翘15 20、赤芍10 15、水灯芯I 3,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15 30分钟,即可制得。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药剂为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内服药剂,主要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既消炎又止痛,疗效快,恢复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I :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5 g、当归5 g、木通3 g、防风5 g、淡竹叶5 g、金银花15 g、甘草梢3 g、连翘15 g、赤芍10 g、水灯芯I g,针对高血压患者,还增加地龙15 g ;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15分钟,即可制得。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5 g、当归5 g、木通3 g、防风5 g、淡竹叶5 g、金银花15 g、甘草梢3 g、连翘15 g、赤芍10 g、水灯芯I g,针对口干者,在原料中增加麦冬10 g ;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15分钟,即可制得。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10 g、当归10 g、木通5 g、防风7 g、淡竹叶10g、金银花20 g、甘草梢7 g、连翘15 g、赤芍12 g、水灯芯2 g,针对便秘患者,在原料中增加生大黄12 g ;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20分钟,即可制得。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10 g、当归10 g、防风7 g、淡竹 叶10 g、金银花20 g、甘草梢7 g、连翘15 g、赤芍12 g、水灯芯2 g,针对孕妇,去掉原料中的木通,增加车前草10 g ;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20分钟,即可制得。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20 g、当归15 g、木通7 g、防风10 g、淡竹叶15g、金银花30 g、甘草梢10 g、连翘20 g、赤芍15 g、水灯芯3 g,针对尿赤者,在原料中增加白茅根30,孕妇禁用;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30分钟,即可制得。实施例5 :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20 g、当归15 g、木通7 g、防风10 g、淡竹叶15g、金银花30 g、甘草梢10 g、连翘20 g、赤芍15 g、水灯芯3 g,针对冷汗淋漓者,在原料中增加黄芪20 g、煅牡蛎25 g ;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30分钟,即可制得。

病例I :李秀华,女,76岁,住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村同春7组。被开水烫伤双脚,为深II度烫伤,烫伤面积达25%,剧烈疼痛,并且便秘。服用本药剂两天以后,疼痛大减,大便正常;服用九天后,痊愈。病例2 :杨益民,男,54岁,住常德市农资大市场。左手被滚油烫伤,为深II度烫伤,烫伤面积达5%,在某大医院治疗七天之后,无明显好转,服用本药剂三天之后,烫伤处开始结痂,服用本药剂七天后痊愈。病例3 :苏刚,男,15岁,住常德市西园小区。左腿被开水烫伤,为深II度烫伤,烫伤面积达15%,剧烈疼痛、起泡,服用本药剂三天之后,疼痛减弱,服用本药剂五天后,烫伤处开始结痂,七天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生地5 20、当归5 15、木通3 7、防风5 10、淡竹叶5 15、金银花15 30、甘草梢3 10、连翘15 20、赤芍10 15、水灯芯I 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高血压患者,在原料中增加地龙15 3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口干者,在原料中增加麦冬10 1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便秘患者,在原料中增加生大黄10 1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孕妇,去掉原料中的木通,增加车前草5 20。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尿赤者,在原料中增加白茅根15 30,孕妇禁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针对冷汗淋漓者,在原料中增加黄芪15 20、煅牡蛎15 25。
8.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的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生地5 20、当归5 15、木通3 7、防风5 10、淡竹叶5 15、金银花15 30、甘草梢3 10、连翘15 20、赤芍10 15、水灯芯I 3,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15 30分钟,即可制得。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内服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生地5~20、当归5~15、木通3~7、防风5~10、淡竹叶5~15、金银花15~30、甘草梢3~10、连翘15~20、赤芍10~15、水灯芯1~3。通过冷水浸泡,用武火烧开,文火熬15~30分钟,即可制得。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药剂为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内服药剂,主要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既消炎又止痛,疗效快,恢复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764387SQ20121029022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朱兰军 申请人:朱兰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