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萎扶胃浓缩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6842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萎扶胃浓缩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健脾和胃,滋补气阴,消导除湿,活络定痛作用的制萎扶胃浓缩丸。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来自工作、生活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烟酒、饮食不节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慢性胃炎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民间有个说法叫“十人九胃”,即十个人有九个人患胃病。目前,也有一些改善胃部疾病的食品或药物,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副作用较多,复发率高,功能单一等不足,至今未有效果好且副作用小的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本发明健脾和胃,滋补气阴,消导除湿,活络定痛作用,可以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各种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且无毒副作用,制法科学的制萎扶胃浓缩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其主要特点是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2 4重量份,三七I. O 2. O重量份,太子参4 6重量份,山药(麸炒)5 7重量份,兀胡(醋炎)4 6重量份,陈皮3 5重量份。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还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乌梅41 45重量份,山楂61 65重量份,杭苟(炒)11 15重量份。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还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麦芽(炒)41 45重量份,丹参10 12重量份,神曲3. 5 4. 5重量份。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还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连翘5 7重量份,莱菔子(炒)9 11重量份。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I)提取、浓缩成浸膏按以上所述重量份配比将乌梅、山楂、麦芽、陈皮、连翘、莱菔子、甘草各味药材混合后加8 12倍量水或乙醇煎煮2 3次,每次I 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30,温度为50 55°C的清膏,备用;(2)粉碎按权利要求I至4的重量份配比将杭白芍、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药材混合,粉碎过60 80目筛,备用;(3)用塑制法制丸将乌梅、山楂、麦芽、陈皮、连翘、莱菔子、甘草提取液清膏与杭白芍、元胡(醋炙)、山药、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用混合机混合均匀,用塑制法制备1000丸浓缩丸,每丸重60mg,粒径O. 3mm ;(4)干燥将塑制丸置盘内,厚度不超过1cm,于恒温干燥箱内55 65°C以下干燥20 24小时,至水份含水量为6% 6. 5% ;
(5)选丸将干燥完毕的丸子,置于摇筛内,选出大小不均和畸形的丸粒,以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6)包衣、打光每锅包基丸450 550g,用50 60%乙醇10 15ml、滑石粉10 15g,活性碳粉(120目)O. 4 0.6%,包衣锅转速为30 40(r/min),至丸粒表面致密、光滑、圆整、色泽一致为度,停锅吹干30 35min,75 80°C烘箱干燥。本发明的优点是依据中国传统养生医学理论,筛选无污染的天然药材为原料制成,通过口食方式,调节人体生理要求,达到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各种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的作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优化人类生活质量,其作用显著、无毒、稳定性好,本发明的制萎扶胃浓缩丸体积小、服用量小、携带方便,不添加任 何防腐剂,保持天然特色,符合现代人们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需求。且崩解性良好,易于吸收,固体剂型,密封保存,其稳定性好。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产品,既体现了现代制药技术的先进性,又保持了传统汤剂的优点,既符合中医用药特点又适于机械化生产,也适用于基层单位生产,且为黑色小丸,外形美观。


图I为本发明制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I :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2克,三七1.0克,太子参4克,山药(麸炒)5克,元胡(醋炙)4克,陈皮3克。实施例2 :—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3克,三七I. 5克,太子参5克,山药(麸炒)6克,元胡(醋炙)5克,陈皮4克。实施例3 :—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4克,三七2. O克,太子参6克,山药(麸炒)7克,元胡(醋炙)6克,陈皮5克。实施例4 :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I)提取、浓缩成浸膏按实施例I至3的重量份配比将陈皮、甘草混合后加8 12倍量水或乙醇煎煮2 3次,每次I 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I.25 I. 30,温度为50 55°C的清膏,备用;(2)粉碎按实施例I至3的重量份配比将元胡(醋炙)、山药(麸炒)、太子参、三七混合后粉碎,粉碎过60 80目筛,备用;(3)用塑制法制丸将陈皮、甘草提取液清膏与元胡(醋炙)、山药(麸炒)、太子参、三七用混合机混合均勻,用塑制法制备1000丸浓缩丸,每丸重60mg,粒径O. 3mm ;(4)干燥将塑制丸置盘内,厚度不超过1cm,于恒温干燥箱内55 65°C以下干燥20 24小时,至水份含水量为6% 6. 5% ;(5)选丸将干燥完毕的丸子,置于摇筛内,选出大小不均和畸形的丸粒,以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6)包衣、打光每锅包基丸450 550g,用50 60%乙醇10 15ml、滑石粉10 15g,活性碳粉(120目)O. 4 0.6%,包衣锅转速为30 40(r/min),至丸粒表面致密、光滑、圆整、色泽一致为度,停锅吹干30 35min,75 80°C烘箱干燥。实施例5 :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2克,三七1.0克,太子参4克,山药(麸炒)5克,元胡(醋炙)4克,陈皮3克,乌梅41克,山楂61克,杭芍(炒)11克。实施例6 :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甘草3克,三七I. 5克,太子参5克,山药(麸炒)6克,元胡(醋炙)5克,陈皮4克,乌梅43克,山楂63克,杭芍(炒)13克。实施例7 :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4克,三七2. O克,太子参6克,山药(麸炒)7克,元胡(醋炙)6克,陈皮5克,乌梅45克,山楂65克,杭芍(炒)15克。实施例8 :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I)提取、浓缩成浸膏按实施例5至7的重量份配比,将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混合后加8 12倍量水或乙醇煎煮2 3次,每次I 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30,温度为50 55°C的清膏,备用;(2)粉碎按实施例5至7的重量份配比将杭白芍(炒)、元胡(醋炙)、山药(麸炒)、太子参、三七药物混合,粉碎过60 80目筛,备用;(3)用塑制法制丸将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提取液清膏与杭白芍(炒)、元胡(醋炙)、山药(麸炒)、太子参、三七用混合机混合均匀,用塑制法制备1000丸浓缩丸,每丸重60mg,粒径 O. 3mm ;(4)干燥将塑制丸置盘内,厚度不超过1cm,于恒温干燥箱内55 65°C以下干燥20 24小时,至水份含水量为6% 6. 5% ;(5)选丸将干燥完毕的丸子,置于摇筛内,选出大小不均和畸形的丸粒,以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6)包衣、打光每锅包基丸450 550g,用50 60%乙醇10 15ml、滑石粉10 15g,活性碳粉(120目)O. 4 0.6%,包衣锅转速为30 40(r/min),至丸粒表面致密、光滑、圆整、色泽一致为度,停锅吹干30 35min,75 80°C烘箱干燥。实施例9 :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2克,三七1.0克,太子参4克,山药(麸炒)5克,元胡(醋炙)4克,陈皮3克,乌梅41克,山楂61克,杭芍(炒)11克,麦芽(炒)41克,丹参10克,神曲3. 5克。实施例10 :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3克,三七I. 5克,太子参5克,山药(麸炒)6克,元胡(醋炙)5克,陈皮4克,乌梅42克,山楂63克,杭芍(炒)12克,麦芽(炒)43克,丹参11克,神曲4. O克。实施例11 :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4克,三七2. O克,太子参6克,山药(麸炒)7克,元胡(醋炙)6克,陈皮5克,乌梅45克,山楂65克,杭芍(炒)15克,麦芽(炒)45克,丹参12克,神曲4. 5克。实施例12,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I)提取、浓缩成浸膏按实施例9-11的重量份配比,将乌梅、山楂、麦芽(炒)、陈皮、甘草混合后加8 12倍量水或乙醇煎煮2 3次,每次I 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30,温度为50 55°C的清膏,备用;(2)粉碎按实施例9至11的重量份配比将杭白芍(炒)、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药物混合,粉碎过60 80目筛,备用;(3)用塑制法制丸按实施例9至11将乌梅、山楂、麦芽(炒)、陈皮、甘草提取液清膏与杭白芍(炒)、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用混合机混合均 勻,用塑制法制备1000丸浓缩丸,每丸重60mg,粒径O. 3mm ;(4)干燥将塑制丸置盘内,厚度不超过1cm,于恒温干燥箱内55 65°C以下干燥20 24小时,至水份含水量为6% 6. 5% ;(5)选丸将干燥完毕的丸子,置于摇筛内,选出大小不均和畸形的丸粒,以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6)包衣、打光每锅包基丸450 550g,用50 60%乙醇10 15ml、滑石粉10 15g,活性碳粉(120目)O. 4 0.6%,包衣锅转速为30 40(r/min),至丸粒表面致密、光滑、圆整、色泽一致为度,停锅吹干30 35min,75 80°C烘箱干燥。实施例13 17 :—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包括由表I中的重量份配比的活性原料组成表I
实甘 ' -太山元陈B山杭麦丹神连莱I施草七子药 _ 盧梅楂芍芽 参 Iljj 翘菔例參(麸(SI(炒)(炒)子
____m rc)__________
IH21.045434161Il41103. B59
142.51.254.55.54.53.54262124210.53.755.59.5
1531.5565443631343114.06 10_
163.51.755.56.55.54.54464144411· 51.256.510.5
1742676545651545124.57 11_[实施例18,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I)提取、浓缩成浸膏按实施例13至17的重量份配比将乌梅、山楂、麦芽(炒)、陈皮、连翘、莱菔子、甘草混合后加8 12倍量水或乙醇煎煮2 3次,每次I 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30,温度为50 55°C的清膏,备用;(2)粉碎按实施例13至17的重量份配比将杭白芍(炒)、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药物混合,粉碎过60 80目筛,备用;
(3)用塑制法制丸按实施例13至17将乌梅、山楂、麦芽(炒)、陈皮、连翘、莱菔子、甘草提取液清膏与杭白芍、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用混合机混合均勻,用塑制法制备1000丸浓缩丸,每丸重60mg,粒径O. 3mm ;(4)干燥将塑制丸置盘内,厚度不超过1cm,于恒温干燥箱内55 65°C以下干燥20 24小时,至水份含水量为6% 6. 5% ;(5)选丸将干燥完毕的丸子,置于摇筛内,选出大小不均和畸形的丸粒,以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6)包衣、打光每锅包基丸450 550g,用50 60%乙醇10 15ml、滑石粉10 15g,活性碳粉(120目)O. 4 0.6%,包衣锅转速为30 40(r/min),至丸粒表面致密、光滑、圆整、色泽一致为度,停锅吹干30 35min,75 80°C烘箱干燥。本发明的配方依据如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范畴,病机关键是脾虚邪滞及胃失和降,故多见虚实夹杂。中医理论认为其病机不外乎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乃多气多血之腑,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所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皆可伤及脾胃,致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胃脘作痛。久病则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则胃脘部隐隐灼痛,似饥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表现为胃阴不足,消化不良的症状,中医所谓“脾为胃行其津液”,就说明胃阴的重要性。所以在治疗上要处处注意顾护胃阴。制萎扶胃浓缩丸的组方配伍体现了中医理论中“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一方面针对胃阴不足这一发病根本,养阴益胃以扶正。另一方面,针对阴虚胃失濡养而痛,则理气止痛且祛邪。同时针对病程中出现的虚热、血瘀等重要病理环节兼顾滋阴清热,行气活血。方中太子参、山药、健脾扶正为主,佐三七、元胡、丹参活血通络、散瘀定痛而改善萎缩病变,以连翘、丹参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乌梅、山楂、白芍酸甘化阴、生津和胃,用麦芽、神曲、莱菔子、陈皮消食和中、行滞开郁以振奋中阳,甘草益气和胃,并调和诸药。全方配伍,补消结合,攻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敛邪,共奏养阴益胃,理气止痛之功效。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山楂味甘、性微温酸,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之功能;主治肉食积滞、小儿乳食停滞、胃脘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等。《本草求真》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山楂含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醣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有降血压,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山楂中含有的牡荆素等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常用山楂有利于防癌。据报道,山楂片水煎液可延长长瘤动物的寿命,如可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作用,对人的子宫颈癌TCC 26抑制率达70% ;鲜山植具抗噬菌体作用,说明有抗癌活性;对子宫癌早期患者恶露不尽,大肠癌等,既能健胃利肠;又有抗癌通淤作用。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养阴生津,并能开胃助消化。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乌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化合物,谷留醇,蜡样物质,齐墩果酸样物质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乌梅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本品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的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I. 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 谷留醇和三萜类。另四川产者含一种酸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心》云脾经之药,收阴气,能除腹痛,酸以收之,扶阳而收阴气,泄邪气,扶阴。与生姜同用,温经散湿,通塞,利腹中痛,胃气不通,肺燥气热。酸收甘缓,不利必用之药。《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又云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又云正气虚弱,收而行之。芍药之酸,以收正气。又云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气。又云肺燥气热,以酸收之,以甘缓之。芍药之酸,以敛逆气。具有抗菌、镇痛、解痉、护肝药理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具有保肝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对多种细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肿瘤的作用。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麦芽主要含α 及 β 淀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芽胍碱(hordatine) A、B,腺嘌呤(ade 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D、E,细胞色素(cytochrome) C。尚含麦芽毒毒,即白栝楼碱(candici ne)。具有助消化、降血糖、抗真菌等药理作用。《本草汇言》: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元胡性味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本草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之诸痛。”对气滞血瘀的各种疼痛有止痛效果。并有镇静催眠、抑制心肌、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胃酸分泌和抗溃疡作用。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咳喘等病症。《本草蒙筌》尤为推崇莱菔子降气化痰的功效,称其可“却喘咳下气,功诚倒壁冲墙”,朱丹溪也赞同这一观点;对于莱菔子消食除胀的功效,《本草求真》和《本草从新》有同样的记载,称其具有“消食宽膨”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莱菔子主要含脂肪酸、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甲硫醇、α 、β 己烯醛和β 、Y 己烯醇。脂肪油中含有芥酸(Erucicacid)、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GlycerolSinapate),还含抗菌物质莱菔素(Raphanin)、正三十烧、β 谷甾醇(β Sitosterol)、Y 谷甾醇、十八碳酸、商陆酸、芥子碱硫酸氨盐(Sinapinebisulfate)。莱菔子具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莱菔子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星利奴卡氏菌等有抑制作用。后又从莱菔子中分离出一种油,称为“Sulforphen”,1%浓度可对抗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有人认为“Sulforphen”与莱菔素可能是同一物质。太子参甘,微苦,微温,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能益气补中,调和诸药。甘者主和,故有调和脾胃之功;甘者主缓,故虽能补脾胃而实非峻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2、对组织胺引起的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实验例I制萎扶胃浓缩丸急性毒性试验研究I 材料I. I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SPF级,体重20±2g,雌雄各半,20±2°C控温和光暗周期各12h环境饲养,自由饮水。合格证号SCXK (甘)2004-0006号,甘肃中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动物室提 供。I. 2受试品制萎扶胃浓缩丸,由甘肃省中医院提供,批号20100323,临用前制备混悬液供试。2 方法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h,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4只,分别灌胃5%、10%、15%、20%、25%制萎扶胃浓缩丸混悬液O. 4ml · IOg-I体重,测定小鼠0%和100%死亡剂量。若各组小鼠均无死亡,另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h,给予最高浓度(33. 3%)制萎扶胃浓缩丸混悬液O. 4ml · IOg-I体重,分2次灌胃给药,间隔6h ;观察各小鼠的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大小便、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d。按下列公式计算小鼠I日最大给药量倍数
小K I H给縛总I:成人肀均体棋(TOooog)
4、W I丨I最人·给鶴量倍数=-X -
小Kf:均体'R (20g) 成人每[!JIJ -, (5. Og)3 结果无法测得制萎扶胃浓缩丸小鼠灌胃LD50,按最高浓度最大给药容量给药后小鼠饮食、活动均未出现异常,皮毛肤色、大小便未见异常,体重增加正常,持续观察7d,未见动物死亡。
2X i. 3 X O. HmlT(K)OOg
小 fei I 11 Iii t{)t'j' Η '& =X ·— m 柃j—
20g5, Og4 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制萎扶胃浓缩丸以26. 64g*kg-l体重(相当于临床剂量373倍)灌胃对小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提示制萎扶胃浓缩丸小鼠灌胃LD50大于26. 64g*kg-l体重,口服安全性较高。比较例I :本例为实施例10产品与摩罗丹(邯郸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在临床症状总疗效观察比较数据,说明了本发明产品与现有的产品疗效相当。制萎扶胃浓缩丸口服,一次15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周期为I周。
摩罗丹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周期为I周。
权利要求
1.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其特征是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甘草2 4重量份,三七1. O 2. O重量份,太子参4 6重量份,山药(麸炒) 5 7重量份,兀胡(醋炎)4 6重量份,陈皮3 5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乌梅41 45重量份,山楂61 65重量份,杭芍(炒)11 1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麦芽(炒)41 45重量份,丹参10 12重量份,神曲3· 5 4. 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连翘5 7重量份,莱菔子(炒)9 11重量份。
5.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O提取、浓缩成浸膏按权利要求I至4的重量份配比将乌梅、山楂、麦芽(炒)、陈皮、连翘、莱菔子、甘草各味药材混合后加8 12倍量水或乙醇煎煮2 3次,每次I 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30,温度为50 55°C的清膏,备用; (2)粉碎按权利要求I至4的重量份配比将杭白芍(炒)、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各味药物混合后,进行粉碎,药粉过60 80目筛,备用; (3)用塑制法制丸按权利要求I至4将乌梅、山楂、麦芽(炒)、陈皮、连翘、莱菔子、甘草提取液清膏与杭白芍、元胡(醋炙)、山药(麸炒)、神曲、太子参、丹参、三七用混合机混合均勻,用塑制法制备1000丸浓缩丸,每丸重60mg,粒径O. 3mm ; (4)干燥将塑制丸置盘内,厚度不超过1cm,于恒温干燥箱内55 65°C以下干燥20 24小时,至水份含水量为6% 6. 5%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萎扶胃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5)选丸将干燥完毕的丸子,置于摇筛内,选出大小不均和畸形的丸粒,以保证丸粒大小均匀,剂量准确; (6)包衣、打光每锅包基丸450 550g,用50 60%乙醇10 15ml、滑石粉10 15g,活性碳粉为(120 150目)O. 4 O. 6%,包衣锅转速为30 40r/min,至丸粒表面致密、光滑、圆整、色泽一致为度,停锅吹干30 35min,75 80°C烘箱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健脾和胃,滋补气阴,消导除湿,活络定痛作用的制萎扶胃浓缩丸。一种制萎扶胃浓缩丸,其主要特点是包括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甘草2~4重量份,三七1.0~2.0重量份,太子参4~6重量份,山药(麸炒)5~7重量份,元胡(醋炙)4~6重量份,陈皮3~5重量份。本发明经多数人服用证明,具有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各种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的功能。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824503SQ2012102945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9日
发明者舒劲, 刘效栓, 李喜香 申请人:甘肃省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