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96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失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为最多。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多变,常常使正常人的情绪波动较快,容易干扰人们固有的生理功能;加之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如自身适应能力差,导致体内外失去平衡,就容易诱发失眠。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情志不遂,肝气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出现不寐。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 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成本低、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治疗有效率较高。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份计为党参13 18,炒白术13 18,炒苍术17 23,茯苓17 23,佩兰12 16,荜茇3 7,白果仁3 7,酸枣核18 25,柏子仁13 17,夜交藤28 34,合欢花10 14,郁金14 16,虎杖14 16,苦杏仁8 11,白蘧10 13,薏仁28 34,法半夏8 12,厚朴8 12,莲子肉13 17,远志16 20,麦冬7 10,将上述21味原料药混和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组方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炒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佩兰性味辛,平,归脾,胃,肺经,解暑化湿,辟秽和中,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鼻渊、外治牙痛、冠心病、心绞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白果仁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主治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酸枣核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等症;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甘微苦,平;合欢花性味甘,平,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清心明目;郁金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醒,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白蘧有良好的芳香健胃、驱风作用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驱除肠内积气,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薏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仁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法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莲子肉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功能;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安 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本发明用于治疗失眠,成本低、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治疗有效率较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采用党参、炒白术、炒苍术、茯苓、佩兰、荜茇、白果仁、酸枣核、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郁金、虎杖、苦杏仁、白蘧、薏仁、法半夏、厚朴、莲子肉、远志、麦冬,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以重量份计)为党参15、炒白术15、炒苍术20、茯苓18、佩兰14、荜茇5、白果仁6、酸枣核22、柏子仁15、夜交藤31、合欢花13、郁金15、虎杖15、苦杏仁10、白蘧12、薏仁30、法半夏11、厚朴10、莲子肉15、远志17、麦冬9,取上述二i^一种原料药总重量2. 52千克,精选洗净后,在室温条件下用15000ml水浸泡3-4小时,然后煎熬60分钟,经过常规去渣过滤,高压,灭菌工艺后,所得滤液4800ml,无菌袋分装,密封,每袋100ml。早、晚两次空腹服,每次口服一袋,8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隔三天,连续服用本发明汤剂三个疗程。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份)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I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份计为,党参13 18,炒白术13 18,炒苍术17 23,茯苓17 23,佩兰12 16,荜茇3 7,白果仁3 7,酸枣核18 25,柏子仁13 17,夜交藤28 34,合欢花10 14,郁金14 16,虎杖14 ·16,苦杏仁8 11,白蘧10 13,薏仁28 34,法半夏8 12,厚朴8 12,莲子肉13 ·17,远志16 20,麦冬7 10,将上述21味原料药混和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份计为党参13~18,炒白术13~18,炒苍术17~23,茯苓17~23,佩兰12~16,荜茇3~7,白果仁3~7,酸枣核18~25,柏子仁13~17,夜交藤28~34,合欢花10~14,郁金14~16,虎杖14~16,苦杏仁8~11,白蔻10~13,薏仁28~34,法半夏8~12,厚朴8~12,莲子肉13~17,远志16~20,麦冬7~10,将上述21味原料药混和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用于治疗失眠,成本低、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治疗有效率较高。
文档编号A61P25/20GK102813883SQ2012103006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青妍 申请人:王青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