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80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 —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将严重的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为主,但小儿应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小J L腹泻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小儿腹泻的组合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半夏、陈皮、黄连、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朴、防风、白扁豆、鸡内金、炮姜、肉桂、附子、大枣、升麻、连翘、白芷、钩藤、西洋参和三棱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复发。其中选用半夏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治湿疲冷饮,呕吐,反胃,咳喻疲多,胸脑胀 两,疲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痛肿。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黄连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能,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选用前胡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微寒,归肺经,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的功能,治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选用葛根是因为其性味甘辛,平,入脾、胃经,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功能,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喝,泄泻,痢疾,癍诊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选用公丁香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能,治胸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湾,心腹冷痛,肾虚阳萎。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青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微温,入肝、胆经,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能,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选用厚朴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能,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选用防风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能,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选用白扁豆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归脾、胃经,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能,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选用鸡内金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能,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选用炮姜是因为其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治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选用肉桂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能,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选用附子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蹂甓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选用大枣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的功能,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选用升麻是因为其性味甘辛微苦,凉,入肺、脾、胃经,有升阳,发表,透疹,解毒的功能,治时气疫劳,头痛寒热,喉痛,口疮疤,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选用连翘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心、肝、胆经,有清 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选用白芷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功能,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选用钩藤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心经,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的功能,治小儿惊癎瘈痕,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癎。选用西洋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凉,入心、肺、肾三经,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功能,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选用三棱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能,治癥瘕积聚,气血凝带,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半夏2-14克陈皮6-10克黄连2-8克
前胡2-14克葛根5-15克公丁香1-4克
茯苓5-15克青皮2-10克厚朴3-10克
防风3-19克白扁豆5-15克鸡内金2-10克
炮姜1-5克肉桂2-10克附子4-15克
大枣2-10克升麻1-4克连翘2-12克
白芷2~6克钩藤2-8克西洋参2-10克
三棱6-15克 其中,优选为
半夏5克陈皮8克黄连3克
前胡5克葛根8克公丁香2克
茯苓9克青皮5克厚朴9克
防风10克白扁豆13克鸡内金8克
炮姜3克肉桂5克附子8克
大枣5克升麻2克连翘8克白芷4克钩藤3克西洋参 4克
三棱12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2、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3、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
4、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5、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
6、公丁香除去杂质,花梗,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7、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8、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9、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10、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1、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霉、蛀白扁豆粒及杂质,用时捣碎;
12、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
13、炮姜取干姜片或块,按沙烫法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14、肉桂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亥Ij,切片,晾
干;
15、附子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
16、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17、升麻拣去杂质,略泡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8、连翘拣净杂质,搓开,除去枝梗;
19、白芷拣净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20、钩藤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21、西洋参原药用清水喷潮,覆盖湿布,夏秋润2天,冬春润3天,取出切片,晾干;
22、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二、制备
I、将所述重量的半夏、陈皮、黄连、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朴、防风、白扁豆、鸡内金、炮姜、肉桂、附子、大枣、升麻、连翘、白芷、钩藤、西洋参、三棱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20分钟,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得第一次煎煮液。2、将第一次过滤后药渣加水3倍量,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得第二次煎煮液。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将煮液分为4剂。本发明药物具有治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的功效,治疗小儿腹泻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治愈率高。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体重2. 0—2. 5kg,分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I、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120例,其中轻型类小儿患者80例,重型类小儿患者40例。2、诊断标准
轻型类患者病儿脘腹胀满,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泻物奇臭难闻,暧气酸馊或呕吐酸腐,不思饮食,身烦,夜卧不安,舌苔厚或厚腻,色白或微黄,脉象滑实,指纹沉滞;
重型类患者除兼有上述轻型症状外,还出现脱水症状,患儿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晚各服I次,10天为一个疗程,轻型类患者服用一疗程,重型类患者连续服用两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小儿腹泻症状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无复发者;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小儿腹泻逐步恢复正常;
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半夏2-14克陈皮6-10克黄连2-8克 前胡2-14克葛根5-15克公丁香1-4克 茯苓5-15克青皮2-10克厚朴 3-10克 防风3-19克白扁豆5-15克鸡内金2-10克 炮姜1-5克肉桂2-10克附子4-15克 大枣2-10克升麻1-4克连翘2-12克 白芷2-6克钩藤2-8克西洋参2-10克 三棱6-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半夏5克陈皮8克黄连3克 前胡5克葛根8克公丁香2克 茯苓9克青皮5克厚朴 9克 防风10克白扁豆13克鸡内金8克 炮姜3克肉桂5克附子8克 大枣5克升麻2克连翘8克 白芷4克钩藤3克西洋参4克 三棱12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2)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3)黄连拣去杂质,洗净泥砂,润透,切片,阴干; (4)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5)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 (6)公丁香除去杂质,花梗,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7)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8)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9)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10)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1)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霉、蛀白扁豆粒及杂质,用时捣碎; (12)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 (13)炮姜取干姜片或块,按沙烫法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14)肉桂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切片,晾干; (15)附子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16)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17)升麻拣去杂质,略泡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8)连翘拣净杂质,搓开,除去枝梗; (19)白芷拣净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20)钩藤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21)西洋参原药用清水喷潮,覆盖湿布,夏秋润2天,冬春润3天,取出切片,晾干; (22)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半夏、陈皮、黄连、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朴、防风、白扁豆、鸡内金、炮姜、肉桂、附子、大枣、升麻、连翘、白芷、钩藤、西洋参、三棱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20分钟,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将第一次过滤后药渣加水3倍量,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将煮液分为4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半夏、陈皮、黄连、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朴、防风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的功效,用于治疗小儿腹泻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847124SQ20121036172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永红 申请人:张永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