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1493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罗汉果占18-20%,藏青果占15-17%,金银花占15-17%,射干占12-15%,玄参占12-15%,桔梗占12-15%,余量为生黄芪。上述药材经泡制、烘干,制成粉剂或胶囊、片剂。本发明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对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有良好疗效。该药品使用时可代替茶水饮用,有味甜,微酸涩,气味清香之感觉。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部炎症的中药制剂,尤其适用于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咽喉炎、扁桃体炎是人体喉部常见的两种急性或慢性疾病。
[0003]咽喉炎是一种顽固性的多发病,据资料报道,国内咽喉炎患者达30%以上,尤以吸烟者为多。治疗咽喉炎的药物有:含片剂、内服消炎剂、注射针剂。这些药物对咽喉炎的治疗(尤其急性咽喉炎)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作用时间较短,目前尚没有能够彻底根治慢性咽喉炎的特效药物。
[0004]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此病可引起耳、鼻、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其治疗方法通常是注射双黄连和青霉素。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对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有良好效果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7]该药物的组分包括:罗汉果、藏青果、金银花、桔梗、射干、玄参、生黄芪。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罗汉果占18-20%,藏青果占15-17%,金银花占15-17%,射干占12_15%,玄参占12-15%,桔梗占12-15%,余量为生黄芪。
[0008]罗汉果、藏青果、金银花,有滋阴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共为主药(君药);玄参有凉血养阴、清热解毒之功效,桔梗有化痰散结之功效,射干有豁痰利咽之功效,此三种药材共为辅药(臣药);生黄芪有补气托毒,助主副药驱邪扶正解毒之力,为使药。
[0009]各味药材的药性、药理如下:
[0010]罗汉果,《中国药典》记载:罗汉果是桂林的特产经济植物,营养价值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种维生素等。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可治急慢性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胃热、便秘、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
[0011]藏青果,《本草纲目》记载:“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肿痛”,《饮片新参》记载:治阴虚白喉,杀虫生津。性味归经:微寒;酸、苦、涩;归肺、胃经。主治:生津利咽,清热解毒。用于阴虚白喉,咽干音哑,喉痹乳蛾,肺热咳嗽,泄泻痢疾,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
[0012]金银花,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效果显著。
[0013]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目赤、咽痛、白喉。《纲目》云: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0014]射干,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与藏青果相配主要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引起的喉源性咳嗽。
[0015]桔梗,本品始载於《本经》。功能主治:宣肺,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治喉咙痛,缓解感冒或扁桃腺所引起之疼痛,镇咳祛痰药,有催吐作用;治气管炎、支气管炎另外也有去脓的效果。
[0016]生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证明,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抗应激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001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8]将罗汉果、金银花、藏青果、射干、桔梗、玄参、生黄芪七味药材分别进行炮制,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可。
[0019]罗汉果: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0020]藏青果:除去杂质,洗净泥土,干燥;
[0021]金银花:把鲜品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干品;
[0022]玄参:去杂质洗净。冬季用热水浸半小时,春季用温水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浸片刻,捞入缸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横片或直片,晒干或烘干;
[0023]桔梗:净制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0024]射干:拣去杂质,洗净泥沙,浸泡。取出后,浙干余水,闷润I夜,待闷透后去芦。切约1.5毫米厚的斜片。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筛尽灰屑;
[0025]生黄芪: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片,生用。
[0026]将以上泡制好的中药材,用清水快速漂洗5分钟,然后在低温(40_50°C )下烘干,充分混合后粉碎成粗粉一可过二至四号筛(约14-60目),装入滤纸袋中(每袋重5克),外用铝箔包装防潮。该药物也可以做成胶囊、片剂。泡水饮用时,有味甜,微酸涩,气味清香之感觉。
[0027]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似饮茶一样。每包5.0g,置于杯中,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呷服浸泡液。1-12岁儿童,一次I包,一日2-3次;成人每次2包,每日2-4次,每15天为一疗程。
[0028]临床试验证明,该药物对急慢性扁桃体炎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5%以上;对急慢性咽炎的的有效率为100 %,治愈率达85 %以上。所述有效率,系指用药30-60天后,咽干、咽痛等临床症状减轻,局部炎症、充血减轻;所说治愈率,系指用药30-60天后,咽干、咽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局部炎症、充血消失,跟踪复查未复发,且维持半年以上。本发明之药物,具有养阴清热、解毒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药理分析显示:有抑菌、减少咽喉部炎症性分泌物,增强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状态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等。特别适应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等症状。本药品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叙述」L个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1.治疗急性扁桃腺炎
[0031]张XX,女,学生,22岁,患急性扁桃体炎6天,曾静滴青霉素,双黄连等,效果不理想。使用本发明之药物前的症状:扁桃体充血,II度肿大。
[0032]采用下述处方及制备方法:
[0033]配方:罗汉果占18%,藏青果占17%,金银花占15%,射干占15%,玄参占12%,桔梗占15%,余量为生黄芪,占8%。
[0034]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分别炮制后,经低温(40_50°C )下进行烘干;粉碎成14-60目粉状;装入滤纸袋中(每袋重5克),外用铝箔包装防潮。
[0035]使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Sg,每7天为一疗程。共治2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0036]实施例2.治疗慢性扁桃腺炎
[0037]刘 XX,女,农民,38岁,患慢性扁桃体炎2年,多次静滴青霉素,双黄连等,效果不理想。使用本发明之药物前的症状:扁桃体充血,,III度肿大。
[0038]采用下述处方及制备方法:罗汉果占20%,藏青果占15%,金银花占17%,射干占12%,玄参占15%,桔梗占12%,余量为生黄芪,占9%。
[0039]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0]使用: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g,可代替茶水饮用,每15大为一疗程。共治4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0041]实施例3.治疗急性咽喉炎
[0042]宋XX,男,16岁,患急性咽炎3天,服用“利君沙”等抗生素无效。使用本药物前之症状:咽部干燥不适,异物感,吞咽不利,咽粘膜潮红肿胀,淋巴滤泡增生肿胀。
[0043]采用下述处方及制备方法:
[0044]配方:罗汉果占19%,藏青果占16%,金银花占16%,射干占13%,玄参占13%,桔梗占13%,余量为生黄芪,占10%。
[0045]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
[0046]使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Sg,每7天为一疗程。共治I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0047]实施例4.治疗慢性咽喉炎
[0048]肖XX,男,农民,50岁。患慢性咽炎三年,曾用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果。采用本药前的症状:扁桃体慢性充血,In度肿大,鄂弓亦慢性充血。
[0049]采用下述处方及制备方法:
[0050]配方:罗汉果占20%,藏青果占16%,金银花占16%,射干占15%,玄参占15%,桔梗占12%,余量为生黄芪,占6%。
[0051]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近。
[0052]使用: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g,每15天为一疗程。共治4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罗汉果、藏青果、金银花、桔梗、射干、玄参、生黄芪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罗汉果占18-20%,藏青果占15-17%,金银花占15-17%,射干占12-15%,玄参占12_15%,桔梗占12_15%,余量为生黄芪。
2.一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药材分别炮制后,在40-50°C 下进行烘干,粉碎成14-60目粉状。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3690695SQ20121036746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宋榜林 申请人:宋榜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