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66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酿酒领域,特指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采用以下技术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备料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500山楂酒1500ml、200一600山楂酒8500ml;通过浸泡——调配后,装坛埋入地下3—12个月取出过滤调配即成成品。
【专利说明】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酿酒领域,尤其是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药酒有很大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酒有各种药酒和山楂酒,药酒多为浸泡酒,药物中的有效成份不能充分溶解到酒中。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其特征在于:
a、备料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50°山楂酒1500ml、20° 一 60° 山楂酒 8500ml ;
b、包含步骤:将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浸泡在50°山楂酒1500ml中2 —3个月;
C、把b中浸泡过的十八味山楂酒进行蒸馏提纯到50° — 60°度后,装坛埋入地下储存3—12个月;
d、再用a中20° — 60°山楂酒8500ml与c中储存了 3—12个月的浸泡过的六味山楂药酒调配后,装坛埋入地下3 —12个月取出过滤调配即成成品。
[000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工艺是将十八中药和山楂酒进行蒸馏,使得十八味药有效成份充分溶解到酒中,其功用有调和气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对风湿筋骨痛及半身不遂有辅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a、备料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50°山楂酒1500ml、20° 一 60° 山楂酒 8500ml ;
b、包含步骤:将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浸泡在50°山楂酒1500ml中2 —3个月。
[0006]C、把b中浸泡过的十八味山楂酒进行蒸馏提纯到50° — 60°度后,装坛埋入地下储存3—12个月;
d、再用a中20° — 60°山楂酒8500ml与c中储存了 3—12个月的浸泡过的六味山楂药酒调配后,装坛埋入地下3 —12个月取出过滤调配即成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十八味山楂药酒,采用以下技术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a、备料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50°山楂酒1500ml、20° 一 60° 山楂酒 8500ml ; b、包含步骤:将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红枣、桂圆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浸泡在50°山楂酒1500ml中2 —3个月; C、把b中浸泡过的十八味山楂酒进行蒸馏提纯到50° — 60°度后,装坛埋入地下储存3—12个月; d、再用a中20° — 60°山楂酒8500ml与c中储存了 3—12个月的浸泡过的六味山楂药酒调配后,装坛埋入地下3 —12个月取出`过滤调配即成成品。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789146SQ201210416886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李双银 申请人:登封三楂红酒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