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51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的特征是易兴奋,易激惹,易衰竭,常有失眠、头痛、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和情感脆弱等。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 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会诱发疾病。由于忧思郁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致肝气郁结。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气。”起因由情志所伤,肝气郁滞,故见胸闷,两胁胀痛。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故不欲饮食。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故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脾虚心失所养,故心悸健忘,多梦易醒。心伤则阴血不足,阴不敛阳,故失眠。治疗当以疏肝解郁,补养心脾,宁志安神为主运用夜寐舒神剂整体调整,可见奇效。此病多发于青壮年,16 40岁之间多发,两性无差别,以脑力劳动者,青年学生多见。神经衰弱患者病情反复波动,固定持久,可迁延几年或数十年,愈后一般良好。国外已经废弃这一术语,选用心境抑郁性障碍,认为是一种情感障碍,特点是存在普遍的抑郁,对正常正当生活活动缺乏兴趣,时时处处有一种沮丧情绪,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特殊抑郁症。神经衰弱也许从人类起源开始就存在与这个世界了。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是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紧张性头痛这五项。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故,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获茶10_20g,磁石8_15g,远志炎
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_15g,合欢皮10_15g,菌灵芝15_25g,柏子仁
10-15g,当归 15-25 克,熟地 15-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2g,夜交藤10-12g,桑椹子15-18g,获茶10_15g,磁石8_12g,远志炎10_15g,黄芪10-12g,丹参10-15g,酸枣仁10_12g,合欢皮10_12g,菌灵芝15_20g,柏子仁
10-12g,当归15-20 克,熟地 15-20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2-15g,夜交藤12-15g,桑椹子18-20g,获茶15_20g,磁石12_15g,远志炎15-20g,黄芪12-15g,丹参15-20g,酸枣仁12_15g,合欢皮12_15g,菌灵芝20_25g,柏子仁12-15g,当归 20-25 克,熟地 20-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ll_14g,夜交藤ll_14g,桑椹子16-18g,获茶14_16g,磁石10_14g,远志炎12-16g,黄芪12-14g,丹参12-16g,酸枣仁ll_14g,合欢皮12_14g,菌灵芝18_22g,柏子仁
11-14g,当归22-24克,熟地22-24克
本发明方剂,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
本发明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有效率达87.6%,良好为 93. 1%。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方剂为
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获茶10_20g,磁石8_15g,远志炎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_15g,合欢皮10_15g,菌灵芝15_25g,柏子仁10-15g,当归 15-25 克,熟地 15-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0-12g,夜交藤10-12g,桑椹子15-18g,获茶10_15g,磁石8_12g,远志炎10_15g,黄芪10-12g,丹参10-15g,酸枣仁10_12g,合欢皮10_12g,菌灵芝15_20g,柏子仁
10-12g,当归15-20 克,熟地 15-20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2-15g,夜交藤12-15g,桑椹子18-20g,获茶15_20g,磁石12_15g,远志炎15-20g,黄芪12-15g,丹参15-20g,酸枣仁12_15g,合欢皮12_15g,菌灵芝20_25g,柏子仁
12-15g,当归20-25 克,熟地 20-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ll_14g,夜交藤ll_14g,桑椹子16-18g,获茶14_16g,磁石10_14g,远志炎12-16g,黄芪12-14g,丹参12-16g,酸枣仁ll_14g,合欢皮12_14g,菌灵芝18_22g,柏子仁
11-14g,当归22-24克,熟地22-24克
本发明方剂,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
具体举例如下实施例1
鲁某,36岁,男,因家人去世刺激,一段时间内,易疲劳、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失眠、乏力、烦躁、多疑、忧郁、焦虑等,常反复波动。服用如下方剂
五味子15g,夜交藤15g,桑椹子20g,获茶20g,磁石15g,远志炎20g,黄苗15g,丹参20g,酸枣仁15g,合欢皮15g,菌灵芝25g。柏子仁15g,当归25克,熟地25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3个疗程后,头痛,失眠,乏力症状消失,焦虑情绪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
实施例2
张某,32岁,白领,日常生活压力大,常常加班至半夜后又夜不能寐,敏感多疑、急躁,易紧张,且忧郁和焦虑。服用如下方剂
五味子IOg,夜交藤IOg,桑椹子15g,获茶IOg,磁石8g,远志炎IOg,黄苗IOg,丹参IOg,酸枣仁10g,合欢皮10g,菌灵芝15g。柏子仁10g,当归15克,熟地15克。 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头痛,失眠,减轻,忧郁和焦虑情绪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
实施例3
黄某,29岁,工作压力所致,精神差、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等。服用如下方剂
五味子12g,夜交藤12g,桑椹子18g,获茶15g,磁石12g,远志炎15g,黄苗12g,丹参15g,酸枣仁12g,合欢皮12g,菌灵芝20g,柏子仁12g,当归20克,熟地20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5个疗程后,头昏,失眠减轻,情绪趋于稳定,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
实施例4
金某,42岁,家人去世受刺激,常敢心悸,情绪急躁、易发脾气,思消极、悲观和自责情绪大,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服用如下方剂
五味子14g,夜交藤Ilg,桑椹子16g,获茶16g,磁石IOg,远志炎16g,黄苗12g,丹参12g,酸枣仁14g,合欢皮12g,菌灵芝18g。柏子仁14g,当归18克,熟地16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心悸好转,情绪趋于稳定,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
本发明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有效率达87.6%,良好为 93. 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获茶10_20g,磁石8_15g,远志炎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_15g,合欢皮10_15g,菌灵芝15_25g,柏子仁10-15g,当归 15-25 克,熟地 15-25 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0-12g,夜交藤10-12g,桑椹子15-18g,获茶10_15g,磁石8_12g,远志炎10_15g,黄芪10-12g,丹参10-15g,酸枣仁10_12g,合欢皮10_12g,菌灵芝15_20g,柏子仁10-12g,当归15-20 克,熟地 15-20 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12-15g,夜交藤12-15g,桑椹子18-20g,获茶15_20g,磁石12_15g,远志炎15-20g,黄芪12-15g,丹参15-20g,酸枣仁12_15g,合欢皮12_15g,菌灵芝20_25g,柏子仁12-15g,当归 20-25 克,熟地 20-25 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 五味子ll_14g,夜交藤ll_14g,桑椹子16-18g,获茶14_16g,磁石10_14g,远志炎12-16g,黄芪12-14g,丹参12-16g,酸枣仁ll_14g,合欢皮12_14g,菌灵芝18_22g,柏子仁11-14g,当归22-24 克,熟地 22-24 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茯苓10-20g,磁石8-15g,远志炙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15g,合欢皮10-15g,菌灵芝15-25g,柏子仁10-15g,当归15-25克,熟地15-25克。本发明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有效率达87.6%,良好为93.1%。
文档编号A61K33/26GK102988585SQ20121042361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严中明, 张金良, 那静 申请人:严中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