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1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为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疾病,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的肠道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重。慢性结肠炎普遍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目前以西医治疗为主,多以柳氮磺胺吡碇、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菌消炎药,虽有部分疗效,但根治率低,易复发,且其中有些药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副作用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腹痛、腹泻,改善本病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白术10克,陈皮10克,川楝子10克,党参10克,附子10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木香10克,苍术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白芍20克,白头翁25克,甘草6克,黄连6克,肉桂3克。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药理作用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川楝子苦,寒,归肝,心包,小肠,膀胱经。行气,杀虫,止痛。本品苦寒降泄,能疏肝郁、清肝火、除湿热、行气止痛,广泛用于肝郁气滞所致脘腹胁痛、疝气及虫积腹痛。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附子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蹂甓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厚朴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桔梗苦,辛,平。入肺、胃经。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木香气芳香,味甜、苦,稍刺舌。性温,味辛、苦。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腺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苍术辛,苦,温。入脾、胃经。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白头翁味甘苦,有小毒,入大肠、肝、胃经。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紐,血痔。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黄连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中医认为结肠炎大多为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致气机逆乱,湿滞内停,肠腑混浊而下,遂成本病。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本方以川楝子、附子、桔梗消淤止痛,白术、木香、茯苓、陈皮、当归、苍术、黄芪、白芍健脾和胃,党参、甘草温阳益气,黄连、厚朴、白头翁、肉桂去火止泻,诸药配伍,共奏具有消淤止痛、健脾和胃、温阳益气、去火止泻之功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止血止痛,消除脓血便作用。本发明的配方组方合理,疗效较突出,患者在服药二个疗程,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基本消失,月艮用三个疗程,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彻底消失,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本发明共治疗120例,治愈率98. 3% (治愈118例),有效率100%ο典型病例病例I :杨某某,男,45岁,湖南人。患者经常脐周疼痛,左下腹疼痛明显,每天解黏液带血大便及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并伴有肛门坠胀,经肠镜检查患有慢性结肠炎,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腹痛症状消除,每天大便一次,偶尔有稀便现象,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病例2 :李某某,女,38岁,山东人。患者患有慢性结肠炎五年,腹胀、腹痛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大便有下坠感,伴有粘液。经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服用本方中药一个疗程,感觉比以前好多了,偶有饮食不注意,会出现消化不良、稀便现象,也不像以前那样严重。继续服药两个疗程巩固治疗痊愈,至今没复发。病例3 :孙某某,男,52岁,哈尔滨人。患者消瘦面黄,说话无力,长期大便时干时稀、腹痛,大便稀且伴有黏液带血,饮食少而不消化,经检查患有慢性结肠炎,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以上所有症状消失,痊 愈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配方白术10克,陈皮10克,川楝子10克,党参10克,附子10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木香10克,苍术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白芍20克,白头翁25克,甘草6克,黄连6克,肉桂3克。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白术10克, 陈皮10克,川楝子10克,党参10克,附子10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木香10克,苍术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白芍20克,白头翁25克,甘草6克,黄连6克,肉桂3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白术10克,陈皮10克,川楝子10克,党参10克,附子10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木香10克,苍术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白芍20克,白头翁25克,甘草6克,黄连6克,肉桂3克。本发明能够起到消淤止痛、健脾和胃、温阳益气、去火止泻的作用,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用药安全,经济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752GK102920820SQ20121047695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杨文琳 申请人:杨文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