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0517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咽喉炎多发于成人,儿童也可出现,发作时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各型慢性咽喉炎症状大致相似又多种多样,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由于咽后壁通常因咽部慢性炎症造成较粘稠分泌物粘附,以及由于鼻、鼻窦、鼻咽部病变造成夜间张口呼吸,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咽部异物感可表现为频繁吞咽;咽部分泌物少且不易咯出者常表现为习惯性的清嗓子咯痰动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带血。
慢性咽喉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比如,由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所引起;咽部邻近的上呼吸道病变引发;气候及地域环境变化引发;职业因素,如长期大量用声者易引发;此外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胃食道反流、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 肝肾疾病等,也可引发慢性咽喉炎。此外,据研究,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失调、臭鼻肝菌及类白喉杆菌的感染、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均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相关。
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复方硼砂、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 对肥厚性咽喉炎常辅以对咽后壁隆起的淋巴滤泡进行治疗,比如电凝固法、冷冻或激光治疗法等;对萎缩性及干燥性咽喉炎,辅以局部涂抹小剂量碘剂以促进黏膜上皮分泌增加,以及采用碘剂超声雾化治疗;对慢性变异性咽喉炎,辅以抗组胺类含化颗粒或肥大细胞稳定剂,局部或短期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等。
这些治疗方法普遍采用抗生素、激素类西药,大多数情况只能短期内缓解慢性咽喉炎的症状,并不能彻底根治慢性咽喉炎,也正因为这样,慢性咽喉炎作为临床常见频繁复发、难以根治的顽固性炎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及制备方法,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清心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慢性咽喉炎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制成所述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麦冬50 70份生地50 65份熟地45 60份丹皮45 60份
結梗40 55份甘草40 50份沙参40 50份射干35 45份
白芍35 45份赤芍30 40份石斛25 40份女贞子20 30份
南星20 30份枇杷叶15 30份蒲黄15 25份蝉蜕10 25份
玉蝴蝶10 20份乌梅10 20份白薇10 20份杏仁5 18份
制成所述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麦冬55 65份生地55 65份熟地50 60份丹皮50 60份
結梗45 50份甘草45 50份沙参45 50份射干40 45份
白苟40 45份赤苟35 40份石解30 40份女贞子25 30份
南星25 30份枇杷叶20 30份蒲黄20 25份蝉蜕15 25份
玉蝴蝶15 20份乌梅15 20份白薇15 20份杏仁8 15份
制成所述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麦冬60份生地60份熟地55份丹皮52份
桔梗48份甘草48份沙参46份射干42份
白芍42份赤芍38份石斛35份女贞子28份
南星26份枇杷叶25份蒲黄22份蝉蜕20份
玉蝴蝶18份乌梅18份白薇16份杏仁12份
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I)将白芍、赤芍和南星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绍兴黄酒,提取4 6小时,过滤,取液;在剩余的残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提取2 3小时,过滤,取液;合并两次醇取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I. 30 I. 35的稠膏。
(2)将蒲黄用微火炒至酥黄,放凉后研成细末,过120目筛网得细粉,备用。
(3)将麦冬、生地、熟地、丹皮、桔梗、甘草、沙参、射干、石斛、女贞子、枇杷叶、蝉蜕、 玉蝴蝶、乌梅、白薇、杏仁去杂,洗净后晾干,混合均匀后研末,过120目筛网得细粉,备用。
(4)将步骤(I)中制得的稠膏与步骤(2)、步骤(3)中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于 40°C 50°C环境下干燥后,以现代机械制丸工艺制备为直径I. 5 2mm的细小圆粒。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 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名医别录》载“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烦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麦冬含有留体皂甙、胡萝卜素、粘液质、糖类、豆留醇等多种成分,有升高白细胞、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质的产生,有增强正气、加强抗邪作用。
生地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治热病烦渴; 内热消渴;骨蒸劳热;血虚萎黄;眩晕心t季。《日华子本草》载“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 鼻衄,助筋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生地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其提取液含有对人体有好处的多类氨基酸、多类糖类,并且有强心、利尿、降压、降糖、保肝、抑菌、升高血细胞等药理作用。
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 肝肾阴亏;肾虚喘促。《本草汇言》载“久病阴伤,新产血败,在所必需者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可增强GSH-Px活性,降低血清中LPO的含量,提高血浆AD浓度,同时与骨髓造血系统亦有密切相关的作用。
丹皮味辛;苦;性凉;微寒。入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化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痈肿疮毒;风湿热痹。《神农本草经》载 “主寒热,中风瘛疯、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皮有解热、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能有效增强体液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抵制作用。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日华子本草》载“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被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桔梗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I、维生素C等,有祛痰作用,并能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神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痈肿疮毒;缓解含化颗粒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 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本草纲目》载“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沙参含有挥发油、香豆素、淀粉、生物碱、三萜酸、豆甾醇、β -各甾醇,其提取液能有效提高T细胞比值,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延长抗体存在时间,有解热、镇痛、祛痰、平喘功能,增强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功能。
射干味苦;性寒;有毒。入肺;肝经。降火;解毒;散血;消痰。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龙母;痈肿疮毒。《滇南本草》载“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肋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射干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有抑制和延缓作用,能提高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白芍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主治胸胁肋疼痛,泻痢腹痛, 阴虚发热。《别录》载“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 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芍能调节免疫,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有保肝、解痉、镇痛、镇静、抗凉、降温作用,此外还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增强耐缺氧、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Ih痛。主治温毒发斑,吐血卹.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症瘕腹痛;痈肿疮疡。《神农本草经》载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赤芍含有芍药甙、芍药内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芍药吉酮、芍药新甙、胡萝卜甙等多种成分,可使全血■黏度比及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通过钙代谢调节TXA2/PGI2平衡,其水醇提取物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及止痛效果O
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蝉。《本草正》载“益精强阴,壮筋补虚,驱冷癖,却惊悸,定心志,能退火、养阴、除烦、清肺下气,亦Ih消渴热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石斛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显著的免疫激活作用,对白细胞下降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NK细胞的活性,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暈,此外还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女负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补肝肾阴,乌须明目。主治肝肾阴虚;目艮目昏暗;阴虚发热;高尿酸血症。《本草述》载女贞实,固入血海益血,而和气以上荣。”现代医学研究i正明,女贞子内含熊果酸、甘露醇、葡萄糖、脂肪油等多种成分,有强心、利尿和保肝作用,能使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数暈升高,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消炎、镇静及镇痛作用。
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入肺;肝;脾经。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风痰眩晕;咳嗽多痰;痈肿;瘰疬。《本经》载“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痿,拘缓, 利水道。”现代医学研究i正实,南星含有Ξ萜皂甙,安息香酸,淀粉,D-甘露醇和鸟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对多种移植性肿瘤均有杀伤及抑制作用。
枇杷叶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肺;心;胃经。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秽。《滇南本草》载“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 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现代医学研究i正实,枇杷叶所含的苦杏仁甙在下消化道被微生物酶分解出微暈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故有平喘镇咳作用,对角叉菜胶性浮肿有强大抑制作用,所含倍半萜葡萄糖甙和多羟基三萜烯甙可显著降低血■糖。
蒲黄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止血;祛瘀。主治衄血;血淋涩痛;重舌; 口疮;脖耳;阴虚劳嗽;潮热骨蒸;瘰疬。《日华子本草》载“治扑血闷,排脓,疮疗,血气心腹痛,血运血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蒲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cAMP水平,有明显的抗菌、激活免疫系统等功效,此外还有抗菌消炎镇痛镇静作用。
蝉蜕味甘咸件凉。入肺肝经。官散风热诱疹利咽退翳明目袪风Ih痉。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音哑;热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纲目》载“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疗肿毒瘤,大人失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蝉蜕具有明显的抗惊厥、镇静作用,能阻断颈上副交感神经的传导,广泛应用于治疗破伤风、慢性荨麻诊、化脓性中耳炎、血管神经件水肿,此外还有Ih咳嗽,特别是喉痒之咳的作用。
玉蝴蝶味微苦甘件微寒。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牛肌。主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滇南本草》载“定喘,消痰,破蛊积,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讲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玉蝴蝶的种子、筋和皮含有黄芩甙元,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利尿、利胆,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此外其含有的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 ’肾·’胃;大肠经。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症。《纲目》载“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 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乌梅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零乱弧菌和各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澄化血■液,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白薇味苦;咸;性寒。入肺;胃;肝经。清热益阴;解毒疗疮。主治湿热;身热斑疹; 潮热骨蒸;肺热咳嗽;热淋;咽喉肿痛;疮痈肿毒。《本经》载“主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下水气,利阴气,益精。”现代医学研究i正实,白薇含有白薇素,有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解热、利尿等功效。
杏仁味苦;性温;有毒。入肺;脾;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胸痹;耳聋;疳肿胀;挤疮;喉痹;肠燥便秘。《药性论》载“治腹痹不通,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润心肺,益润声气。”现代医学研究i正实,杏仁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含暈,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具有润肺、 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药材君、臣、左、使诸理皆备,药性相适相辅,针对引发慢性咽喉炎的肾虚喘促、血·虚萎黄、骨热烦渴等病因对症下药,有滋阴清热、润肺清心之功效,吸收效果好, 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i正对慢性咽喉炎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I
本发明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暈为
麦冬70S生地65S熟地60S丹皮60S
結梗55g甘草50r沙参50r射干45r
白苟45r赤苟40g石斛40g女贞子30g
南星30g枇杷叶30s蒲黄25s蝉蜕25s
玉蝴蝶20g乌梅20g白薇20g杏仁18g
本发明含化颗粒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I)将白芍、赤芍和南星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绍兴黄酒,提取4 6小时,过滤,取液;在剩余的残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提取2 3小时,过滤,取液;合并两次醇取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I. 30 I. 35的稠膏。
(2)将蒲黄用微火炒至酥黄,放凉后研成细末,过120目筛网得细粉,备用。
(3)将麦冬、生地、黄為地、丹皮、結梗、甘草、沙参、身寸干、石角斗、女岛子、枇杷叶、幡蜆、 玉蝴蝶、乌梅、白薇、杏仁去杂,洗净后晾干,混合均匀后研末,过120目筛网得细粉,备用。
(4)将步骤(I)中制得的稠膏与步骤(2)、步骤(3)中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于 40°C 50°C环境下干燥后,以现代机械制丸工艺制备为盲径I. 5 2mm的细小圆粒。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口含8粒舌底含化,咽喉疼痛难忍或粘痰不易呕出时可加服I 2次,9天为一个疗程,通常I 2个疗程有效,顽症需4 6个疗程有效。
实施例2
本发明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麦冬65g牛地62g熟地60g丹皮60g
結梗50g甘草50g沙参48 R射干45g
白苟45r赤苟40r石斛40r女贞子30g
南星28g枇杷叶28g蒲黄23g蝉蜕22g
玉蝴蝶20g乌梅20g白薇18g杏仁15g
本实施例的含化颗粒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暈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暈为:
耒冬60s 牛地60s 熟地55g丹皮52g
桔棰48g 甘草48g 沙参46g 射干42g
白苟42r_赤苟38r_石斛35r_女贞子28r
南星26g枇杷叶25g 蒲昔22g 蝉蜕20g
玉蝴蝶18g乌梅18g白薇16g杏仁12g
本实施例的含化颗粒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暈与实施例I相同。
临床咨料:
I、病例诜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慢性咽喉炎患者8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鉬40例,其中男件23例,女件17例,年龄22 55岁,平询年龄42. 6岁,病稈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1年,平均6. 3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 58岁, 平均年龄41. 2岁,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7. 6年。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含化颗粒,成人每日3次,每次口服8粒舌底含化,咽喉疼痛难忍或粘痰不易呕出时,加服I 2次,9天为一个疗稈。对照根据诊断出的慢件咽喉炎的类别,分别予以复方硼砂、呋喃西林溶液含漱;局部涂抹小剂量碘剂;抗组胺类含化颗粒或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治疗手段。
3、疗效判定
(I)痊愈咽喉部肿痛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喉干痰净或咳痰轻松目.痰中无血丝。
(2)好转咽喉部肿痛症状明晶减轻,咳痰轻松目.含血丝现象明晶减少。
(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4、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27例,好转9例,无效4例,治愈率68 % ,总有效率90 %。
对照组中治愈8例,好转11例,无效21例,治愈率20% ,总有效率48%。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I、赵XX,男,35岁,职员。该患者一开始是干咳,后来发展成咳嗽,喘气闲难,其家人认为其所患为普通感冒,症状严重时又误认为是支气管炎,整个治疗过程都是按照感冒和支气管炎进行治疗,情况愈发严重。后来来院问诊,诊断为慢性咽喉炎,先期采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初始治疗效果良好,数月后因天气变化较大,复发。经服用本发明所述含化颗粒I个疗程后,自述疼痛现象明显减轻,痰液变清,也容易咳出,痰液中红血丝消失。遵医嘱继续服用本发明所述含化颗粒3个疗程后,喉干痰清,疼痛感完全消失,已痊愈。
2、何XX,女,28岁,中学教师。患者自沭,其所教的每个班级学牛都在50人以上,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听清楚讲课内容,她授课时都尽量放大音量,几乎每天都是扯着嗓子在吼,一天要上四节课,一天下来嗓子就像冒火一样。疼痛难忍时,经常口含金嗓子喉8宝,胖大海药茶杯不离手,几年下来,不但嗓子沙哑,而且经常感到咽喉干燥,有时还咳嗽不止。来院问诊后,嘱其口服本发明所述含化颗粒,一个疗程后复诊,自述症状有所减轻,但因为日常教学工作不能停顿,超负荷用嗓用声情况未能改观,所以仍有间歇性咳嗽及咽喉干燥症状。遵医嘱继续含服本发明所述含化颗粒,每次含化药丸暈由8粒减为5粒,加大服用次数,每次授课后舌底含化一次,每天四次,3个疗程后疼痛感消失,喉干清冽,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麦冬50 70份結梗40 55份白芍35 45份南星20 30份生地50 65份熟地45 60份丹皮45 60份甘草40 50份沙参40 50份射干35 45份赤苟30 40份石斛25 40份女贞子20 30份枇杷叶15 30份蒲黄15 25份蝉蜕10 25份玉蝴蝶10 20份乌梅10 20份白薇10 20份杏仁5 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麦冬55 65份生地55 65份熟地50 60份丹皮50 60份結梗45 50份甘草45 50份沙参45 50份射干40 45份白芍40 45份赤芍35 40份石斛30 40份女贞子25 30份南星25 30份枇杷叶20 30份蒲黄20 25份蝉蜕15 25份玉蝴蝶15 20份乌梅15 20份白薇15 20份杏仁8 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麦冬60份生地60份熟地55份丹皮55份桔梗48份甘草48份沙参46份射干42份白芍42份赤芍38份石斛35份女贞子28份南星26份枇杷叶25份蒲黄22份蝉蜕20份玉蝴蝶18份乌梅18份白薇16份杏仁12份。
4.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白芍、赤芍和南星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绍兴黄酒,提取4 6小时,过滤,取液;在剩余的残渣中再加入两倍量的绍兴黄酒,提取2 3小时,过滤,取液;合并两次醇取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I. 30 I. 35的稠膏。(2)将蒲黄用微火炒至酥黄,放凉后研成细末,过120目筛网得细粉,备用。(3)将麦冬、生地、熟地、丹皮、桔梗、甘草、沙参、射干、石斛、女贞子、枇杷叶、蝶脱、玉蝴蝶、乌梅、白薇、杏仁去杂,洗净后晾干,混合均匀后研末,过120目筛网得细粉,备用。(4)将步骤(I)中制得的稠膏与步骤(2)、步骤(3)中制得的细粉混合均匀,于40°C 50°C环境下干燥后,以现代机械制丸工艺制备为直径I. 5 2_的细小圆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咽喉炎的含化颗粒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含化颗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麦冬50~70份、生地50~65份、熟地45~60份、丹皮45~60份、桔梗40~55份、甘草40~50份、沙参40~50份、射干35~45份、白芍35~45份、赤芍30~40份、石斛25~40份、女贞子20~30份、南星20~30份、枇杷叶15~30份、蒲黄15~25份、蝉蜕10~25份、玉蝴蝶10~20份、乌梅10~20份、白薇10~20份、杏仁5~18份。本发明选用药材符合君臣左使之理,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滋阴清热、润肺清心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慢性咽喉炎治愈率较高。
文档编号A61K36/8984GK102935176SQ20121048401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5日
发明者孟建国, 孟建军, 李秀芬 申请人:孟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