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0610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公知的,90%的牙齿出血的患者是因为口腔中有牙跟炎或者牙周炎。也有因为血友病、臼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牙齿出血,肝上疾病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失常,其他肾炎后期、脾功能亢进也会使牙齿出血。严重的患者甚至在吃食物时都会在食物上留下血迹,从而使患者对饮食心存余悸,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牙齿出血,看似病症不大,日前市场无针对性治疗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和治疗牙齿出血、无副作用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成
白茅根茜草白芨
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0-35份,在将茜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0-35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0-35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O. lg。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其优点是本发明选用的药物组分属天然食用植物药为原料,符合有关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综合作用治疗牙齿出血无任何毒副作用,疗效好,制作方便,价格低廉。本发明所述的白茅根的药效为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曰茅的根茎,又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据文献报道,白茅根中主要含有二脑类、黄酣类、木脂素类、内酷类、糖类、简体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凉血止血,抗菌消炎、清热利尿之功效,它生长于山区,来源广泛,在路边、在荒坡随处可以见到它的踪迹。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本发明所述的茜草的药效为其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止痛,其药理作用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疏通局部血管内血栓,使血管痉挛减轻,进而减少肿胀,渗出,从而达到解毒散结、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而且其药源丰富,不论气血亏损或虚标实者均可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白芨的药效为白芨是兰科多年生划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性微寒,味苦、甘,具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在中药里属止血类药,《本草纲目》指出“白友, 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藉苦气寒,善入肺经;凡肺叶破脶,因热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早生新之妙用也。”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白芨有明显的止血作用,起效快,疗效可靠;实验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治疗作用;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抗菌作用;白芨具有代血浆作用;具有预防肠粘连作用;块茎含有粘液质多糖,具有抗癌作用;白芨胶可用作药用辅料。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实施例1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
白茅根32份茜草34份白芨34份
具体生产方法是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2份,在将茜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4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4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 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O. lg。一日两次,一次一粒,七天为一个疗程。李某,山东曹县桃源镇大寨村人,患牙周炎多年,经多方治疗未效,下门齿齿根红肿,溃烂、出血,自觉热痛,咀嚼时加重,服用本药2天疼痛消失,I周后痊愈,3个月随访无复发。实施例2—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如下
白茅根30份茜草35份白芨35份
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0份,在将茜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5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5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O. lg。一日两次,一次一粒,七天为一个疗程。王某,河南省洛宁县上水乡平峪村人,牙根炎引起牙出血,接触冷、热、酸食物及流食引起牙过敏、口腔异味,服用本药2天出血止住,I周后牙齿反应正常,3个月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成: 白茅根茜草白芨 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0-35份,在将茜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0-35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0-35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O.1g, 一日两次,一次一粒,七天为一个疗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药物制备成胶囊剂。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白茅根32份茜草34份白芨34份 具体生产方法是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2份,在将茜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4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4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O.1g, 一日两次,一次一粒,七天为一个疗程。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白茅根30份茜草35份白芨35份 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0份,在将茜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5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5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O.1g, 一日两次,一次一粒,七天为一个疗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中成药,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成:白茅根、莤草、白芨,将春、秋季采挖的白茅根,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扎把晒干,取30-35份,在将莤草去除杂质,洗净,晒干取30-35份,最后将白芨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取30-35份;分别将上述药物用卫生级铜器或者石器的粉碎机进行研磨,研磨成800目大小的细粉,再将粉末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小胶囊,每粒本发明药的重量为0.1g。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牙齿出血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对治疗牙齿出血无任何毒副作用,疗效好,制作方便,价格低廉。
文档编号A61P1/02GK103007078SQ2012104873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王盘虎 申请人:王盘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