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03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角结膜炎是一种强传染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由腺病毒引起。起病急,症状重,多双眼发病。主要症状有充血、疼痛、畏光并伴有水样分泌物。发病数天后,角膜出现弥散斑点状上皮损害。常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西医常使用静脉注射西地兰或异搏定、乙胺碘吠酮或口服奎尼丁治等,但是副作用很大,且不能根治。本发明药物治疗角结膜炎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刺郎果、地白草、扶桑根、威灵仙、葶苈子、千里光、槐角、木贼、菟丝子、车前子、梅片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刺郎果40-70份、地白草30-50份、扶桑根20-40份、威灵仙20-40份、葶苈子20-40份、千里光20-40份、槐角10-30份、木贼10-30份、菟丝子10-30份、车前子10-30份、梅片10-3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刺郎果50份、地白草40份、扶桑根30份、威灵仙30份、葶苈子30份、千里光30份、槐角20份、木贼20份、菟丝子20份、车前子20份、梅片2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刺郎果苦、辛、平。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痛,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牙周炎,淋巴结炎等症。地白草苦、辛、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咳。疮疡肿毒,眼结膜炎,肺热咳嗽,百日咳,黄疸型肝炎,带状疱疹,水火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等症。扶桑根甘、涩、平。归肝、脾、肺经。调经、利湿、解毒。用于月经不调,崩漏,急性结膜炎,白带,白浊,痈疮肿毒,尿路感染等症。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用于风湿痹痛,诸骨哽咽等。葶苈子辛、苦、寒。归肺、心、肝、胃、膀胱经。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等。千里光味苦,辛,性寒。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槐角苦,寒。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用于痔疮出血,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血热吐紐,白发,肝热目赤,头晕目眩等症。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胆经。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目生云翳,肠风下血,痔血,血痢,妇人月水不断,脱肛等。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用于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池,遗尿等。车前子甘、寒,归肺、肾、肝经。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用于小便淋涩,暑湿泄泻,痰热咳嗽等。梅片辛、苦、凉。归心、肺经。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用于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等。中医认为角结膜炎为外受风邪,引动肝火,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本发明中刺郎果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地白草、扶桑根、威灵仙为臣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的作用;葶苈子、千里光、槐角、木贼、菟丝子、车前子、梅片具有清肝明目、明目退翳的作用。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角结膜炎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发散疫毒、活血通络、疏风退翳之功效,达到治疗角结膜炎的目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8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角结膜炎33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I、一般资料33例患者中,年龄17-65岁,病程多在I周到6个月,平均年龄52岁。2、诊断标准2. I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呈片,胞睑红肿,黑睛可见星翳。耳前或颌下可扪及核。眼沙涩,灼痛,畏光流泪,甚者热泪如汤,或眵多清稀。3、治疗方法3. I处方刺郎果50g、地白草40g、扶桑根30g、威灵仙30g、葶苈子30g、千里光30g、槐角20g、木贼20g、菟丝子20g、车前子20g、梅片20g。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5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 I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或视力恢复至发病前视力);显效视力提高,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或好转,视力无提高;无效视力无提高或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加重。4. 2结果33例患者中,治愈20例(60. 7% ),显效效10例(30. 3%),有效效3例(9% ),无效O例,总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I、王某,男,39岁,右眼红赤,畏光疼痛反复发作月余,诊见右眼红赤,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口苦、头痛时作,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略数。检查白睛红赤,黑睛中央及周边有几个芝麻大小之星点。视力右眼O. 12,左眼1.2,诊为角结膜炎。服药后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眼部红赤稍减退,检查右眼视力增进至O. 8。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2、孙某,女,33岁,双眼红、痛、流泪,现伴有头痛、发热。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双眼睑轻度肿胀,睑结膜充血明显,下睑穹窿部有滤泡形成,左眼角膜有点状炎性浸润,舌质红,苔黄厚腻。服用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每日I剂,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刺郎果40g、地白草30g、扶桑根 20g、威灵仙20g、葶苈子20g、千里光20g、槐角10g、木贼10g、英丝子10g、车前子10g、梅片IO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刺郎果50g、地白草40g、扶桑根30g、威灵仙30g、葶苈子30g、千里光30g、槐角20g、木贼20g、英丝子20g、车前子20g、梅片20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刺郎果70g、地白草50g、扶桑根40g、威灵仙40g、葶苈子40g、千里光40g、槐角30g、木贼30g、英丝子30g、车前子30g、梅片3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刺郎果40-70份、地白草30-50份、扶桑根20-40份、威灵仙20-40份、葶苈子20-40份、千里光20-40份、槐角10-30份、木贼10-30份、菟丝子10-30份、车前子10-30份、梅片10-3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刺郎果50份、地白草40份、扶桑根30份、威灵仙30份、葶苈子30份、千里光30份、槐角20份、木贼20份、菟丝子20份、车前子20份、梅片2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刺郎果、地白草、扶桑根、威灵仙、葶苈子、千里光、槐角、木贼、菟丝子、车前子、梅片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角结膜炎。
文档编号A61K36/86GK102940739SQ2012105051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田昭鸾, 李克英, 杨恒艳, 田秀荣, 赵淑青 申请人:田昭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