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70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众所周知,经崩,多见于子宫功能性出血。主要是指月经不正常,即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简称“功血”。中医称血热崩漏。崩漏因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等导致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 ,非时而下。量多如注者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两者常交替出现。中医治疗本病分两步给药法第一步给予凉血止血、柔肝养血;第二步给予益气补血、引血归源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疗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分两步治疗法,第一步(止血阶段):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生地黄8 12g、地榆炭6 9g、藕节6 9g、三七2 4g、焦桅子6 10g、菌草炭6 8g、白苟6 8g、何首乌6 9g、大率6 Sg、水煎服。第二步(益气补血、引血归源阶段)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党参10 12g、当归6 8g、大率6 8g、西洋参6 9g、五味子2 4g、阿胶6 9g、益母草8 12g、鹿衔草4 6g、何首乌6 9g、桑葚子6 8g、熟地黄6 9g、枸杞子6 9g、获神6 9g、山率仁6 8g水煎服。本发明中药第一步治疗中的生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地榆炭,其性凉清热,味苦沉降,直达下焦,治血热妄行之证,专清下焦血热,用于便血、尿血,崩漏。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子宫出血……。.《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茜草炭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兼瘀者尤宜。焦桅子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可泻三焦之火。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现代研究,具有保肝、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配何首乌、大枣,可增强柔肝养血作用。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以上药物配伍可起到凉血止血、柔肝养血控制病情的效果。
本发明中药第二步治疗中的党参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留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配当归补气、补血,配山枣仁补心。西洋参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本草再新》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生产诸虚。现代研究,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的作用。五味子性温、酸、味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现代研究,具有保护及增强心脏机能、增进智能健全、抗防自由基侵害作用。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月经不调,瘀血腹痛,崩中漏下,痈肿疮疡。《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祛风、解毒。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现代研究,具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保肝、影响内分泌的功能。鹿衔草味甘苦,温。功能主治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外伤出血。桑葚子味甘,性寒。功能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用于久病体虚,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目暗耳鸣,关节不利,肠燥便秘,津亏血少。与何首乌相配可增强效果。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崩漏下血。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能与主治养肝、滋肾、润肺。现代研究,具有保肝、补肾的作用。茯神味甘淡,性平。功能主治益气滋肾,养心安神。 山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以上药物想配伍具有益气补血、引血归源的功效。
以上两步治疗法的药物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治疗经崩的效果。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分两步治疗法,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100%,治愈率98%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 : 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分两步治疗法,第一步(止血阶段)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地黄8 12g、地榆炭6 9g、藕节6 9g、三七2 4g、焦桅子6 10g、菌草炭6 8g、白苟6 8g、大率6 8g、鹿衔草4 水煎服。第二步(益气补血、引血归源阶段)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党参100 12g、当归
6 8g、大率6 8g、西洋参6 9g、五味子2 4g、阿胶6 9g、益母草8 12g、鹿衔草4 6g、何首乌6 9g、熟地黄6 9g、枸杞子6 9g、获神6 9g、山率仁6 8g水煎服。实施例2 :—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分两步治疗法,第一步(止血阶段)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地黄12g、地榆炭8g、藕节9g、三七2g、焦桅子9g、茜草炭6g、白芍Sg、大枣6g水煎服。第二步(益气补血、引血归源阶段)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党参10g、当归6g、大率8g、西洋参6g、五味子3g、阿胶9g、益母草8g、鹿衔草4g、何首乌6g、熟地黄9g、枸杞子9g、获神6g、山率仁6g水煎服。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62例患者,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血热内扰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夹有少量血块。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大量出血可导致气不摄血即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神疲懒言,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头晕心悸,纳呆便溏。舌质淡胖或边有齿印,舌苔薄润,脉芤或细无力。
三、原料药物制备将第一阶段的原料药中的地榆炭,制法是将地榆饮片置于锅内,用大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现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取出,放凉即可;茜草炭、焦桅子制法取净茜草、桅子碾碎,置热锅中,用中火炒焦,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放地上去火气,放凉备用。然后将各阶段的原料药分别水煎服。服药方法成人每日I剂、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
无效阴道流血无变化。五、治疗效果本发明多年来在临床应用,有效率在100%,治愈率在98%以上。六、典型病例I、李XX,女,27岁,2009年12月就诊。主诉月经提前I周,月经量大2天,一天换8-10换卫生巾,经在社区医院给予止血敏注射,仍流血不止。查体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50U/L、血红蛋白8g/L。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第一步治疗用药5剂止血后,第二步治疗用药1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未再复发。2、姜XX,女,34岁,工人。2010年10月就诊,主诉因做化工产品加工,工作特别劳累,月经经常提前来潮,一次比一次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在当地卫生院给予安络血,止血芳酸,仍反复。本次已6天,月经仍量大,流血不止。查体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20U/L、血红蛋白7g/L。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第一步治疗用药7剂止血后,第二步治疗用药15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未再复发。3、丛X,女,20岁,学生。2011年5月就诊。患者因高考,特别紧张,睡眠特别差,伴全身乏力,月经不规律,经常是大量血块,伴有鲜红色流血。查体患者精神状态特别差、面色萎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0U/L、血红蛋白9g/L。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第一步治疗用药6剂止血后,第二步治疗用药1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第一步生地黄8 12g、地榆炭6 9g、藕节6 9g、三七2 4g、焦桅子6 10g、菌草炭6 8g、白苟6 8g、何首乌6 9g、大率6 8g、水煎服。第二步:党参10 12g、当归6 8g、大率6 8g、西洋参6 9g、五味子2 4g、阿胶6 9g、益母草8 12g、鹿衔草4 6g、何首乌6 9g、桑葚子6 8g、熟地黄6 9g、枸杞子6 9g、获神6 9g、山率仁6 8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经崩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第一步生地黄8~12g、地榆炭6~9g、藕节6~9g、三七2~4g、焦栀子6~10g、茜草炭6~8g、白芍6~8g、何首乌6~9g、大枣6~8g、水煎服。第二步党参10~12g、当归6~8g、大枣6~8g、西洋参6~9g、五味子2~4g、阿胶6~9g、益母草8~12g、鹿衔草4~6g、何首乌6~9g、桑葚子6~8g、熟地黄6~9g、枸杞子6~9g、茯神6~9g、山枣仁6~8g。中医治疗本病分两步给药法第一步给予凉血止血、柔肝养血;第二步给予益气补血、引血归源为治则,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15GK102961496SQ2012105276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日
发明者张娜, 尚红美 申请人:张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