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及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加工及药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及治疗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在我国,胃病患者的比例非常高,胃病的主要症状有腹胃腕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尤其胃溃疡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症。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基本相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备中药材,中药材包括生地3份 7份、鳖甲13份 17份、薏仁8份 12份、贝母
13份 17份、海螵蛸13份 17份、焦三仙13份 17份、枳壳13份 17份、砂仁3份 7份、炒白术13份 17份、当归8份 12份、大腹皮8份 12份、木香3份 7份、丹参3份 7份、太子参8份 12份、五味子13份 17份、远志10份 14份、炒率仁8份 12份、炙甘草3份 7份;
煎煮,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煎煮锅内,并向锅内倒入水1454份 1458份进行煎煮,煎煮
I.4 I. 6小时;
过滤并合并滤液,上述中药材煎煮完成后过滤,过滤液待用;再继续向煎煮锅内加入水1272份 1276份并继续煎煮O. 9 I. I小时,时间达到后,再次进行过滤,将此次过滤液与待用的过滤液混合;
浓缩,将上述过滤液合并,并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8 I. 20 ;
滤液浓缩到要求的相对密度后进行搅拌,并缓缓向滤液内加入乙醇,乙醇含量达到65%后,静置24小时;
静置24小时后滤液呈稠膏状,加入成型剂并混合均匀,滴制成丸,治疗胃病的中药即得。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中,中药材的具体配重为生地5份、鳖甲15份、薏仁10份、贝母15份、海螵蛸15份、焦三仙15份、枳壳15份、砂仁5份、炒白术15份、当归10份、大腹皮10份、木香5份、丹参5份、太子参10份、五味子15份、远志12份、炒率仁10份、炙甘草5份。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包括以下中药原料生地3份 7份、鳖甲13份 17份、薏仁8份 12份、贝母13份 17份、海螵蛸13份 17份、焦三仙13份 17份、枳壳13份 17份、砂仁3份 7份、炒白术13份 17份、当归8份 12份、大腹皮8份 12份、木香3份 7份、丹参3份 7份、太子参8份 12份、五味子13份 17份、远志10份
14份、炒枣仁8份 12份、炙甘草3份 7份。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其中药原料的具体重量份为生地5份、鳖甲15份、薏仁10份、贝母15份、海螵蛸15份、焦三仙15份、枳壳15份、砂仁5份、炒白术15份、当归10份、大腹皮10份、木香5份、丹参5份、太子参10份、五味子15份、远志12份、炒率仁10份、炎甘草5份。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是一日三次,每次五丸,每丸重lg。溃疡发生源于胃内攻击性因素与保护因素失衡,其中保护作用的消弱更为重要, 对溃疡的治疗亦注重选用粘膜保护剂。通过本发明制得的胃药主要起健脾益气的作用,使溃疡周边胃粘膜细胞受到胃酸,缺氧炎症等有害刺激,细胞内产生变性聚集的蛋白可致细胞死亡,健脾益气作用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可明显提高溃疡愈合的用,患者临床症状及缓解和消失时间短,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药物,有加速溃疡愈合趋势,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病程。本发明所用药材价格低廉,治疗消化性溃疡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备中药材,中药材包括生地3份 7份、鳖甲13份 17份、薏仁8份 12份、贝母13份 17份、海螵蛸13份 17份、焦三仙13份 17份、枳壳13份 17份、砂仁3份 7份、炒白术13份 17份、当归8份 12份、大腹皮8份 12份、木香3份 7份、丹参3份 7份、太子参8份 12份、五味子13份 17份、远志10份 14份、炒率仁8份 12份、炙甘草3份 7份;
煎煮,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煎煮锅内,并向锅内倒入水1454份 1458份进行煎煮,煎煮
I.4 I. 6小时;
过滤并合并滤液,上述中药材煎煮完成后过滤,过滤液待用;再继续向煎煮锅内加入水1272份 1276份并继续煎煮O. 9 I. I小时,时间达到后,再次进行过滤,将此次过滤液与待用的过滤液混合;
浓缩,将上述过滤液合并,并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8 I. 20 ;
滤液浓缩到要求的密度后进行搅拌,并缓缓向滤液内加入乙醇,乙醇含量达到65%后,静置24小时
静置24小时后滤液呈稠膏状,加入成型剂并混合均匀,滴制成丸,治疗胃病的中药即得。在本实施方式中,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中,中药材的具体配重为生地5份、鳖甲15份、薏仁10份、贝母15份、海螵蛸15份、焦三仙15份、枳壳15份、砂仁5份、炒白术15份、当归10份、大腹皮10份、木香5份、丹参5份、太子参10份、五味子15份、远志12份、炒枣仁10份、炙甘草5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胃病的中药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腕腹胀满、夜卧不安、心悸失眠、津亏血虚之便秘。申请人:对67例病人用药,其中男56例,女11例,男女比例约为5:1,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疗效判断为痊愈,症状体症消失,胃镜复查进入瘢痕期(S) ’好转,症状体症减轻,胃镜复查溃疡面积缩小1/2以上进入愈合期(H);
溃疡发生源于胃内攻击性因素与保护因素失衡,其中保护作用的消弱更为重要,对溃疡的治疗亦注重选用粘膜保护剂。通过本发明制得的胃药主要起健脾益气的作用,使溃疡 周边胃粘膜细胞受到胃酸,缺氧炎症等有害刺激,细胞内产生变性聚集的蛋白可致细胞死亡,健脾益气作用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可明显提高溃疡愈合的用,患者临床症状及缓解和消失时间短,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药物,有加速溃疡愈合趋势,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病程。本发明所用药材价格低廉,治疗消化性溃疡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备中药材,中药材包括生地3份 7份、鳖甲13份 17份、薏仁8份 12份、贝母13份 17份、海螵蛸13份 17份、焦三仙13份 17份、枳壳13份 17份、砂仁3份 7份、炒白术13份 17份、当归8份 12份、大腹皮8份 12份、木香3份 7份、丹参3份 7份、太子参8份 12份、五味子13份 17份、远志10份 14份、炒率仁8份 12份、炙甘草3份 7份; 煎煮,将以上中药材放入煎煮锅内,并向锅内倒入水1454份 1458份进行煎煮,煎煮I. 4 I. 6小时; 过滤并合并滤液,上述中药材煎煮完成后过滤,过滤液待用;再继续向煎煮锅内加入水1272份 1276份并继续煎煮O. 9 I. I小时,时间达到后,再次进行过滤,将此次过滤液与待用的过滤液混合; 浓缩,将上述过滤液合并,并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8 I. 20 ; 滤液浓缩到要求的相对密度后进行搅拌,并缓缓向滤液内加入乙醇,乙醇含量达到65%后,静置24小时; 静置24小时后滤液呈稠膏状,加入成型剂并混合均匀,滴制成丸,治疗胃病的中药即得。
2.如权利要求I所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中药原料的具体重量份为生地5份、鳖甲15份、薏仁10份、贝母15份、海螵蛸15份、焦三仙15份、枳壳15份、砂仁5份、炒白术15份、当归10份、大腹皮10份、木香5份、丹参5份、太子参10份、五味子15份、远志12份、炒率仁10份、炎甘草5份。
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包括以下中药原料生地3份 7份、鳖甲13份 17份、薏仁8份 12份、贝母13份 17份、海螵蛸13份 17份、焦三仙13份 17份、枳壳13份 17份、砂仁3份 7份、炒白术13份 17份、当归8份 12份、大腹皮8份 12份、木香3份 7份、丹参3份 7份、太子参8份 12份、五味子13份 17份、远志10份 14份、炒率仁8份 12份、炎甘草3份 7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原料的具体重量份为生地5份、鳖甲15份、薏仁10份、贝母15份、海螵蛸15份、焦三仙15份、枳壳15份、砂仁5份、炒白术15份、当归10份、大腹皮10份、木香5份、丹参5份、太子参10份、五味子15份、远志12份、炒率仁10份、炎甘草5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煎煮、过滤、浓缩、添加乙醇并沉淀、加入成型剂是药物成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主治胃溃疡,可明显提高溃疡愈合,且所用药材价格比较低廉,治疗消化性溃疡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P1/00GK102935200SQ2012105359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冰, 金海军 申请人:宁夏易欣回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