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

文档序号:822044阅读:38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常用大宗中药材,其性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补骨脂主要含有香豆素和黄酮类,另外还含有单萜酚类、脂类、挥发油、树脂、皂苷、多糖等。关于补骨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较多,但均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主要具有升白、抗肿瘤、抑菌等作用。 补骨脂的传统炮制理论最早见于《雷公炮制论》曰“性本大燥毒”,从而提出了炮制的方法以达解燥毒的目的。后世医药学家对该方法所作的改进,如“盐炒”、“微炒”、“盐水浸炒”、与他药合制等均以去燥毒为目的。《纲目》中对补骨脂的药性理论和炮制原理有较全面的分析,曰“破故纸属水…胡桃属木,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清《得配》曰“恐其性燥,乳拌蒸,胡麻胡桃拌蒸亦可,恐其热入心脏,童便浸蒸”。与疗效相关的有“止泄面炒”、“补肾麻子仁炒”、“暖上焦酒炒蒸,暖肾盐水炒”、“小便无度,肾气虚寒,破固纸酒蒸”、“温腰膝酸痛兴阳固精盐酒炒用”。在临床应用中,“补骨脂”的炮制方法主要为“盐制法”,目前地方性炮制规范中记载盐炙补骨脂的目的主要为引药入肾,增强温补肾脾作用,减低毒性,缓和辛窜温燥之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载了盐炙补骨脂,规定每IOOkg补骨脂,用食盐2kg,照盐炙法(附录II D)至表面黑色或黑褐色,微鼓起。余凌英(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于2010年4月发表的论文补骨脂盐炙原理及相关性研究中,公开了补骨脂100g,加入食盐水50ml (含盐2g),常温下闷润24h,置于150°C的炒制容器中,以40次/分钟翻炒的频率,翻炒lOmin。但以上本草记载和规定都没有对盐炙补骨脂的炮制工艺进行规范。但考虑到盐炙工艺(盐水比例、火炙温度和时间等)会对补骨脂质量的影响,因此规范盐炙补骨脂的炮制工艺至关重要。另外,盐炙补骨脂过程中也出现闷润不够完全的状况。鉴于目前盐炙补骨脂炮制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本发明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中至盐水被补骨脂充分吸收,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4 :10,然后,将闷润后的补骨脂烘干,即得。上述方法中
所述闷润至盐水被补骨脂充分吸收时,闷润时间为1-3小时;所述烘干时,烘干的温度为100-190°C,烘干的时间为30_40min ;所述烘干温度优选为 170-190°Co优选地,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1-4:10,闷润时间为l_3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70-190°C,烘干时间为30-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进一步优选,所述炮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 10,闷润时间为l_3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70-190°C,烘干时间为30-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 10,闷润时间为3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4 :10,闷润时间为l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35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炮制的盐炙补骨脂,所述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分别为1. 944-2. 384mg/g、1. 548-1. 930mg/g,优选为 2. 084-2. 384mg/g、1.652-1. 930mg/go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炮制方法明确了盐水量、闷润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在温度和时间上易于控制和操作,且高效、快捷。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补骨脂的指标性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采用传统方法制备得到的盐炙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最高为1. 903mg/g、l. 526mg/g ;本发明方法提供的盐炙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不少于1. 944mg/g、l. 548mg/g,最高可达 2. 384、1. 930mg/g。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烘干时,物料平铺于闷润容器中,厚度不超过4cm,以便能够均匀烘干,不会因局部物料过厚烘不干,也不会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使得药材烘制过程中变糊。实施例1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1、盐水的制备将盐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0进行配比,制备成盐水,备用;2、在室温下,将补骨脂生品置盐水中闷润,其中补骨脂、盐与水的质量比为25 1 10,闷润Ih ;3、将闷润的补骨脂置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70°C,烘干时间为30min,烘干结
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
实施例2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1、盐水的制备将盐与水按照重量比为1:10进行配比,制备成盐水,备用;2、在室温下,将补骨脂生品置盐水中闷润,其中补骨脂、盐与水的质量比为25 1 10,闷润2h ;3、将闷润的补骨脂置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80°C,烘干时间为35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实施例3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1、盐水的制备将盐与水按照重量比 为1:10进行配比,制备成盐水,备用;2、在室温下,将补骨脂生品置盐水中闷润,其中补骨脂、盐与水的质量比为25 1 10,闷润3h ;3、将闷润的补骨脂置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实施例4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1、盐水的制备将盐与水按照重量比为2 10进行配比,制备成盐水,备用;2、在室温下,将补骨脂生品置盐水中闷润,其中补骨脂、盐与水的质量比为25 2 10,闷润Ih ;3、将闷润的补骨脂置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80°C,烘干时间为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实施例5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1、盐水的制备将盐与水按照重量比为2 10进行配比,制备成盐水,备用;2、在室温下,将补骨脂生品置盐水中闷润,其中补骨脂、盐与水的质量比为25 2 10,闷润2h ;3、将闷润的补骨脂置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3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实施例6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1、盐水的制备将盐与水按照重量比为4 10进行配比,制备成盐水,备用;2、在室温下,将补骨脂生品置盐水中闷润,其中补骨脂、盐与水的质量比为25 4 10,闷润Ih ;3、将闷润的补骨脂置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35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对比例1: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盐炙补骨脂的方法制备,具体制备方法为每IOOkg补骨脂,用食盐2kg,照盐炙法(附录II D)至表面黑色或黑褐色,微鼓起。附录II D所示盐炙方法为取净药材,加盐水搅拌,闷透,置锅内,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对比例2 :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参考余凌英(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于2010年4月发表的论文补骨脂盐炙的方法,具体方法为补骨脂IOOg中,加入食盐水50ml (含盐2g),常温下闷润24h,置于150°C的炒制容器中,以40次/分钟翻炒的频率,翻炒lOmin。实验例1:方法比较对比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炮制方法与药典方法、对比例2 (现有工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表1:盐炙补骨脂药典方法与新炮制方法的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中至盐水被补骨脂充分吸收,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4 :10,然后将闷润后的补骨脂烘干,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闷润至盐水被补骨脂充分吸收时,闷润时间为1-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时,烘干的温度为100-190°C,烘干的时间为 3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温度为170-190°C。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4 :10,闷润时间为l_3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70-190°C,烘干时间为30-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 :10,闷润时间为l_3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70-190°C,烘干时间为30-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盐炙补骨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1 :10,闷润时间为3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40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SP得盐炙补骨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 4 :10,闷润时间为lh,然后将闷润过的补骨脂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烘干时间为35min,烘干结束后,放冷至室温,SP得盐炙补骨脂。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炮制方法制备的盐炙补骨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炙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分别为1. 944-2. 384mg/g、l. 548-1. 930mg/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盐炙补骨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炙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分别为 2. 084-2. 384mg/g、l. 652-1. 930mg/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炙补骨脂的炮制方法,所述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补骨脂与盐水闷润中至盐水被补骨脂充分吸收,补骨脂与盐、水的重量比为251-410,然后,将闷润后的补骨脂烘干,即得。本发明提供的炮制方法明确了盐水量、闷润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在温度和时间上易于控制和操作,且高效、快捷。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006760SQ2012105402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陈士林, 黄林芳, 付娟, 徐宏喜, 杨大坚, 卞兆祥, 陈新滋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