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
偏汗症是指人体半身汗出而另半身无汗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该症主要与营血不足有关。患者因半身汗出,促使皮肤空疏,极易感受风邪。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状表现为:除半身汗出症状外,患者又为半身不遂之体。引起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原因是气阴亏耗,营卫脉络失和、卫外失司等。目前,国内外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中药治疗法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汤剂治疗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中草药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五味子25-30克,黄芪20-25克 ,生地、白芍各13-15克,党参、茯苓、山萸肉各10-12克,麦冬8-10克,大枣、桂枝、甘草各8克。—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五味子、黄芪、生地、白芍、党参、茯苓、山萸肉、麦冬、大枣、桂枝、甘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本发明内服中药里:五味子具有敛汗、涩精作用;黄芪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作用;生地具有清热凉血、润燥生津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敛汗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作用;茯苓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作用;山萸肉具有补肝肾、涩精止泄作用;麦冬具有养阴清热、生津作用;大枣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作用;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作用;甘草具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调和营卫、收敛固表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目的。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禁忌事项:
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五味子25克,黄苗20克,生地、白芍各13克,党参、茯苓、山萸肉各10克,麦冬8克,大枣、桂枝、甘草各8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五味子、黄芪、生地、白芍、党参、茯苓、山萸肉、麦冬、大枣、桂枝、甘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实施例2: —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五味子30克,黄芪25克,生地、白芍各15克,党参、茯苓、山萸肉各12克,麦冬10克,大枣、桂枝、甘草各8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五味子、黄芪、生地、白芍、党参、茯苓、山萸肉、麦冬、大枣、桂枝、甘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 状是否消失。服药8天为I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一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状全部消失;好转一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状部分消失和减轻;无效一服药I个疗程后,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状毫无消失。效果:用该药物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患者16例,治疗I个疗程,其中治愈14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87%,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
刘某,男,70岁,退休职工。2004年10月就诊。患者约在3年前,因犯中风后右侧偏瘫,一直卧床休息,近日来左侧头面、肢体汗出湿冷,以头面部为甚。诊见面色潮红,烦躁不安,语言蹇涩,舌嫩红,苔薄白,脉细涩等。确诊为半身不遂型偏汗症。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先服5剂,汗泄即止,续服3剂后,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五味子25-30克,黄芪20-25克,生地、白芍各13-15克,党参、茯苓、山萸肉各10-12克,麦冬8-10克 ,大枣、桂枝、甘草各8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内服中药,涉及治疗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五味子25-30克,黄芪20-25克,生地、白芍各13-15克,党参、茯苓、山萸肉各10-12克,麦冬8-10克,大枣、桂枝、甘草各8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3202944SQ2012105420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崔春卫 申请人:青岛海诺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