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207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应原疫苗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对于变应原疾病的认识始于“花粉热”,1911年科学家noon和freeman首次利用花粉提取液来治疗花粉热,变应原疾病治疗由此拉开序幕。我国变应原疾病治疗的发展最早为1956年由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庆松教授从美国引进,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中国最重要的秋季型致敏花粉是蒿属(Artemisia)植物花粉,为发展本国的变应原,实现变应原本土化的道路提供依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叶世泰、乔秉善牵头全国数十家医院完成的中国气传致敏花粉调查显示,许多地区夏秋季空气中花粉含量最多的为蒿属花粉。 赵京等在北京地区13 14岁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蒿属花粉敏感者为5. 7%。此后,在我国各地区对蒿属花粉过敏开展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段志坚《呼和浩特市过敏原分布情况及临床分析》中显示呼和浩特市诱导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蒿属花粉。张克生《呼和浩特地区气传与致敏花粉的探讨》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地区的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孟和宝力高《呼和浩特市区秋季过敏性鼻炎人群过敏原检测分析》呼和浩特地区秋季主要过敏原为蒿属植物,艾蒿花粉,对尘螨、粉尘螨过敏者占一定比例。刘光辉《武汉城区花粉症患者主要致敏花粉的研究》;刘光辉、祝绒飞《武汉地区蒿属花粉分布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蒿属花粉是武汉城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之一。杨炯《武昌地区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调查》蒿属花粉为本地区夏秋季主要致敏花粉。董尚雄《湖北省荆门地区气传花粉与过敏性哮喘相关性》荆门市主要秋季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张宏誉《北京市气传蒿属花粉浓度调查》北京地区在蒿属花粉临床季节内,日平均浓度在100g/m3。赵艳《阿罗格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病原诊断中的应用》蒿属花粉为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过敏原。曹绥平《变态反应性疾病201例致敏原分析》陕西省榆林地区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西安医科大学二附院呼吸内科《西安地区气传花粉动态的初步调查》西安地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魏秀兰《山西省1298例次变应原测定结果分析》:蒿属花粉为山西地区儿童哮喘变态反应原主要因素。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李国琴《大同地区240例花粉症抗原皮试及临床分析》大同地区致敏花粉源中蒿属花粉居首。军区兰州总医院变态反应室张兴勇《兰州地区224例变应性鼻炎皮试结果分析》;《兰州地区87例花粉症分析》;《空军某部群发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调查报告》;兰州军区医院胸内科陈琳《兰州地区气传花粉初步调查》兰州地区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洛阳市区360例花粉症患者变应原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变态反应室,洛阳地区秋季诱导花粉症和哮喘症状的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十九冶医院贺鸿珍《马鞍山地区100例过敏性鼻炎病人的抗原及脱敏疗效观察》马鞍山地区过敏性鼻炎致敏原主要吸入物为室内尘土、粉尘螨、蒿属花粉囊与多价霉菌。孙娟《气传致敏花粉区域性调查现状》我国八大地区均有蒿属花粉过敏。·李全文《山东省三市空气中气传及致敏花粉调查》山东省济南、潍坊和烟台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以上蒿属花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蒿属花粉过敏广泛分布我国各个地区,在北方地区蒿属花粉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主要致病因素。蒿属(Artemisia)植物为1_2年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常具浓烈香气,多有根状颈和营养枝。茎多直立,部分丛生状,有明显纵棱;植物常被绒毛;叶互生,绝大部分羽毛状分裂;头状花序小,基部常有小苞片;花异性,边缘花雌性,中央花两性。蒿属的花粉特征具有高度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少数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其产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北美洲和欧洲主要过敏的蒿属花粉为艾蒿花粉,我国蒿属花粉包括186种及44个变种,遍布全国,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华东、华中、华南略少,多生于荒坡、旷野及路旁。我国蒿属花粉分布最广,临床上已证实导致人过敏的花粉包括三种艾蒿花粉(Artemisia argyi Levi, et Vant)、大杆蒿花粉(Artemisiasieversiana Wild)、黄花蒿花粉(Artemisiaannua L)。协和医院变应制剂室制备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在国内各地数百家医院使用了几十年,有效的抑制了我国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向过敏性哮喘的转变,有效的减轻了我国蒿属花粉过敏性病人哮喘的症状。2011年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在蒿属花粉传播季节(7月-10月)开展了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蒿属花粉过敏的病人同时点刺艾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此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三种蒿属花粉存在交叉过敏,虽然不同病人对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反应程度存在差异性。在我国还存在不同种类的蒿属花粉,现尚没有报道证明其它蒿属花粉是否致人过敏。按蒿属花粉分布范围的广泛性,我国蒿属花粉最主要的为黄花蒿花粉、大籽蒿花粉、艾蒿花粉(见《中国气传花粉和植物彩色图谱》)。其它蒿属花粉相比此三种蒿属花粉,分布范围和生长能力相对比较小,再者蒿属花粉过敏存在交叉免疫原性,黄花蒿花粉、大籽蒿花粉、艾蒿花粉分布广泛,花粉原料更易于收集,因此这三种蒿属花粉是制备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的合适的原料选择。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制剂室生产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和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已证明安全有效,欧洲和北美洲的艾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已证明安全有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沙漠的绿化推进,在内蒙古和陕西一带,黑沙蒿和白沙蒿生长泛滥。结合我国蒿属花粉过敏的流行病学,黄花蒿花粉、大籽蒿花粉、艾蒿花粉、黑沙蒿花粉、白沙蒿花粉制备蒿属花粉变应原联合疫苗比单一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更有效,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联合疫苗更合适我国蒿属花粉过敏患者的需求,相比单一的蒿属花粉变应原单一疫苗,能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目前变应原特异免疫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皮下注射给药免疫治疗 和舌下给药免疫治疗。皮下注射给药免疫治疗已有100年的历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被得到证明。上世纪90年代初,变应原舌下滴剂疫苗诞生,1998年,WHO宣布了变应原舌下滴剂疫苗安全和有效。本世纪初,舌下滴剂变应原疫苗广泛用于欧洲、南美洲、澳洲、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舌下滴剂变应原疫苗相比皮下注射给药变应原疫苗,更安全,患者可以自行回家用药,患者依从性好,易于接受这种治疗方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中,儿童患者占很大比例,对于儿童群体患者,舌下免疫滴剂变应原疫苗,患者依从性更好,容易接受这种治疗方式。然而,舌下滴剂疫苗的一个缺点是,每次滴入的剂量难以控制,给药量不精确,差异较大,制备变应原疫苗含片相对于舌下滴剂更稳定,能实现均一化给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所述疫苗包含五种致敏蒿属花粉的变应原,五种致敏蒿属植物为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i, et Vant)、黑沙蒿(A.ordosica krasch)和白沙蒿(A. sphaerocep hala krasch)。前述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五种致敏蒿属花粉的变应原活性比优选为I I I I I O上述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收集五种蒿属花粉,分别过200 300目筛除去花粉中的灰尘等杂质,并对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及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2 )除杂后的花粉连续用丙酮浸泡搅拌脱脂,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3)取脱脂后的花粉分别以1:10 50 (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4°C搅拌4 24h。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依次经8 u m、0. 8 u m、0. 45 u m和0. 22 u m滤膜过滤。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滤膜衡滤,直至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率与超滤所用缓冲液一致,即得各变应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后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由上述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前述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1% ~ 20%
甘露醇20%~80%
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1% ~ 20%
无水硅胶1% ~ 5%
微晶纤维素1% ~ 20%
硬脂酸镁1°/。~5%
水合乳糖1%~10%。其中,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甘露醇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无水硅胶微晶纤维 素硬脂酸镁水合乳糖的重量比优选为1:5:1:0. 02:0. 1:0. 05:0. 01。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收集五种蒿属花粉,分别过200 300目筛除去花粉中的灰尘等杂质,并对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及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2 )除杂后的花粉连续用丙酮浸泡搅拌脱脂,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3)取脱脂后的花粉分别以1:10 50 (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4°C搅拌4 24h。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依次经8 u m、0. 8 u m、0. 45 u m和0. 22 u m滤膜过滤。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滤膜衡滤,直至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率与超滤所用缓冲液一致,即得各变应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后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7)向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中添加甘露醇后冻干。8)将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后的粉末与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无水硅胶、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及水合乳糖按比例混合后压片,真空包装即得。本发明提供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包括三个浓度规格50000AU/片、5000AU/片、500AU/片。在使用过程中包括剂量递增和维持剂量两个阶段。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所述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及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蒿属花粉过敏介导的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所述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是从大籽蒿花粉中分离获得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所述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是从黄花蒿花粉中分离获得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所述的艾蒿花粉变应原是从艾蒿花粉中分离获得的艾蒿花粉变应原,所述的黑沙蒿花粉变应原是从黑沙蒿花粉中分离获得的艾蒿花粉变应原,所述的白沙蒿蒿花粉变应原是从白沙蒿花粉中分离获得的白沙蒿花粉变应原。本发明制备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所选用的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黑沙蒿花粉变应原和白沙蒿花粉变应原是我国主要致敏的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其有效性高于单一的蒿属花粉变应原。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联合的疫苗囊括了我国致敏蒿属花粉的主要变应原。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相对变应原疫苗舌下滴剂更便于运输,贮存稳定,每次给药剂量相一致,提高了使用的有效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实施例1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的制备(50000AU/片)分别制备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大籽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黑沙蒿花粉变应原和白沙蒿花粉变应原原液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收集五种蒿属花粉,分别过200 300目筛除去花粉中的灰尘等杂质,并对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及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除杂后的花粉连续用丙酮浸泡搅拌脱脂,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称取脱脂后的五种蒿属花粉花粉各IOOg以投料比1:25 (g :mL)加入5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4°C搅拌24h。将所得溶液用8 ii m滤膜过滤,再将滤液依次经0. 8 y m、0. 45 u m、 0. 22 y m滤膜过滤。所得滤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滤膜衡滤,直至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与超滤用缓冲液一致,即得各变应原疫苗原液。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按活性比1:1:1:1:1混合后添加4%甘露醇冻干,冻干后的粉末(即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粉),每克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100,0000AU。按以下配方将原辅料混合
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粉 835.65g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139.28g
无水硅肢2.1%
微晶纤维素13.93g
硬脂酸镁6.96g
水合乳糖1.39g以上原辅料混合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直接压片法制的蒿属花粉变应原舌下含片疫苗10000片,每片0.1g (含蒿属花粉变应原50000AU)。实施例2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的制备(5000AU/片)按照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大籽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黑沙蒿花粉变应原和白沙蒿花粉变应原原液,按活性比1:1:1:1:1混合后添加4%甘露醇冻干,冻干后的粉末(即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粉),每克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100000AU。按以下配方将原辅料混合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粉835.65g
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139.28g
无水硅胶2.79g
微晶纤维素13.93g
硬脂酸镁6.96g 水合乳糖1.39g以上原辅料混合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直接压片法制的蒿属花粉变应原舌下含片疫苗10000片,每片0.1g (含蒿属花粉变应原5000AU)。实施例3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的制备(500AU/片)按照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大籽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黑沙蒿花粉变应原和白沙蒿花粉变应原原液,按活性比1:1:1:1:1混合后添加4%甘露醇冻干,冻干后的粉末(即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粉),每克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10000AU。按以下配方将原辅料混合
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粉 835.65g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139.28g
无水桂胶2.79g
微晶纤维素13.93g
硬脂酸镁6.96g
水合乳糖1.39g以上原辅料混合后,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直接压片法制的蒿属花粉变应原舌下含片疫苗10000片,每片0.1g (含蒿属花粉变应原500AU)。实施例4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药效学中的协同作用1.1动物致敏参考HsiueTR等人,Int Arch Allergy Immuol 1997; 112 (3) : 295-302 中描述的方法,将20mg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黑沙蒿花粉变应原、白沙蒿花粉变应原混合溶液吸附到1%A1 (OH)3凝胶上,给豚鼠皮下注射0. 5ml,另将20mg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溶于0. 1%A1 (OH)3凝胶上,给同一豚鼠腹腔注射0.5ml。每间隔10天重复致敏I次,共3次。1. 2给药方式试验组共分为8组正常组、对照组、五种蒿属花粉混合变应原给药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艾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黑沙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白沙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正常组在试验期间不给药,对照组为变应原溶媒。五种蒿属花粉混合变应原酪氨酸佐剂疫苗的规格(实施例3):1000AU/ml (4号)、100AU/ml (3号)、10AU/ml (2 号)、lAU/ml (I 号)。酪氨酸佐剂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疫苗、酪氨酸佐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疫苗、酪氨酸佐剂艾蒿花粉变应原疫苗、酪氨酸佐剂黑沙蒿花粉变应原疫苗、酪氨酸白沙蒿花粉变应原疫苗规格1000AU/ml (4 号)、100AU/ml (3 号)、10AU/ml (2 号)、lAU/ml (I 号)。每组清洁级致敏豚鼠10只。用量每组豚鼠皮下注射,每周注射一次,总共给药时间为6个月。I号药第I
4周,每周分别注射 O.1ml、0· 2ml、0. 4ml、0. 8ml。2号药5 8周,每周分别注射O. lml、0. 2ml、0.4ml、0.8ml。3号药第9 12周,每周分别注射O.1mUO. 2ml,O. 4ml,O. 8ml。4号药第13 16周,每周分别注射O. 1ml、 O.2ml、0. 4ml、0. 8ml。从第17周开始,每周注射4号药Iml,至试验结束。1. 3药效学评价在给药结束后,每组豚鼠分别在不同位置皮下注射O. 5mll00AU/ml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艾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黑沙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白沙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测量每只豚鼠不同注射部位产生的风团和红斑的直径(长轴直径和短轴直径的平均值),计算每组豚鼠每种花粉变应原风团和红斑直径的算术平均数。结果见表I。表I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协同药效学评价
组别风团和红斑直径(mm)
大抒蒿花粉黄花蒿花粉艾蒿花粉黑沙蒿花粉白沙蒿花粉
正常组31363334
对照组3235343335
给药 I 组1315141316
给药 2 组1526272524
给药 3 组2512252624
给药 4 组232414.4V
给药 5 經2425261422
给药 6 组_26_26_24_21_IJ_注给药I组为酪氨酸佐剂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混合疫苗;给药2组为酪氨酸佐剂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疫大籽蒿花粉疫苗;给药3组为酪氨酸佐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疫苗;给药4组酪氨酸佐剂艾蒿花粉变应原疫苗;给药5组酪氨酸佐剂黑沙蒿花粉变应原疫苗;给药6组酪氨酸佐剂白沙蒿花粉变应原疫苗。
从表I可知单一酪氨酸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对应蒿属花粉过敏程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其他四种蒿属花粉过敏程度,但是单一酪氨酸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相对五种蒿属花粉混合变应原疫苗,其对其它四种蒿属花粉过敏的治疗的有效程度不如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混合酪氨酸疫苗(P < 0.01)。通过此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存在交叉性,但也存在差异性,五种蒿属花粉变应原联合疫苗的有效性高于单一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实施例5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活性的检测蒿属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疫苗活性检测使用UniCAP采用RAST竞争性抑制实验的方法。将50000AU/片、5000AU/片、500AU/片各取10片,用生理盐水溶解,3个规格的成品和内部参考品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 10_2、10_3、10_4、10_5共5个浓度,然后和100 μ I等量血清混合,37°C孵育60min,然后对艾蒿花粉变应原immunoCAP上机检测,计算抑制率, 以稀释度1/10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百分抑制率为纵坐标,计算50%抑制率时的稀释度。通过50%抑制率的稀释度与内部参考品相比,计算出活性(AU)。结果见表2。表2三批样品活性值
_活性(AU/片)_
抵号_ 500005000500
201006001560005100550
201007001520005250^20
201008001_50100_5050_510_实施例6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稳定性的考察本实验通过三批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在2_8°C放置,3月、6月、9月、12月、18月活性的变化,考察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舌下含片的稳定性(表3-表5)。表3201006001批稳定性实验数据
活性(AU/片)
时间__500005000500
3 月520005480550
O )51000^OO心、
9 月505005150518
12 月490004990495
IS_40000_4^0U_47、表4201007001批稳定性实验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包含五种致敏蒿属花粉的变应原, 五种致敏蒿属植物为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 Willd)、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艾蒿(Artemisia argyiLevl. et Vant)、黑沙蒿(A. ordosica krasch)和白沙蒿(A. sphaerocephala kras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五种致敏蒿属花粉的变应原活性比为1:1:1:1:1ο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五种蒿属花粉,分别过200 300目筛除去花粉中的杂质;2)除杂后的花粉用丙酮浸泡,搅拌脱脂,干燥;3)将脱脂后的花粉分别以1:10 50(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4°C搅拌4 24h ;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依次经8μ m、0. 8 μ m、0. 45 μ m和0. 22 μ m滤膜过滤;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滤膜衡滤,直至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率与超滤所用缓冲液一致,即得各变应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后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
4.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片,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20%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甘露醇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无水硅胶20% ~ 80%1%~20%1% ~ 5%..甜 5T 來系I % ~ 20%硬脂酸镁1%~5%水合乳糖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片,其特征在于,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甘露醇 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无水硅胶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水合乳糖的重量比为 1:5:1:0. 02:0. 1:0. 05:0. 01。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五种蒿属花粉,分别过200 300目筛除去花粉中的杂质;2)除杂后的花粉用丙酮浸泡,搅拌脱脂,干燥;3)将脱脂后的花粉分别以1:10 50(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中,4°C搅拌4 24h ;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依次经8μ m、O. 8 μ m、O. 45 μ m和O. 22 μ m滤膜过滤;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滤膜衡滤,直至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率与超滤所用缓冲液一致,即得各变应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后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7)向 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中添加甘露醇后冻干;8)将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冻干后的粉末与交联羟甲基纤维素钠、无水硅胶、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及水合乳糖按比例混合后压片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片是将五种致敏蒿属花粉的变应原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后制备而成。五种致敏蒿属植物为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黑沙蒿(A.ordosica krasch)和白沙蒿(A.sphaerocep hala krasch)。本发明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囊括了中国主要致敏的五种蒿属花粉的变应原,相比单一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更有效,且舌下含片相对舌下滴剂更稳定,给药剂量更准确。
文档编号A61P37/08GK102988979SQ2012105415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白彩明, 姜敏, 裴潇竹, 汤承祁, 牛占坡, 马博晨 申请人: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