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468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包括活性组分青黛、西洋参、蜂房、三七、人工牛黄、雄黄及辅料。本发明中青黛、蜂房、雄黄、人工牛黄功能清热解毒,且雄黄能燥湿祛痰;三七,功能散瘀止血,兼能生血;西洋参,益气培脾,生化气血,养阴清火,润燥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祛瘀止血之功。本方用药简练,配伍精妙;可有效杀灭白血病细胞,提高临床有效率,迅速治疗白血病发病期出现的贫血、发热、出血、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促进患者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也可合并放化疗治疗白血病,显著提高放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放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各类型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白血病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化学毒物(苯等)或药物、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近年来,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导致白血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权威部门统计,白血病现有病例280万例,发病率约3人/10万。
[0003]白血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欠佳。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放化疗和骨髓移植等,但放化疗副作用很大,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御白血病的能力,尤其是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正常骨髓细胞系统,使化疗无法继续进行,严重的出血、感染丧失治疗手段,导致病人死亡;骨髓移植由于骨髓源困难,配型相合者只占直系亲属的1/4,成功率仅为30~40 %,移植并发症多,5年内复发率高达70 %,加重了患者痛苦,而且价格昂贵,给患者和政府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各类型急、慢性白血病的综合治疗,有效杀灭白血病细胞,提高临床有效率,迅速治疗白血病发病期出现的贫血、发热、出血、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促`进患者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也可合并放化疗治疗白血病,显著提高放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放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药物。
[0005]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其活性组分为:青黛6000~7000份、西洋参4000~5000份、蜂房2000~3000份、三七1600~2500份、人工牛黄500~800份、雄黄200~500份。
[0007]进一步地,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其活性组分优选为:青黛6500~6800份、西洋参4200~4500份、蜂房2500~2800份、三七1900~2000份、人工牛黄600~700份、雄黄300~400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其活性组分优选为:青黛6640份、西洋参4316份、蜂房2656份、三七1992份、人工牛黄664份、雄黄332份。
[0009]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制成片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0010]进一步地,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剂型优选为丸剂。
[001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I)将青黛、西洋参、蜂房、三七、人工牛黄、雄黄拣净杂质、分别炮制合格;
[0013]2)将炮制合格的青黛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雄黄用水飞法制成为极细粉,80°C干燥,粉碎,过150目筛;人工牛黄研细,过100目筛;西洋参、蜂房、三七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充分混匀备用;
[0014]3)将检验合格的蜂蜜用蒸汽夹层锅加热升温至116°C _118°C,炼制成中蜜,相对密度1.37-1.40 (700C ),冷却至400C _50°C时,得炼蜜备用;
[0015]4)将所得炼蜜加入步骤(2)制成的药粉中,制成小蜜丸,即得。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药粉混匀步骤如下:先将雄黄和人工牛黄研磨混匀,过80目筛,再将此二味用等量递增法与青黛混匀,再与西洋参、蜂房、三七的细粉混匀。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每100g药粉加炼蜜50_60g。
[0018]中医药理论认为,白血病之发,或因正气不足,或因热毒侵袭,伤及营阴,气血不足,或因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故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由于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故在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按中医阴阳学说论之,白血病发病之根本原因,为体内阴有所伤,外因诱导发病。其最常见病理因素,多系正气不足,热毒侵袭。因为热毒炽盛,而见高热难退;热入营血,耗血动血,则见出血;热毒扰神闭窍引动肝风,可见神昏谵语、抽搐等症;热毒瘀阻气血壅塞脏腑,则见微积(肝脾肿大);热毒流注骨及关节,而致骨、关节疼痛;热炼津液为痰,而成痰核,热毒内伏骨髓,耗灼精血,而致贫血虚损。可见,本病病机关键系热毒炽盛,气阴不足所致,故对其治疗当遵循亲热解毒,益气养阴之大法,佐以祛瘀止血。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正是根据这一中医药理论,在长期大量临床医疗实践经验 的基础上,参照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0019]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处方由青黛、西洋参、蜂房、三七、人工牛黄、雄黄组成。
[0020]方中青黛,性寒味咸,归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临床常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等。《要药分剂》谓其能“除热解毒,兼能凉血”,《纲目》说其能“去吐血,咯血,斑疮”,《本经逢原》说其“治温毒发斑”。本方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针对本病病机关键热毒炽盛而设,是方中君药。
[0021]方中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肾、胃经,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能,主治气虚阴亏火旺,虚热烦倦,内热消渴,《药性考》说其“补阴退热”、《本草再新》言其“治失血,劳伤”、张秉成《本草便读》曰其“益气培脾”、《衷中参西录》说其“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中国药用植物志》言其“补血,强壮”。可见西洋参在方中益气培脾,使气血生化有源,且能养阴清火,辅助君药以增清热解毒之效,在方中用为臣药。蜂房,性平,味甘,功能攻毒,止痛。此二味或助君药以增强益气养阴之效,或助君药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在方中共为臣药。
[0022]三七功能散瘀止血,擅治各种出血之症,如《纲目》记载其能“止血,散血......亦主
吐血,衄血,下血……”、《医便》说其能“ 专治血”、《本草新编》曰其能“止血兼补虚”、《玉楸药解》又记载其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宦游笔记》又说其能“补血第一”、《岭南采药录》再次强调其能“能去瘀生新”。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临床常用于热毒壅盛之症;雄黄,性温,味辛,功能解毒杀虫,燥湿祛痰。以上三味在方中或增强君臣药清热解毒之力,或增强君臣药补血和营之功,或佐君臣药针对本病常见出血症状而设,或佐他药寒凉之性,在方中共为佐药。
[0023]纵观该方,青黛、蜂房、雄黄、人工牛黄功能清热解毒,且雄黄能燥湿祛痰,针对本病病理产物而设;三七,功能散瘀止血,兼能生血;西洋参,益气培脾,生化气血,养阴清火,润燥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祛瘀止血之功。总之该方用药简练,配伍精妙,针对病机关键而设。
[0024]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白血病所致气血两虚的患者采用扶正补虚治疗,不近能够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而且能够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强和巩固疗效,在白血病化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还表明,许多清热解毒药都具有抗癌细胞作用,可与化疗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同时尚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防治化疗中常易出现的感染倾向,且方中雄黄含砷,现代研究表明其对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而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骨髓造血,调节免疫机能。如方中三七即具有生血作用,能促进骨髓造血,且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有些活血化瘀药还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杀作用,同时也能使化疗药物容易到达病灶所在,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均为重量份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26]应用实施例一
[0027]实施例1
[0028]取青黛6640份、西洋参4316份、蜂房2656份、三七1992份、人工牛黄664份、雄黄332份拣净杂质、炮制`合格;青黛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雄黄用水飞法制成为极细粉,80°C干燥,粉碎,过150目筛;人工牛黄研细,过100目筛;其余西洋参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混合时先将雄黄和人工牛黄研磨混匀,过80目筛,再将此二味用等量递增法与青黛混匀,再与西洋参等三味的细粉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50-60g制成小蜜丸(每10丸重2.5g),包装,即得。
[0029]实施例2
[0030]青黛6200份、西洋参4550份、蜂房2800份、三七2000份、人工牛黄800份、雄黄250 份。
[003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2]实施例3
[0033]青黛6800份、西洋参4000份、蜂房2352份、三七1950份、人工牛黄560份、雄黄350 份。
[0034]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5]实施例4
[0036]青黛6540份、西洋参4260份、蜂房2550份、三七2100份、人工牛黄700份、雄黄300 份。
[003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38]实施例5
[0039]青黛6600份、西洋参4500份、蜂房2600份、三七2000份、人工牛黄655份、雄黄385 份。
[004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1]应用实施例二
[0042]实施例6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0043]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按30.0%的浓度及0.3ml/10g的给药容量,24小时给ICR小鼠灌胃2次,小鼠无死亡,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最大受试药物量为18.0g/kg.bw,为临床人拟用量的120倍。
[0044]目的:24小时内给药2次,观察小鼠接受过量的健脾生血丸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0045]1、试验条件
[0046]1.1动物品系:ICR小鼠体重18~21g,早^各半,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陕医动字第08-24号,实验前饲养I周,选行为活动、饮食、精神状况正常的小鼠进行实验。
[0047]1.2饲养管理:室温20_24°C,相对湿度40% _70%,光照8小时/日,排风扇通风2次/日,每次I小时,早?分笼饲养,水(自来水)自由摄取,符合GB14925-94,合格证号为医动字08-23号,饲料为`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8-22号。
[0048]1.3受试药物:
[0049]1.3.1受试药物: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
[0050]1.3.2来源: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0051]1.3.3 含量:每丸重 0.25g。
[0052]1.3.4临床人用量:每日3次,每次8-12丸。
[0053]体重按60kg计,每公斤体重服药量0.15g。试验时将药粉用去离子水作溶剂,配成30.096浓度(能灌胃的最大浓度)。
[0054]2、试验方法
[0055]2.1预试:取ICR小鼠9只,体重17_20g,给药前禁食6小时,分3组,剂量分别为30.0%浓度 0.3ml/10g.bw, 0.2ml/10g.bw, 0.lml/lOg.bw, 24 小时内灌药 2 次,给药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见小鼠活动自如,进食、饮水正常,大便呈湿润颗粒状,3个剂量小鼠72小时内无I只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提示本品难以测出LD50,故选择本品30.0%浓度
0.3ml/10g.bw进行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
[0056]2.2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取小鼠40只,早?各半,体重18_21g,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给药前禁食6小时,以30%浓度的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悬液24小时内2次灌药,给药0.3ml/10g.bw,连续观察一周,详细记录小鼠行为活动、状态、饮食、大小便及毛色、分泌物等。
[0057]3、试验结果
[0058]第2次灌胃后16小时有I只?小鼠死亡,解剖所见:肠管胀气,小肠有小出血点,胸腔,腹腔未见异常液体,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未见颜色、形态异常,没有出血点或其它病理改变,胃粘膜颜色红润,无出血点或溃疡。
[0059]给药组其它小鼠外观体征未见异常,活动自如,进食、饮水均正常,粪便呈湿润颗粒状,皮毛光洁,口、鼻、眼及肛门清洁无分泌物,连续观察二周,体重有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给药前体重、第4日、第8日、第14日体重见表1,给药组小鼠全部存活,无明显中毒反应,解剖所见:胸腔,腹腔未见异常液体,肠管未见胀气,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未见颜色、形态异常,没育出血点或其它病理改变,胃粘膜颜色红润,无出血点或溃疡,尸检无异常。
[0060]表1小鼠给药后体重变化
[006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其活性组分为:青黛6000~7000份、西洋参4000~5000份、蜂房2000~3000份、三七1600~2500份、人工牛黄500~800份、雄黄200~5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活性组分为:青黛6500~6800份、西洋参4200~4500份、蜂房2500~2800份、三七1900~2000份、人工牛黄600~700份、雄黄300~4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活性组分为:青黛6640份、西洋参4316份、蜂房2656份、三七1992份、人工牛黄664份、雄黄332 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制成片剂、丸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制成丸剂。
6.—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青黛、西洋参、蜂房、三七、人工牛黄、雄黄拣净杂质、分别炮制合格; 2)将炮制合格的青黛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雄黄用水飞法制成为极细粉,80°C干燥,粉碎,过150目筛;人工牛黄研细,过100目筛;西洋参、蜂房、三七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充分混匀备用; 3)将检验合格的蜂蜜用蒸汽夹层锅加热升温至116°C_118°C,炼制成中蜜,相对密度1.37-1.40 (700C ),冷却至400C _50°C时,得炼蜜备用; 4)将所得炼蜜加入步骤(2)制成的药粉中,制成小蜜丸,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药粉混匀步骤如下:先将雄黄和人工牛黄研磨混匀,过80目筛,再将此二味用等量递增法与青黛混匀,再与西洋参、蜂房、三七的细粉混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每100g药粉加炼蜜50-60g。
【文档编号】A61K35/413GK103860660SQ20121054440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郝其军 申请人: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