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5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生石膏20~30份;黄芩20~30份;连翘20~30份;大力子20~30份;防风20~30份;荆芥15~25份;蝉蜕15~25份;枳壳15~20份;白芷20~30份;栀子20~30份;菊花15~25份;当归25~35份;白蒺藜10~20份;细辛10~20份;白术20~30份;忍冬藤10~20份;铁扁担10~20份;犁壁藤15~25份;凤仙花10~20份;加水1800份,熬煮3次,装瓶高温灭菌备用。以生石膏、黄芩为君;以连翘、大力子、防风、荆芥为臣;以蝉蜕、枳壳、白芷、栀子、菊花、当归为佐;以白蒺藜、细辛、白术、忍冬藤、铁扁担、犁壁藤、凤仙花为使。
【专利说明】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眼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剧,由细菌感染而引发急性传染性眼病,中医称为风热眼、天行赤眼。是目前现代医学中的结膜炎范围。其病因是风热邪毒,肺有郁热致使风热邪毒上聚于眼内,侵犯白睛致使该病的发生。该病虽然预后良好无生命之忧,但影响生产生活。广大患者急须一种中草药治疗,如何开发一种见效快,并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中草药成为广大患者迫切需求。本发明急患者所急,发掘提升了民间的有效验方在此基础上开发而成。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是由以下药物制成:
生石膏20~30份;黄芩20~30份;连翘20~30份;大力子20~30份;防风20~
30份;荆芥15~25份;蝶 蜕15~25份;积壳15~20份;白芷20~30份;桅子20~30份;菊花15~25份;当归25~35份;白蒺藜10~20份;细辛10~20份;白术20~30份;忍冬藤10~20份;铁扁担10~20份;犁壁藤15~25份;凤仙花10~20份;
加水1800份,放入陶器锅或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服用时,将药液250~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三次。
[0005]优选的,所述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生石膏25份;黄芩25份;连翘25份;大力子25份;防风25份;荆芥20份;蝶蜕20份;积壳20份;白芷25份;桅子20份;菊花20份;当归30份;白蒺藜15份;细辛15份;白术25份;忍冬藤15份;铁扁担15份;犁壁藤20份;凤仙花15份;
加水1800份,放入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0006]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生石膏、黄芩为君;以连翘、大力子、防风、荆芥为臣;以蝉脱、枳壳、白芷、桅子、菊花、当归为佐;以白蒺藜、细辛、白术、忍冬藤、铁扁担、犁壁藤、凤仙花为使。
[0007]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生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0);性味与归经:辛、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用于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等;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0008]黄芩: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09]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味与归经: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10]大力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0011]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性味与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用于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0012]荆芥: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以叶及茎入药,性味与归经,性苦、辛,味大寒。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0013]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0014]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苦;酸;性微寒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0015]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兴安白芷、川白£、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0016]桅子: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桅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与主治: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0017]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干燥花。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
[0018]当归:为多年生草本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19]白蒺藜:为蒺藜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苦、辛,平,入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0020]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用于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0021]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22]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0023]铁扁担:为鸢尾科植物铁扁担的全草或块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功效:泻下通便,解毒。
[0024]犁壁藤:性味归经:酸苦,寒,有小毒。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
[0025]凤仙花:为凤仙花科植物风仙的花蕾。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0026]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熬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高温灭菌、待用、水剂。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清热解毒,祛邪驱毒治疗传染性结膜炎具有效果显著,经过临床实践观察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29]一种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组合物,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g的药物制成: 生石膏25克;黄芩25克;连翘25克;大力子25克;防风25克;荆芥20克;蝶蜕20
克;积壳20克;白芷25克;桅子20克;菊花20克;当归30克;白蒺藜15克;细辛15克;白术25克;忍冬藤15克;铁扁担15克;犁壁藤20克;凤仙花15克;
加水1800克,放入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0030]用法与用量:服用时,将药液取260~36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服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石膏20~30份;黄芩20~30份;连翘20~30份;大力子20~30份;防风20~30份;荆芥15~25份;蝉蜕15~25份;枳壳15~20份;白芷20~30份;桅子20~30份;菊花15~25份;当归25~35份;白蒺藜10~20份;细辛10~20份;白术20~30份;忍冬藤10~20份;铁扁担10~20份;犁壁藤15~25份;凤仙花10~20份;加水1800份,放入陶器锅或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治疗传染性结膜炎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石膏25份;黄芩25份;连翘25份;大力子25份;防风25份;荆芥20份;蝉蜕20份;积壳20份;白芷25份;桅子20份;菊花20份;当归30份;白蒺藜15份;细辛15份;白术25份;忍冬藤15份;铁扁担15份;犁壁藤20份;凤仙花15份;加水1800份,放入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 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3800572SQ20121054740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唐焱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