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0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选取苦参,陈皮,黄芪,大黄,黄芩,黄柏,金银花,百部8味中药进行合理复配,经过备料,第一次煎煮提取,第二次煎煮提取,双效浓缩,喷雾干燥的工艺步骤制成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采用8味中药合理复配,采用高压煎煮,双效真空浓缩以及干燥喷雾制得,大大提高了药效和适口性。
【专利说明】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复方中草药制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
[0003]【背景技术】
[0004]大菱鲆分类上属于硬骨鱼纲,鲽形目,鲽亚目,鲆科,菱鲆属,它性格温顺,体形优美,肌肉丰厚白嫩,骨刺少,内脏团小,出肉率高,鳍边和皮下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口感良好,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0005]大菱鲆肠炎病源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流行高峰为4-10月,病症为离群独游,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摄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实物或在肠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膜脱落出血,严重时肠道因淤血呈紫红色,肠道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的淡黄色黏液,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肛门红肿。有时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
[0006]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性能多样等优点,同时兼有药用和营养双重作用,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对鱼类的免疫系统进行调整,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机能,既能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又能防治水产动物病害,是其他禁用抗菌素和化学药物的替代产品,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中草药在水产上的应用多用单方或者简单的煎煮,效果不佳,同时适口性差。
[0007]
【发明内容】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草药在水产上的应用多用单方或者简单的煎煮,效果不佳,适口性较差的问题。
[0009]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照处方量称取苦参,陈皮,黄芪,大黄,黄芩,黄柏,金银花,百部备用;
(2)第一次煎煮提取:备料完成后,先将提取罐出渣门关闭,将提取罐上部投料口打开,将称好的8味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向提取罐内计量加入中药量8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100°〇,蒸汽压力保持在0.02 Mpa煎煮2小时,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抽液完毕;
(3)第二次煎煮提取: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计量加入中药量6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100°C,蒸汽压力保持在0.02 Mpa煎煮2小时,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
(4)双效浓缩:先将双效浓缩器的真空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将第二次煎煮提取的煎液抽入双效浓缩器,开启蒸汽阀门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近结束时,打开加热器的下料口用量筒收集浓缩液,用波美比重计测比重,如比重不够,应当继续浓缩,直至浓缩液相对密度达到1.05时,60°C测,关闭真空阀门、蒸汽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蒸发室的放空阀;
(5)喷雾干燥:将浓缩液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原药,同时加入载体20%,增效剂5%ο
[0010]所述处方量按质量比为苦参:陈皮:黄芪:大黄:黄芩:黄柏:金银花:百部=14: 12: 23: 15: 12: 17: 12: 11 ;所述步骤(4)中减压浓缩的蒸发温度:一效75 ~85°C,二效 60 ~70°C ;真空度:一效-0.03 ~-0.04Mpa, 二效-0.06 ~-0.07Mpa。
[001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8味中药合理复配,采用高压煎煮,双效真空浓缩以及干燥喷雾制得,大大提高了药效和适口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3]
实施例1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从发`病症状典型的濒死大菱鲆的皮肤、鳃、肠等组织分别取样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FWA平板上,置于32°C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 — 24h后,挑取形态特征一致的优势菌落于FWA平板上再次划线进行纯化培养,将纯化的菌株转接到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于4°C保存备用。
[0014]将大菱鲆的皮肤、鳃、肠分离纯化菌株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8°C恒温培养18 — 24h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制成“烂鳃”菌悬液(简称A液)、“肠炎”菌悬液(简称B液)、“赤皮”菌悬液(简称C液),平板稀释法计数并调整菌液浓度为
2.0xl07CFU/mlo
[0015]选用健康草鱼240尾,平均分为12组,每4组中的每尾鱼分别腹腔注射A、B、C菌液0.25ml,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每尾鱼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25ml。注射接种后,将所有试验鱼按组分别饲喂于水温为25°C、pH7.2的各水族缸(100x50x50cm)中,每个缸用气石充气,每天观察各组鱼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第三天开始有死鱼,同时从第三天起用,接种A、B、C菌液的每四个组中随机选3组,用本发明制取的复方中草药20PPM药浴,并用复方中草药15g/kg拌饲投喂。结果没有药浴和投喂中草药饲料的一个组五天后死亡率达到95%,另外三组死亡率分别为45%,38%,28%,明显低于对照组。
[0016]
实施例2
在烟台天源水产有限公司大菱鲆养殖大棚选择患有肠炎的3个7x7m的养殖池子,5g左右大菱鲆苗,3个池子3 000—6 000条/池,水温18°C,盐度32%。,海水每天18个循环。试验过程中依照养殖场的日常管理进行。
[0017]用本发明制取的复方中草药对鱼苗和养成鱼口服剂量分别为10 g/kg饲料,拌饲投喂,每日两次,连续投喂7d,浸浴剂量均为为10X10 _6。一周后,肉眼观察没有明显症状,每池抽取10尾镜检,6 个池子均未检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照处方量称取苦参,陈皮,黄芪,大黄,黄芩,黄柏,金银花,百部备用; (2)第一次煎煮提取:备料完成后,先将提取罐出渣门关闭,将提取罐上部投料口打开,将称好的8味中草药投入提取罐中,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向提取罐内计量加入中药量8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100°〇,蒸汽压力保持在0.02 Mpa煎煮2小时,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抽液完毕; (3)第二次煎煮提取:打开提取罐进水阀门,计量加入中药量6倍量的饮用水,关闭进水阀门和投料口,打开蒸汽阀门,加热至40°C,温浸30分钟后,继续加热至100°C,蒸汽压力保持在0.02 Mpa煎煮2小时,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提取罐的出液阀门,将煎液过200目过滤器,打入储液罐内; (4)双效浓缩:先将双效浓缩器的真空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将第二次煎煮提取的煎液抽入双效浓缩器,开启蒸汽阀门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近结束时,打开加热器的下料口用量筒收集浓缩液,用波美比重计测比重,如比重不够,应当继续浓缩,直至浓缩液相对密度达到1.05时,60°C测,关闭真空阀门、蒸汽阀门和冷却水阀门,打开蒸发室的放空阀; (5)喷雾干燥:将浓缩液打入喷雾干燥机中喷雾干燥,得提取物原药,同时加入载体20%,增效剂5%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方量按质量比为苦参:陈皮:黄芪:大黄:黄芩:黄柏:金银花:百部=14: 12: 23: 15: 12: 17: 12: 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大菱鲆肠炎的复方中草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 )中减压浓缩的蒸发温度:一效75~85°C,二效60~70°C ;真空度:一效-0.03 ~-0.04Mpa, 二效-0.06 ~-0.07Mpa。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860988SQ201210551008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张述智, 夏伟, 朱绍辉, 张 浩, 王晓丽, 徐权汗, 李之详, 许团辉 申请人: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