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55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可折叠的担架,特别是ー种能够应用于灾害现场伤员的转移、救治,便于后续治疗的多功能担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担架由于难以收折,运送时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难以满足灾害现场对病人转移时机动性的要求。公开号为CN251127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ー种折叠式担架,该担架可以折叠,特别适用于野战部队医院的紧急救助。但是,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担架,只能依靠救助人员用双手抬动,当伤员转移到医院时,依旧不能省力省时地搬运。另外,对该担架上的伤员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再次搬动伤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担架,所述担架可以方便地折叠,便于运送,具有很好的机动性;进ー步地,所述担架可以在较为平缓的地面推动,省时省力地运送伤员;更进ー步地,所述担架可以变形为手术台或病床,不需要多次搬动伤员,有效避免二次伤害。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担架,包括担架面和折叠支杆。所述担架面的骨架是由至少两根长杆和至少两根短杆交错拼接而成。至少有四条支撑支杆连接在长杆上。所述折叠支杆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滑轮,帆布通过粘扣带与所述担架面的骨架相结合,构成载人平面。所述的担架的高度以及床头的傾斜度可以通过连根长杆与折叠支杆的不同位置的螺栓连接以及锁紧机构的旋转角度来实现。所述担架面的骨架是由两根短杆和两根长杆拼接成长方形,所述长杆均是由四条子杆铰接而成。所述子杆相铰接的接头部位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折叠支杆铰接在组成所述长杆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子杆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相连接的子杆的端头、能够啮合的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通过手柄旋转带有弹簧的伸縮螺杆,能够使所述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分离或啮合。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其优点是在急救场合,所述担架便于折叠,方便运输,可以作为普通担架使用,机动性好。当伤员转移到较为平缓的地面时,可以将伤员推动前行,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当伤员转移到医院时,可以在担架上直接对病人进行治疗。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性能可靠,实用性和经济性强,容易推广。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医院、养老院、家庭,适用面广。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满足病人、护理人员、搬运人员等不同角色的需求,更因其适用于不同场合,有着很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001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的剖视图。图中I短杆,2长杆,3锁紧件,4滚轮,5支杆,6锁紧机构,7环扣,8_尼龙带,9担架面,10输液架,11斜支杆,12直支杆,13手柄,14第一齿盘,15-第二齿盘,16-弹簧,17-イ申缩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三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 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施例I图I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折叠式担架,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是由至少两根短杆I和至少两根长杆2交错拼接而成,至少有四条折叠支杆5铰接在长杆2上,所述折叠支杆5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滚轮4。所述直支杆12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斜支杆11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紧锁轮。所述担架面9的一侧安装有可伸缩的输液架10。所述输液架10还可以与担架分离,并且安放在担架侧面以备用。当病人需要紧急输液时,将配置在担架侧面的输液架10抽出,将其插入担架上对应的孔,调节伸缩输液架10的高度,为伤病员进行输液治疗。所述担架面9的两端,具有通过环扣7连接的尼龙带8。所述担架在使用时,可以将尼龙带8作为背帯。能够使护理人员在运送病人时腾出手来照顾病人,同时节省体力。更好的是,所述尼龙带8长短可调,且安装有可移动的垫肩,可以根据使用者身高或者习惯来调整带长,减小局部负荷。通常情况下,可以只用两根长杆和两根短杆拼接成矩形,长杆的出头端留有把手。担架面9的骨架上,可以粘附面板或帆布。更好的方式是,将帆布通过粘扣带与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相结合,构成载人平面。所述根据粘扣带可以采用较宽宽粘扣。因其具有在剪力作用下难分离,在拉力作用下易分离,在压カ的作用下易结合的特点,一方面,提高了在紧急状况下,运送伤病员的安全可靠性;另ー方面,当需要将病人从担架转移到病床上时,先将担架主架转移到病床上,接着对帆布上的宽粘扣施加拉力,使粘贴着的宽粘扣相互分离,此时,病人连同帆布一起转移到病床上,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又防止了二次伤害。所述滑轮安装有紧锁装置,该装置通常设计为用脚控制的紧锁轮。需要将作为病床的担架在某地时固定,用脚踩下紧锁轮的刹车即可。实施例2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ー种轮椅,包括担架面9和折叠支杆5。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是由至少两根短杆I和至少两根长杆2连接而成,有四条支撑支杆5连接在长杆2上。所述支撑支杆5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是由两根短杆I和两根长杆2拼接成长方形,所述长杆2均是由四条子杆通过由接头,齿盘,弹簧,螺杆,手柄组成紧锁与折叠机构连接而成。所述支撑支杆5连接在组成所述长杆2的、处于中间位置的子杆上。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分别安装在相连接的子杆的端头、能够啮合的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7 ;通过手柄13旋转带有弹簧15的伸缩螺杆16,能够使所述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7分离或哨合。上述弹簧15位于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7之间,通过所述手柄13带动伸缩螺杆16旋转,可以压缩或松开弹簧15,进而控制所述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7啮合或分离。将多功能担架收折或变形时,先转动手柄13,使紧锁机构解锁,再改变所铰接的子杆的角度,最后紧固紧锁机构,就可变成所需的形态。上述设计通过齿盘的啮合来锁紧子杆,可靠性更高,使得伤病员的安全更有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担架在作为病床使用时,如图I所示,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解担架支架与支撑支架的铰链位置来调整床身的高度。在缩紧床头两个长杆支杆之间的缩进机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担架床前后两部分之间的锁紧角度来实现床头的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担架在作为轮椅使用吋,如附图2所示,每ー根长杆2铰接有两条支撑支杆5。其中,对称地、分别铰接在不同长杆2上的两条支撑支杆5为斜支杆11,另外两条为直支杆12。需要将担架变为轮椅时,先将担架的斜支杆11和直支杆12放到地面,接着松开长杆2上的锁紧机构6,然后长杆2三折成椅子的形状,最后紧固所述锁紧机构6即变成轮椅。所述斜支杆11的设计,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更可靠地支撑了伤病员的重量。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担架,包括担架面(9)和折叠支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是由至少两根短杆(I)和至少两根长杆(2 )交错拼接而成,至少有四条折叠支杆(5 )铰接在长杆(2)上,所述折叠支杆(5)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滚轮(4),帆布通过粘扣带与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相结合,构成载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的高度以及床头的倾斜度可以通过连根长杆(2)与折叠支杆(5)的不同位置的螺栓连接以及锁紧机构的旋转角度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面(9)的骨架是由两根短杆(I)和两根长杆(2)拼接成长方形,所述长杆(2)均是由四条子杆铰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折叠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杆相铰接的接头部位安装有锁紧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折叠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杆(5)铰接在组成所述长杆(2)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子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折叠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6)包括分别安装在相连接的子杆的端头、能够啮合的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7);通过手柄(13)旋转带有弹簧(15)的伸缩螺杆(16),能够使所述第一齿盘(14)和第二齿盘(17)分离或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担架,包括担架面和折叠支杆。所述担架面的骨架是由至少两根长杆和至少两根短杆交错拼接而成。至少有四条折叠支杆铰接在长杆和/或短杆上。所述折叠支杆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担架可以方便地折叠,便于运送,具有很好的机动性;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可以在较为平缓的地面推动,省时省力地运送伤员;更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可以变形为手术台或病床,不需要多次搬动伤员,有效避免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医院、养老院、家庭,适用面广。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满足病人、护理人员、搬运人员等不同角色的需求。
文档编号A61G1/017GK202620022SQ2012200338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郭红利, 张李娴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