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附助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13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吸附助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便器,具体为一种负压吸附助便器。
背景技术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便秘比率高达15%_20%;而对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 07%且女性又是男性的4倍以上。如此高的患病比率,真让我们不能小视。目前对痔疮及便秘的治疗方法不外乎有以下三种一是用手指或其他物品深入肛门掏取粪便;二是把润滑剂之类的化学制剂注入肛门帮助排便;三是将排便导筒插入肛门,利用导筒内的螺旋刀头对粪便进行切割从而达到排便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种方法虽能帮助排便,但增加了排便的痛苦,严重时还会造成肛门损伤;第二种方法使用化学试剂,长期使用对人体肛门有严重的危害;第三种方法使用电动螺旋刀头切割粪便,用后器械清洗复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以上三种现有解决方案,各有利弊,均不能彻底解决便秘带来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便秘治疗方法易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负压吸附助便器。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负压吸附助便器,包括肛门插管、以及固定于肛门插管底部的负压仓;肛门插管内设有端口从肛门插管顶部外翻于肛门插管外壁上的集便袋、以及带有直径与肛门插管内径相等的导头的导杆,导头顶起集便袋位于肛门插管的顶部;负压仓的底部安装有负压仓盖,负压仓盖上通过导管连接有手动负压发生器。使用时,将表面附着有集便袋的导头和肛门插管插入便秘患者肛门直至患者有排便的感觉时停止,打开负压仓盖退出导头,因集便袋材质柔软故集便袋顺着导头自动垂落; 关闭负压仓盖后启动手动负压发生器,使负压仓产生负压从而产生物理吸附作用,将患者直肠内的粪便逐渐吸附到集便袋内,从而达到排便的效果;使用过程中患者可按摩下腹部加快排便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负压仓上固定有负压表或电子压力感应器,负压仓上开有出气口, 出气口上固定有泄压阀;当压力达到或接近设定最高值时,打开泄压阀进行泄压,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所述集便袋是由卫生橡胶制成的,卫生环保,易降解。本实用新型针对便秘患者采用负压吸附助排的全新方式,完全靠人力操作,避免手扣和电动切削功率过大、速度快、患者难以适应的缺点,这种温缓的设计也符合老年人和行动不便患者的心理感受;同时在整个集便过程中,患者及操作者都不接触排泄物,能够作到卫生环保,安全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消除便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护理难度大大降低并降低了护理的成本,解决了现有便秘治疗方法易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问题,可广泛适用于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及长年卧床的便秘患者。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负压仓;2_手动负压发生器;3_肛门插管;4_集便袋;5-导头;6_负压表或电子压力传感器;7_泄压阀;8_导杆;9_负压仓盖。
具体实施方式
负压吸附助便器,包括肛门插管3、以及固定于肛门插管3底部的负压仓I ; 肛门插管3内设有端口从肛门插管3顶部外翻于肛门插管3外壁上的集便袋4、以及带有直径与肛门插管3内径相等的导头5的导杆8,导头5顶起集便袋4位于肛门插管3的顶部;负压仓 I的底部安装有负压仓盖9,负压仓盖9上通过导管连接有手动负压发生器2。所述负压仓 I上固定有负压表或电子压力感应器6 ;负压仓I上开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固定有泄压阀7。 所述集便袋4是由卫生橡胶制成的。
权利要求1.负压吸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肛门插管(3)、以及固定于肛门插管(3)底部的负压仓(I);肛门插管(3)内设有端口从肛门插管(3)顶部外翻于肛门插管(3)外壁上的集便袋(4)、以及带有直径与肛门插管(3)内径相等的导头(5)的导杆(8),导头(5)顶起集便袋(4)位于肛门插管(3)的顶部;负压仓(I)的底部安装有负压仓盖(9),负压仓盖(9)上通过导管连接有手动负压发生器(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吸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仓(I)上固定有负压表或电子压力感应器(6);负压仓(I)上开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固定有泄压阀(7)。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负压吸附助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便袋(4)是由卫生橡胶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便器,具体为一种负压吸附助便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便秘治疗方法易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问题。负压吸附助便器,包括肛门插管、以及固定于肛门插管底部的负压仓;肛门插管内设有端口从肛门插管顶部外翻于肛门插管外壁上的集便袋、以及带有直径与肛门插管内径相等的导头的导杆,导头顶起集便袋位于肛门插管的顶部;负压仓的底部安装有负压仓盖,负压仓盖上通过导管连接有手动负压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消除便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护理难度大大降低并降低了护理的成本,可广泛适用于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及长年卧床的便秘患者。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2458496SQ2012200561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刘东方, 李深泉 申请人:李深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