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90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的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输液一般是用输液器进行的,现有输液器的使用特点,在使用输液器给病人输液治疗时,医护人员或患者需要及时注意药液是否滴完,这样需要随时观察输液的进展状况,以便为病人及时更换,如不及时在点滴完药液之前将针头拔下或者更换药液瓶,就会使人体血液回流至输液器内,以至对病人发生危险。尤其是对一些重症病人来说,其自身没有自理能力,只能靠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看护,医护人员来回巡视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不慎疏忽时,后果不堪设想,增加了病人的危险性。另外,现有输液器的针头在使用时都是用胶带粘在手背上,一方面输液管容易活动,另一方面在揭下胶带时带动皮肤,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方便的输液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滴夜调速器、滴壶和过滤器,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针头,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瓶插头,所述滴壶的空腔内设置有圆形浮球,所述滴壶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凹槽,位于滴壶下部的输液管与滴壶连通的管口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弧度与浮球表面的弧度一致,凹槽的直径小于浮球直径的3/4并且浮球直径小于滴壶空腔直径。所述针头上方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吸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药液点滴完浮桥能够及时封堵住输液管,一方便避免了气体进入病人体内,另一方面防止了人体血液回流现象,大大减少了危险性。2、本实用新型固定更加方便,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液瓶;2、输液瓶插头;3、滴壶;4、过滤器;5、吸盘;6、针头;7、输液管;
8、滴夜调速器;9、浮球;10、凹槽;11、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管7,输液管7上设置有滴夜调速器8、滴壶3和过滤器4,输液管7的一端连接有针头6,输液管7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瓶插头2,输液瓶插头2插入输液瓶I内。滴壶4的空腔内设置有圆形浮球10,滴壶4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凹槽11,位于滴壶
4下部的输液管8与滴壶4连通的管口 12位于凹槽11的底部,凹槽11的弧度与浮球10表面的弧度一致,凹槽11的直径小于浮球10直径的3/4并且浮球10直径小于滴壶4空腔直径。当滴壶4内有液体时,浮球10上浮,此时输液管8畅通,当滴壶4内没有液体时,浮球10就会落下,落在凹槽11内,由于负压作用封堵住凹槽11底部的管口 12,使输液管8关闭,从而避免气体进入到人体内。针头7上方的输液管8上设置有吸盘6,可以将吸盘6吸 在手背上,提高了针头7的牢固性。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滴夜调速器、滴壶和过滤器,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针头,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瓶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壶的空腔内设置有圆形浮球,所述滴壶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凹槽,位于滴壶下部的输液管与滴壶连通的管口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弧度与浮球表面的弧度一致,凹槽的直径小于浮球直径的3/4并且浮球直径小于滴壶空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针头上方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吸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的输液器,它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滴夜调速器、滴壶和过滤器,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针头,输液管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瓶插头,所述滴壶的空腔内设置有圆形浮球,所述滴壶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凹槽,位于滴壶下部的输液管与滴壶连通的管口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弧度与浮球表面的弧度一致,凹槽的直径小于浮球直径的3/4并且浮球直径小于滴壶空腔直径。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药液点滴完浮桥能够及时封堵住输液管,一方便避免了气体进入病人体内,另一方面防止了人体血液回流现象,大大减少了危险性且固定更加方便,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478286SQ2012200823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王宇芃 申请人:王宇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