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21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一般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液体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药液经瓶塞穿刺器流入,经滴斗的出口,流入输液导管,经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进入人体。传统的输液器在输液的初期,由于滴斗后部的输液导管是空的,药液是一滴一滴从滴斗的下方直接进入输液导管的,药液进入导管快速下移,而滴斗中又有空气,在下一滴药液进入导管前,滴斗内的空气已进入导管,这样药液在滴斗后部的导管内中间间断并夹着空气,就会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段的气栓。随着药液在导管内的增多,由于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药液的下移速度逐渐减慢,并开始在滴斗内积聚,在滴斗内形成一定的液面,而后液滴进入导管形成一个连续的液流,不再有空气进入导管内。药液中的空气如进入人体,对人是有伤害的,严重的能危及生命。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为避免空气进入人体,护士会把带气栓的药液排空,这既浪费药液,给病人带来经济负担,又浪费时间,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的输液器及滴斗在输液起始阶段不具有免排气的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避免输液开始时输液导管内药液中混入气泡,不再需要进行输液的“排气泡”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方便操作的新型免排气输液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滴斗和药液过滤器之间的输液导管外部安装一流量调节器,所述滴斗下部设有一导液两通,所述导液两通上部伸入滴斗中,导液两通下部外壁与滴斗的下端口粘接固定,导液两通下端伸出滴斗,与滴斗下面的输液导管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导液两通上端设有一盖帽。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均布设有三条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导液槽口从距离滴斗底面最低处2_5mm位置轴向沿导液两通向上延伸至顶端。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导液槽口的槽缝宽为0. 3-1. 0mm。本实用新型所述盖帽为伞状,其周围与滴斗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滴斗内导液两通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导液两通上端设有盖帽。输液起始阶段,从滴斗上部滴下的药液先滴在盖帽上,沿盖帽的周边缓慢落入盖帽下方的滴斗内,液滴不会直接冲击盖帽下的药液。导液两通沿轴向均布三条排气导液槽口,排气导液槽口的槽缝足够窄,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空气,药液无法进入。因此当药液从盖帽落下,逐渐在导液两通的周围形成一定高度的液面,随着液面的升高,滴斗内的空气从导液两通的排气导液槽口进入中心通孔,自动集中排出,当升高的药液的压力大于排气导液槽口的表面张力,药液开始从排气导液槽口连续的进入导液两通的内部,最后药液经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进入人体。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输液导管内不会出现夹带空气的药液,不再需要进行输液的“排气泡”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护理时间,省时省力,也彻底避免了气泡进入患者血管内,使输液更加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免排气输液器。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液两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是1.瓶塞穿刺器,2.输液导管,3.滴斗盖,4.盖帽,5.导液两通,
6.滴斗,7.流量调节器,8.药液过滤器,9.静脉输液针,51.排气导液槽口,52.中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I中可以看出,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I、带滴斗盖3的滴斗6、药液过滤器8、静脉输液针9等。由输液导管2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滴斗6和药液过滤器8之间的输液导管外部还安装一流量调节器7。瓶塞穿刺器I、药液过滤器8、流量调节器
7、静脉输液针9的具体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与输液导管2的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从图I、图2中还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滴斗6下部设有一导液两通5,所述导液两通5上部伸入滴斗6中,导液两通5下部外壁与滴斗6的下端口粘接固定,导液两通5下端伸出滴斗,与滴斗6下面的输液导管2连通。所述位于滴斗6中的导液两通5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 51,导液两通5上端设有一盖帽4。所述盖帽4为伞状,其周围与滴斗6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液两通5上部轴向均布设有三条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52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 51。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导液槽口 51从距离滴斗底面最低处2-5_位置,轴向沿导液两通向上延伸至顶端。本实用新型输液起始阶段,药液通过瓶塞穿刺器I沿导管2从滴斗盖3上的细管滴入滴斗6。从滴斗盖3上的细管滴下的药液先滴在盖帽4上,因盖帽4足够大,液滴不会直接冲击盖帽下的药液,也就不会出现由于液滴的直接快速下落而挟带空气进入输液通道的现象,同样由于药液先滴在盖帽4上,降低了液滴的势能,使得液滴最终只能沿盖帽4的周边间隙缓慢落入盖帽下方的滴斗6内。本实用新型导液两通5沿轴向均布三条排气导液槽口 51。所述排气导液槽口 51的槽缝宽为0. 3-1. 0mm。这样窄的排气导液槽口 51,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空气,药液无法进入。因此当药液从盖帽4落下,逐渐在导液两通5的周围形成一定高度的液面,随着液面的升高,滴斗内的空气也从导液两通的排气导液槽口 51集中自动排了出去。当液面升高,药液的压力大于排气导液槽口 51的表面张力,药液开始从排气导液槽口 51进入导液两通5的内部,从而进入滴斗6下的输液导管2内,由于药液足够,此时进入输液导管2的药液是连续的,药液经流量调节器7、药液过滤器8、静脉输液针9进入人体。这样,在整个输液过程中,输液导管内不会出现夹带空气的药液。从而避免了输液时,输液导管内药液中混入气泡 ,不再需要输液的“排气泡”操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护理时间,省时省力,免排气,方便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滴斗和药液过滤器之间的输液导管外部安装一流量调节器,所述滴斗下部设有一导液两通,所述导液两通上部伸入滴斗中,导液两通下部外壁与滴斗的下端口粘接固定,导液两通下端伸出滴斗,与滴斗下面的输液导管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导液两通上端设有一盖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均布设有三条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气导液槽口从距离滴斗底面最低处2-5mm位置轴向沿导液两通向上延伸至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气导液槽口的槽缝宽为0. 3-1. 0_。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其特征是所述盖帽为伞状,其周围与滴斗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滴斗和药液过滤器之间的输液导管外部安装一流量调节器,所述滴斗下部设有一导液两通,所述导液两通上部伸入滴斗中,导液两通下部外壁与滴斗的下端口粘接固定,导液两通下端伸出滴斗,与滴斗下面的输液导管连通,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导液两通上端设有一盖帽。本实用新型输液导管内不会出现夹带空气的药液,不需要输液的“排气泡”操作。其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护理时间,省时省力,使输液更加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免排气输液器。
文档编号A61M5/36GK202490252SQ2012201043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夏欣瑞, 陈寿松, 陈帅 申请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