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722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价格昂贵,操作繁琐,而且针尖较钝,不易破皮;穿刺过程中对病人的损伤大,且穿刺成功退出枕芯留置外导管后针眼往往有持续渗血渗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解决了对病人损伤大的问题,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芯,针芯通过连接线与刺激仪连接口连接,刺激仪连接口与外部的神经刺激仪连接,针芯与连接线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针芯绝缘柄,针芯的外表面套有外套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针芯外设置有与外套管连接的外套管针柄。针芯的针尖为短斜面且与针芯的纵轴具有30°夹角。外套管较针芯短3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材简便,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同时针尖为短斜面,与纵轴夹角30°,可减少对周围神经的直接损伤,针的直径较细,留置导管后不易渗出,减少了对病人的损害,病人容易接受,易于留置导管后连续神经阻滞和/或术后镇痛。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与外套管连接的外套管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管,2.外套管针柄,3.针芯,4.连接线,5.针芯绝缘柄,6.刺激仪连接口,7.外套管针柄连接口,8.注射器连接口,9.外套管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针芯3,针芯3的针尖为短斜面且与针芯3的纵轴具有30°夹角,针芯3通过连接线4与刺激仪连接口 6连接,刺激仪连接口 6与外部的神经刺激仪连接,针芯3与连接线4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针芯绝缘柄5,在针芯3的外表面套有外套管1,针芯3外还设置有与外套管I连接的外套管针柄2,外套管I的结构如图2所示。外套管I较针芯3短3cm。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的使用过程是,在穿刺前外套管I套于针芯3之外,尾端的刺激仪连接口 6连接神经刺激仪,可持续放射脉冲电流对神经进行有效的脉冲刺激,神经所支配区域的肌肉会产生相应收缩。待定位准确,确定好所阻滞神经的位置后,固定好针体的方向和深度,固定针芯3不动,将外套管I沿针芯3的穿刺方向送入皮下I. 5cm-3cm深处,拔除针芯3,固定外套管1,外套管I的尾端再连接外套管连接管9,外套管连接管9通过外套管针柄连接口 7与外套管I的尾端连接,外套管连接管9另一端通过注射器连接口 8连接注射器,如图3所示,尾端接注射器后,推注药液,行连续神经阻滞,如需术后镇痛,保留外套管1,去除注射器,接镇痛泵术后连续镇痛。因为外套管I较针芯3短 3cm,减少了针体直径,再穿刺定位寻找神经时,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3),针芯(3)通过连接线(4)与刺激仪连接口(6)连接,刺激仪连接口(6)与外部的神经刺激仪连接,针芯(3)与连接线(4)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针芯绝缘柄(5),所述针芯(3)的外表面套有外套管(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外设置有与外套管(I)连接的外套管针柄(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3)的针尖为短斜面且与针芯(3)的纵轴具有3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I)较针芯(3)短3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留置神经丛刺激针,包括针芯,针芯通过连接线与刺激仪连接口连接,刺激仪连接口与外部的神经刺激仪连接,针芯与连接线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针芯绝缘柄,针芯的外表面套有外套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材简便,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同时针尖为短斜面,与纵轴夹角30°,可减少对周围神经的直接损伤,针的直径较细,留置导管后不易渗出,减少了对病人的损害,病人容易接受,易于留置导管后连续神经阻滞和/或术后镇痛。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2477805SQ2012201145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孙晓娟, 董补怀 申请人:孙晓娟, 董补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