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运动、娱乐中,由于缺氧导致的亚健康问题广泛存在,通过利用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人们一定程度上避免或缓解此类问题。传统的数字健康管理平台的运作一般基于Web终端,用户通过单一接口从PC机接A Internet来访问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平台开发商在主流数据库支持下,运用.NET服务器组件、ASP. NET的Web服务等技术手段在前端建立起面向最终用户群的Web平台。从管理平台的应用模型架构上,平台系统开发商通常将业务逻辑,数据逻辑、展示逻辑等混杂在一起,在同一个界面中,后台数据库的访问操作与业务流程及页面表示同时进行,例如ASP,CGI等。这样编写出来的程序,既不利于程序员对业务代码的调试,也不利于编辑人员进行交互页面的设计,同时系统也不具备可扩展性,当在现有业务上进行扩展时,通常无法借助于现有的资源和应用,只能重新编写,导致投资剧增,系统上线周期延长,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先发优势。目前国内已有类似的数字健康管理平台的雏形,部分平台包括健康电子档案系统、评估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人群对个人的健康信息进行了管理、收集和整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限于测试技术和设备、受限于信息传送方式和信息分析能力的缺陷,类似的产品应用仍不广泛,但国内的健康管理市场有极大的潜力,市场需要有更贴合人们需求、更易于使用的健康管理平台产品。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的数字健康管理平台或类似产品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许多健康管理平台只负责企业健康档案管理以及个人健康档案管理,包括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记录,还包括免疫接种、接受保健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等,但缺乏血氧监测等重要组成模块。而血氧含量低是许多日常生活、运动、工作、学习中身体异样的潜在因素;(2)部分健康管理平台意识到血氧不足是造成亚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增加了血氧监测模块,但缺少合适的途径提供或者介绍选购血氧监测产品,以致用户难以使用适合个人的血氧检测仪;部分平台有推荐的产品,但由于管理平台没有给予相对应的知识和后续的指导服务,导致居家用户使用之后无法正确理解自身的血氧监测指数,以至于造成监测盲目、监测持续性差的不良后果;(3)目前数字健康管理平台都没有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跨多平台接口访问,无法实时同步告知用户监测数据,更不能远程进行健康评估指导服务,阻碍医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以预防和降低患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在血氧监测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血氧监测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血氧的针对性检测,有效避免监测盲目、监测持续性差的问题;同时该平台能够实现远程健康评估指导服务,使得医生能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以预防和降低患病的风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健康管理终端、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以及云端服务器,所述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健康管理终端通信相接,所述健康管理终端与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通信相接,所述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与云端服务器通信相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为脉搏血氧监测仪,并与健康管理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进一步的,所述健康管理终端为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或PC。进一步的,所述云端服务器由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自底向上依次组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包括基本资料管理模块、平台接口管理模块、属性血氧监测管理模块、分析评估管理模块、属性搜索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以及系统扩展功能模块。根据上述方案形成的本实用新型核心部分基于属性论方法实现,能够提高有效提高和加强血氧指数的精准性。再者,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跨多平台接口访问,能够实时同步告知用户监测数据,并且能够远程进行健康评估指导服务,便于医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以预防和降低患病的风险。
以下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图I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图2为手指血管系统图。图3为云端服务器的架构图。图4为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的功能结构图。图5为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属性论方法的血氧监测服务系统包括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100,用于采集个人的血氧生理指标;健康管理终端200,用于存储并管理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近期数据,并由终端搭载的系统给出简单的健康提示;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300,用于对健康管理终端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管理和动态分析,并根据用户需要,及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用户,并给出合理的意见;[0030]云端服务器400,用于将网络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协同起来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通过上述系统,用户可获取健康资讯,了解与自身健康相关的知识,管理自身的健康数据,通过平台及时获得科学的健康提醒,从而让用户了解健康,关注健康,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加强用户健康锻炼的依从性。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健康守护,增加家庭成员的安全感,幸福感。上述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100采用脉搏血氧监测仪,该脉搏血氧监测仪上设置有蓝牙模块、警报装置等,以便与健康管理终端200的无线通f目。本实用新型中的脉搏血氧仪原理是根据还原血红蛋白(Hb)、氧合血红蛋白(Hb02)在红光和近红外光区域的吸收光谱特性为依据,运用Lambert-Beer定律建立数据处理经验公式。该仪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光电血氧检测技术结合容积脉搏描记技术,用两束 不同波长的光(红色箭头表示660nm的红光和蓝色箭头表示940nm的近红外光)如图2所示,通过透视夹指式传感器照射人体指甲尖而由光敏元件获取测量信号,所获取信息经电子电路和微处理器处理后由两组LED显示所测结果。氧合血红蛋白(Hb0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在可见光和接近红外线的频谱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还原血红蛋白(Hb)吸收较多的红色频率光线,吸收较少的近红外频率光线;而氧合血红蛋白(ffi02)吸收较少的红色频率光线,吸收较多的近红外频率光线。这个区别也是监测血氧饱和度(Sp02)的最基本依据。因此红光和近红外光是分开工作的,当红外工作的时候,红外光是关闭的,当光二极管是同一个,可以保证红光和红外光之间的工作避免干扰。而红光和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位置相互尽可能接近,保证在同一个身体组织结构里面取得的信息。家庭健康管理终端200具体可包括智能手机(安卓手机、iphone、黑莓等主流的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Qpad系列、安卓系统平板电脑)、电脑(兼容Windows XP、WindowsVista.ffindows 7系统)。家庭健康管理终端在具体实施时连入到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300上。参见图3,云端服务器400自底向上依次是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对于用户而言,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应用接口层处于云中,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I)数据存储层,也称物理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NAS和iSCSI等IP存储设备,也可以是SCSI或SAS等DAS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在不同地域,由多个服务器进行管理,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在这一层上,云存储系统通过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2)数据管理层。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数据管理层为上层提供不同服务间公共管理的统一视图。数据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0039](3)数据服务层,也称应用接口层。数据服务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类型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服务。诸如名医大会诊视频点播服务、数据备份服务、监测数据监控服务、网络硬盘服务等。(4)用户访问层。通过用户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联网的终端设备,按照标准的公共应用接口登陆该平台,享受云存储服务。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但从基本访问终端来讲,只有两类WEB端和WAP端。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300基于“属性论方法”实现,由此该平台建立属性坐标系,每一类型的血氧指数就是属性坐标系中的一个点,识别出血液中的含氧量也就有了其自身的属性,通过定性映射的模型就能在血氧属性坐标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类型,由此使得检测指数的精准性提升与加强。基于上述原理,本平台基于MVC的应用模型开发,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开发使用PHP技术编写,第三阶段(规划中)是由JAVA结合APACH(TOMCAT)对整个平台进行改版和 整理。该平台使用常用的MySQL数据库,在跨平台中PC端使用MDB数据库,而手机端使用SQLite数据库。为了使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的服务功能能够满足需要,该平台具有如下7个功能模块基本资料管理模块401,平台接口管理模块402,属性血氧监测管理模块403,分析评估管理模块404,属性搜索功能模块405,系统管理模块406,系统扩展功能模块407。参见图4,基本资料管理模块401能够实现用户档案的管理、VIP用户档案管理、企业档案的管理、企业管理员档案的管理以及相应类别的管理。平台接口管理模块402用于实现与健康管理终端200通信,针对健康管理终端200的不同以及搭载的系统不同,该模块能够能够实现基于Android系统接口连接、基于IOS系统接口连接、基于R頂系统接口连接、基于PC机接口的连接以及相应的接口维护。属性血氧监测管理模块403主要用于实现属性监测管理维护、属性监测数据打印、属性总监测管理、属性分监测管理以及异常处理功能,其中属性分监测管理又包括睡眠血氧脉搏监控、运动血氧脉搏监控、工作血氧脉搏监控、孕期健康血氧监控、老人血氧监控以及学生血氧监控。分析评估管理模块404用于实现评估表的汇总、评估表的明细、评估表的打印、从历史数据生成评估趋势图、分析评估维护、癌细胞模式识别以及相应的异常处理。其中癌细胞模式识别时,首先提取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色度学特征,然后再利用属性论进行癌细胞的识别,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属性搜索功能模块405用于监测数据的查询、分析数据的查询、用户资料的查询、查询数据的打印以及其他信息的查询。系统管理模块406和系统扩展功能模块407用于实现系统的基本管理和扩展功倉泛。基于上述具体方案形成的本系统,其具体运行过程如下首先将各配套专门厂商生产的血氧监测设备进行访问平台,并测试检验平台访问无误。用户使用的监测设备与该平台实时同步,主要包括以下几步(如图5所示)[0054](I)监测设备把用户的监测数据通过监测设备内置蓝牙传至监测数据库;(2)监测数据库通过WIFI/2G/3G方式入该平台的监测查询报表;(3)监测查询报表通过管理员管理接收认证,通过平台的监测分析算法生成分析查询报表;(4)分析查询报表再通过WIFI/2G/3G方式从该平台至分析数据库;(5)监测设备收到以蓝牙方式传至分析数据库的分析评估报告。由上可知本系统以PC机、Android系统移动终端、iOS系统移动终端等跨多平台接口可供用户访问。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获悉自身的健康指数和分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步I)用户通过终端软件进行统一的用户名和密码或已绑定的移动设备认证,访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健康管理云平台;2)用户经该平台的管理员授权之后,按权限等级进行相应操作;3)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本地数据库查看自己的历史健康指数,生成历史数据趋势图;4)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的六项健康指标中的几项,进行打印;5)该平台的管理员会根据分析评估查询报表给用户进行贴心的健康建议和每日的健康小贴士。若用户的分析查询报表有异常,该平台会实时连接监测设备给出警报提醒和短信方式告知用户移动终端。管理员也会通过用户的移动终端GPS关注用户的当前位置,万一有必要立即联系附近医院,给予及时诊治。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健康管理终端、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以及云端服务器,所述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健康管理终端通信相接,所述健康管理终端与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通信相接,所述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与云端服务器通信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为脉搏血氧监测仪,并与健康管理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管理终端为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或PC。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由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自底向上依次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包括基本资料管理模块、平台接口管理模块、属性血氧监测管理模块、分析评估管理模块、属性搜索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以及系统扩展功能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氧监测服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健康管理终端、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以及云端服务器,所述便携式数字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健康管理终端通信相接,所述健康管理终端与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通信相接,所述血氧监测服务云平台与云端服务器通信相接。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血氧的针对性检测,有效避免监测盲目、监测持续性差的问题;同时该平台能够实现远程健康评估指导服务,使得医生能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以预防和降低患病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B5/1455GK202489956SQ20122012626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郑晖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