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40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瘫痪病人护理不当,容易加重病情且容易发生褥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护理床主要有两类其一,在床面上增加气褥垫,通过气褥垫的充排气来解决褥疮的问题;该方法虽然能够减少褥疮产生,但存在成本高,气褥垫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其二,将背部床面分为左右排列的两块或三块,并将两块或三块背部床面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转动,以达到翻身的目的,防止一个地方一直与床面接触,产生褥疮,该方法存在虽然通过翻身能够避免褥疮的发生,但身体始终与床面上方的褥子接触,褥子的下方不通风,容易滋生细菌等,不利 于病人的康复和护理。而且多数采用手摇柄操作,对于神志清楚的病人来说,也必须由陪护人员操作,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褥子下方可以通气、避免褥疮发生和细菌滋生、病人自己就可以操作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床架、床腿和床面,所述床面分为背部床面、腰臀部床面和腿部床面,所述背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二背部床面,所述腰臀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腰臀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所述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机构和第二电动推杆机构与控制手柄连接。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腰臀部床面中间设置有便孔盖,在所述腰臀部床面下方设置有便盆架,所述便盆架和便孔盖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机构控制,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所述腿部床面包括与所述床架固定的边框、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所述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中间活动连接,所述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通过第四电动推杆机构控制其起降,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所述背部床面通过第五电动推杆机构控制其靠近头部的一侧起降,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在所述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 在所述护栏上方设置有餐桌;在所述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上设置有洗头盆架;在所述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上设置有输液架。[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床架、床腿和床面,所述床面分为背部床面、腰臀部床面和腿部床面,所述背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二背部床面,所述腰臀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腰臀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所述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机构和第二电动推杆机构与控制手柄连接,在病人需要翻身时,通过控制手柄使得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或者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转动,完成向左或向右翻身,还还可以同时将第一背部床面、第一腰臀部床面、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靠近床边的两侧同时升起,整个背部床面呈“V”字型,使得病人的背部两侧与床面接触,背部中间悬空,空气可以流通,避免细菌滋生,平时可以将背部床面放平,使用更加方便,如果病人神志清楚,还可以由病人自己操作,不但护理方便,而且病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各项护理动作,护理比较及时;其二,由于在所述腰臀部床面中间设置有便孔盖,在所述腰臀部床面下方设置有便盆架,所述便盆架和便孔盖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机构控制,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病人需要大小便时,通过控制手柄 和第三电动推杆机构将便孔盖移开,同时将便盆架移至便孔下方;其三,由于所述腿部床面包括与所述床架固定的边框、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所述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中间活动连接,所述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通过第四电动推杆机构控制其起降,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长时间平躺后,可以将小腿床面和大腿床面下移,呈台阶状,脚踩在小腿床面上,还可以将小腿床面和大腿床面拱起,呈倒“V”字型,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其四,由于所述背部床面通过第五电动推杆机构控制其靠近头部的一侧起降,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病人平躺时间长时可以采用半躺半坐姿势,还可以坐起,同样可以减轻疲劳感;其五,由于在所述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可以防止病人掉下,其六,由于在所述护栏上方设置有餐桌,病人可以喝水和吃饭,护理更加方便;其七,由于在所述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上设置有洗头盆架,可以在床上给病人洗头、洗脸等;其八,由于在所述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上设置有输液架,输液根据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背部床面两侧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I、床腿2和床面3,所述床面分为背部床面4、腰臀部床面5和腿部床面6,背部床面4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背部床面41和第二背部床面42,腰臀部床面5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腰臀部床面51和第二腰臀部床面52,第一背部床面41和第一腰臀部床面51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机构71控制该第一背部床面41和第一腰臀部床面51沿其内侧转动,第二背部床面42和第二腰臀部床面52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机构71控制该第二背部床面42和第二腰臀部床面52沿其内侧转动,第一电动推杆机构71和第二电动推杆机构与控制手柄8连接。当然,第一电动推杆机构71和第二电动推杆机构也可以为液压机构。在病人需要翻身时,通过控制手柄8使得第一背部床面41和第一腰臀部床面51或者第二背部床面42和第二腰臀部床面52转动,完成向左或向右翻身,还还可以同时将第一背部床面41、第一腰臀部床面51、第二背部床面42和第二腰臀部床面52靠近床边的两侧同时升起,整个背部床面呈“V”字型,使得病人的背部两侧与床面接触,背部中间悬空,空气可以流通,避免细菌滋生,平时可以将背部床面放平,使用更加方便,如果病人神志清楚,还可以由病人自己操作,不但护理方便,而且病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各项护理动作,护理比较及时。在腰臀部床面5中间设置有便孔盖53,在腰臀部床面5下方设置有便盆架54,便盆架54和便孔盖53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机构73控制,第三电动推杆机构73与控制手柄8连接,病人需要大小便时,通过控制手柄8和第三电动推杆机构73将便孔盖53移开,同时将便盆架54移至便孔下方。腿部床面6包括与床架I固定的边框61、大腿床面62和小腿床面63,大腿床面62 和小腿床面63中间活动连接,大腿床面62和小腿床面63通过第四电动推杆机构74控制其起降,第四电动推杆机构74与控制手柄8连接,长时间平躺后,可以将小腿床面63和大腿床面62下移,呈台阶状,脚踩在小腿床面63上,还可以将小腿床面63和大腿床面62拱起,呈倒“V”字型,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背部床面4通过第五电动推杆机构75控制其靠近头部的一侧起降,第五电动推杆机构75与控制手柄8连接。病人平躺时间长时可以采用半躺半坐姿势,还可以坐起,同样可以减轻疲劳感。在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10,可以防止病人掉下。在护栏10上方设置有餐桌11,病人可以喝水和吃饭,护理更加方便。在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I上设置有洗头盆架12,可以在床上给病人洗头、洗脸等。在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I上设置有输液架13,输液根据方便。当然,第一电动推杆机构71、第二电动推杆机构72、第三电动推杆机构73、第四电动推杆机构74和第五电动推杆机构75也可以为液压机构,同样可以完成上述功能。
权利要求1.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床腿和床面,所述床面分为背部床面、腰臀部床面和腿部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二背部床面,所述腰臀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腰臀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所述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机构和第二电动推杆机构与控制手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腰臀部床面中间设置有便孔盖,在所述腰臀部床面下方设置有便盆架,所述便盆架和便孔盖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机构控制,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床面包括与所述床架固定的边框、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所述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中间活动连接,所述大腿床面和小腿床面通过第四电动推杆机构控制其起降,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床面通过第五电动推杆机构控制其靠近头部的一侧起降,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机构与所述的控制手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架的两侧设置有护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栏上方设置有容卓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上设置有洗头盆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近床头一侧的床架上设置有输液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床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床架、床腿和床面,所述床面分为背部床面、腰臀部床面和腿部床面,所述背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二背部床面,所述腰臀部床面包括沿床架横向排列的第一腰臀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所述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一背部床面和第一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机构控制该第二背部床面和第二腰臀部床面沿其内侧转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机构和第二电动推杆机构与控制手柄连接。病人不但能够翻身,还可以使病人背部中间悬空,空气可以流通,避免细菌滋生,平时可以将背部床面放平,使用更加方便。如果病人神志清楚,还可以由病人自己操作,护理比较及时。
文档编号A61G7/015GK202505653SQ20122014433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魏子恒, 魏祥宇 申请人:魏祥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