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急诊用床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05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急诊用床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急诊用床单。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急诊中使用的床单为普通床单,不能完全适应于急诊的需要,在急救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患者多次从一个检查室搬到另一个检查室,反复搬动有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骨折的患者对其治疗非常不利,而现有的床单太软,这样的搬动加大了对患者的震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急诊用床 单,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底单、穿杆孔、杆体、海绵套、横向带、粘结条、一次性床单,其特征在于底单两侧设置有穿杆孔,穿杆孔内设置有杆体,杆体外部设置有海绵套,底单上设置有横向带,底单上还设置有粘结条,底单上通过粘结条连接有一次性床单。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杆体通过穿杆孔固定于单体上,杆体外部设置有海绵套,有海绵套的保护,抬杆时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底单上设置有横向带,通过横向带二次受力,减轻患者所受震动,将一次性床单通过粘结条固定在底单上,用完后可以撤下更换新的一次性床单,方便卫生,避免了抢救中不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应用灵活,便于短距离搬运病人,减轻病人在搬运过程中的不适,避免了交叉感染。

图I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床单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单I、穿杆孔2、杆体3、海绵套4、横向带5、粘结条6、一次性床单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底单I、穿杆孔2、杆体3、海绵套4、横向带5、粘结条6、一次性床单7,其特征在于底单I两侧设置有穿杆孔2,穿杆孔2内设置有杆体3,杆体3外部设置有海绵套4,底单I上设置有横向带5,底单I上还设置有粘结条6,底单I上通过粘结条6连接有一次性床单7。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 中。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急诊用床单,包括底单(I)、穿杆孔(2)、杆体(3)、海绵套(4)、横向带(5)、粘结条出)、一次性床单(7),其特征在于底单(I)两侧设置有穿杆孔(2),穿杆孔(2)内设置有杆体(3),杆体(3)外部设置有海绵套(4),底单(I)上设置有横向带(5),底单(I)上还设置有粘结条出),底单(I)上通过粘结条(6)连接有一次性床单(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急诊用床单,其特征在于底单两侧设置有穿杆孔,穿杆孔内设置有杆体,杆体外部设置有海绵套,底单上设置有横向带,底单上还设置有粘结条,底单上通过粘结条连接有一次性床单。使用时将杆体通过穿杆孔固定于单体上,杆体外部设置有海绵套,有海绵套的保护,抬杆时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底单上设置有横向带,通过横向带二次受力,减轻患者所受震动,将一次性床单通过粘结条固定在底单上,用完后可以撤下更换新的一次性床单,方便卫生,避免了抢救中不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应用灵活,便于短距离搬运病人,减轻病人在搬运过程中的不适,避免了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G1/01GK202505620SQ20122015778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羽 申请人:陈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