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波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79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脑电波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电波传输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大脑疾病的诊断,首先利用仪器确定病变位置,然后再进行开颅手术,去除病变根源。但是,有一些大脑疾病,如癫痫病,即使进行开颅手术,也无法确定其具体病变位置。为了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或成病原因,常常采用在大脑内的某些位置安放颅电极,通过专用的脑电波传输线将大脑中的相关信号传送到外界计算机,再进行分析整理,以确定病变位置或成病原因。由于应用场景下的特殊性,需要采用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制造脑电波传输线,该脑电波传输线要求具有对人体无毒、无害,同时在能满足信号传输的要求下,传输线的直径 越细越好。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脑电波传输线,该传输线的直径微细,无毒无害,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脑电波传输线,包括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
O.125mm0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优选的,所述导体的直径为O. 07mm,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的厚度为O. 03mm。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脑电波传输线,包括专用导体和包裹在专用导体外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O. 125mm,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传输线
O.3mm以上的直径,该传输线的直径微细;导体外采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其无毒无害,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满足脑电波传输的特殊应用场景。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脑电波传输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脑电波传输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脑电波传输线,包括导体I和包裹在导体I外的绝缘层2,绝缘层2的外径不大于O. 125_,也即该传输线的外径不大于O. 125_。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传输线O. 3mm以上的直径,该传输线的直径微细,其外径在O. 125mm以下。[0015]包裹在导体I外的绝缘层2为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酸、碱、油等特性,分解温度在430°C以上,其不分解时无任何毒性,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满足脑电波传输的特殊应用场景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导体I的直径为O. 07mm,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2的厚度仅有O. 03mm。上述微细直径的脑电波传输线生产过程中,导体的直径为O. 07mm,其许用拉力
O.115N,而现有技术中挤出机的放线张力一般在5N以上,无法满足张力的要求,为此,为了满足该工艺要求,采用光纤的专用放线架进行挤出机的放线,解决了放线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 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脑电波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O. 125m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脑电波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波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直径为O.07mm,聚全風乙丙火布绝缘层的厚度为O. 0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电波传输线,包括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0.125mm,所述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传输线0.3mm以上的直径,该传输线的直径微细;导体外采用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其无毒无害,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满足脑电波传输的特殊应用场景。
文档编号A61B5/0476GK202601243SQ20122017214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健, 胡必林, 蔡飞, 胡程, 刘丽, 步宏春 申请人:安徽天星光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