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84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在抢救及治疗病人中开通静脉输液是抢救及治疗病人的一道生命线,因此在穿刺静脉成功后,固定血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特别是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血管极易活动轻微活动就会刺破血管外渗,特别是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小儿、输液时间长的患者和输液部位在关节部位的患者,如果不对输液部位进行固定的话,非常容易发生不安全的现象。特别是输液部位在关节部位的患者,关节部位不敢动,长时间不 动会非常疲劳。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所述板体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缓冲层、加强层和防滑层,缓冲层、加强层和防滑层之间通过粘胶粘合。作为优选,加强层为铝板。作为优选,左固定带上设有尼龙钩带,右固定带上设有尼龙绒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板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可以很好地进行固定,缓冲层可让接触部位更加舒适,力口强层可提高整体硬度,防止弯曲变形,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的A-A面剖视图。图中1、板体;21、左固定带;22、右固定带;31、加强层;32、缓冲层;33、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板体1,板体I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21和右固定带22,所述板体I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缓冲层32、加强层31和防滑层33,缓冲层32、加强层31和防滑层33之间通过粘胶粘合。加强层31为铝板。左固定带21上设有尼龙钩带,右固定带22上设有尼龙绒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板体I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21和右固定带22,可以很好地进行固定,缓冲层32可让接触部位更加舒适,加强层31可提高整体硬度,防止弯曲变形,防滑层33可防止板体I在使用时位移,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所述板体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缓冲层、加强层和防滑层,所述缓冲层、加强层和防滑层之间通过粘胶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铝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带上设有尼龙钩带,所述右固定带上设有尼龙绒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静脉输液固定夹持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所述板体包括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缓冲层、加强层和防滑层,缓冲层、加强层和防滑层之间通过粘胶粘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板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数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可以很好地进行固定,缓冲层可让接触部位更加舒适,加强层可提高整体硬度,防止弯曲变形,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A61M5/52GK202654504SQ2012201734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李乐, 蒋雪琴, 张博 申请人:成都玺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