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纯钛球杆式人工髁状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纯钛加工成的有杆柄的球状髁状突,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涉及颞颌关节的下颌骨重建治疗。
二背景技术:
外伤、肿瘤等各种颞颌关节的疾病导致的髁状突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张闭口、咀嚼、言语、表情等功能,而自体组织没有非常适合髁状突的移植供区,因此,一百余年来一直有学者不懈的尝试各种人工髁状突假体,研究观察人工假体作为代用品修复颞颌关节的可行性。1915年Brophy、1934年Risdon、1946年Eggers等用黄金、白金薄板剪裁成形附于 关节窝和媒状突表面进行关节重建。1952年Smith和Bobinson用非电解金属铸造弧形板状嵌体,上接髂骨块作髁状突,下接升支,构成复合式髁状突假体。然而这些设计所用到的材料逐渐表明不是理想的外科植入材料。1974年Kiehn设计出网状载板仿生髁状突假体,成为目前许多人工颞下颌关节的雏形。Kent等分别用蒂克尼姆铸造齿合金和钴铬钥合金铸造,表面涂层ImmPTFE碳素纤维或PTFE氧化铝,制成整体结构功能分区式髁状突假体,设有板状固位柄。不过,PTFE在体内磨损会崩解成小颗粒状异物,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后来Raveh等发明了钛金属可调式髁状突假体。此后,钛或钛合金因其具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极佳的耐腐蚀性能,成为人工颞下颌关节的主要材料。1999年张益等探讨了三维可调式人工髁状突,存在着接骨螺钉固位应力分布欠合理、髁状突假体向前下滑动受限、手术复杂、调试困难等不足。2000年王慧明进行了生物陶瓷人工髁状突用于颞颌关节置换的实验研究,结果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软骨岛形成,10个月后关节腔完全被软组织充填、粘连。力口拿大TMJ concepts公司提供个体化人工髁状突假体的定制服务,但加工复杂、价格昂贵。切除的髁状突一般使用自体骨移植修复,但在恶性肿瘤或者不能取得合适供体组织的情况下,金属人工髁状突作为替代品(或临时替代品)用以修复颞颌关节,恢复下颌功能,是非常值得应用的。长期以来,钛一直是临床上各种人体植入物的常用金属原材料之一。用钛作为人工髁状突假体的材料非常合适。作为一种颞颌关节植入器官,应具备以下条件(I)满足颞颌关节功能需要;(2)生物相容性好;(3)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骨骼尽量一致;(4)植入体与骨组织结合性能好;(5)耐磨性能好,不产生磨损碎片;(6)结构简单,经济适用;(7)手术简单,固定牢靠。参考文献I.Speculand B,Hensher R ;Powell D.Total prosthetic replacement of theTMJ experience with two systems 1988-1997.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0,38(4) :360-3692. Van Loon JP,de Bont LG,Spijkervet FK,Verkerke GJiLiem RS. A short-termstudyin sheep with the Groningen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prosthesis. Int JOralMaxillofac Surg,2000,29(5) :315-3243.张益,张震康,马绪臣,等。三维可调式髁突假体置换的实验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 (2) 88-904.王慧明,林军,王模堂,等。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髁突置换对颞下颌关节盘及关节结节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0,5 (3) =113-116三、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达到上述颞颌关节植入体的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纯钛带杆柄式球状人工髁状突。该人工髁状突形态适应性强,各个方向运动不受限制,适宜于不同大小、类型的关节窝各个方向的运动,能满足颞颌关节功能需要,适宜于颞颌关节疾病导致的髁状突摘除或缺失需颞颌关节重建者;不需要在自体取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功能缺陷;生物相容性好、力学性能可靠;材料来源充足,加工成型容易,可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要;手术简单,固定牢固;经济适用;经临床应用证明,医患双方均容易接受,易于推广。既可以用作颞颌关节重建手术,同时兼做下颌重建板,使颌面部畸形、咬合关系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面容与功能的问题得到良好的改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数控精密机械加工方法,将医用级纯钛棒料加工成简易带杆柄式球状髁状突,关节头与柄相连为一体,上端的关节头呈球面状,直径8mm,下段相连的柄呈长杆型,柄有直杆型、角型和双侧下颌型三种类型。柄厚2mm,宽5mm,按照所连接的关节头数量可分为单髁状突型和双髁状突型两类。其中,单媒状突型分直杆型和角型两种亚型,长度有25mm、30mm、35mm、40mm、60mm、80mm、100mmU20mm几种型号,短的为直杆型,长的为角型,柄上有供纯钛螺钉穿过固定用的2-13个孔,这些固定孔分布在直杆型或角型人工髁状突的柄上,孔径为2mm。双髁状突型的柄是双侧下颌型,该型按长度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柄上有供纯钛螺钉穿过的24-41个孔,这些固定孔分布在双侧下颌型人工髁状突的柄上,孔径为2mm。纯钛螺钉直径为I. 5mm,长有5mm、7mm、9mm、IOmm几种型号,用以固定球杆式人工媒状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人工髁状突呈球面状,生物相容性好,利于各个方向的运动,适宜于不同类型髁状突及升支部缺损的颞颌关节重建,及兼做下颌重建板,结构简单,手术简单,固定可靠,恢复患者下颌支架结构的连续性和关节的活动度,改善颌面部畸形、牙列咬合关系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面容与功能的问题。四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直杆型的俯视图。图2是图I的纵向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角型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纵向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髁状突全下颌型俯视图。图中I.关节头,2.柄,3.固定孔。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纯钛球杆式人工髁状突,球面状关节头直径8mm,和人的颞骨关节窝相适合,柄上设有供钛钉穿过固定的固定孔,孔径2mm,分布在直杆型、角型和双髁状突型人工髁状突的柄上。固定孔呈圆形,与固定用的纯钛螺钉吻合。球杆式人工髁状突和螺钉由医用级纯钛制成。本实用新型应用CAD/CAM技术设计制造,原料钛棒经数控机床一次性铣切加工出符合数据要求的球面状关节头和柄,再将长柄放入弯曲模具中,弯制成角型或双侧下颌型。准确定位后,在数控钻床上钻出符合要求的固定孔。最后,经过打磨、抛光、清洗等工序处理,达到表面光洁度要求。本例中纯钛球杆式人工媒状突的柄长度有25mm、30mm、35mm、40mm、60mm的直杆型,和80mm、100mm、120mm的角型,以及大、中、小个型号的双髁状突型共三大类型,i^一种
规格,其中,角型的人工髁状突左右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临床应用方法I.临床医生根据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全口曲面断层片或CT扫描图像明确诊断,确定手术方案。 2.采用耳屏前弧形及/或颌下切口,截除病损髁状突后,根据关节窝的位置及剩余牙列咬合关系,在下颌升支或下颌表面用骨凿或电锯制备出与人工髁状突柄相适宜的凹槽。3.取出经严格消毒的纯钛球杆式人工髁状突,根据患者下颌骨缺损和弯曲的具体情况,对人工髁状突杆柄加以塑性。4.纯钛球杆式人工髁状突的球面状关节头复位于颞骨关节窝,在保持患者剩余牙列咬合关系紧密情况下,用相应的螺钉固定人工髁状突的柄于下颌升支或下颌体密质骨上。5.手术区软组织复位缝合,留置引流,无菌包扎,术后颌间固定2周。
权利要求1.一种纯钛球杆式人工髁状突,其特征是应用纯钛加工成的球杆式人工髁状突,关节头与柄相连为一体,关节头呈球面状,柄呈长杆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髁状突,其特征是上端是球面状的关节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髁状突,其特征是下段是与关节头连为一体的柄,柄有直杆型、角型和双侧下颌型三种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髁状突,其特征是柄上设有至少2个供钛钉穿过固定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髁状突,其特征是柄上的固定孔分布在直杆型人工髁状突的柄上,或角型及双侧下颌型人工髁状突的柄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髁状突,其特征是关节头和柄由医用级纯钛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钛球杆式人工髁状突,上端的球面状关节头与杆柄相连为一体,柄上设有至少2个供钛钉穿过固定的固定孔,固定孔分布在人工髁状突的柄上。本例球杆式人工髁状突由医用级纯钛制成,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结构简单,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颞颌关节重建治疗,尤其是伴有下颌升支或下颌体缺损、或全下颌缺失的情况下,适用于髁状突及下颌骨缺损或缺失的修复重建,兼做下颌重建板,手术简单,固定可靠,恢复患者下颌支架结构的完整性和关节的活动度,改善颌面部畸形、牙列咬合关系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面容与功能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L27/06GK202699350SQ2012201735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邹敬才, 葛成, 于开涛, 龙国平 申请人: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邹敬才, 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