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93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
背景技术
腔镜微创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借助于腹腔镜、宫腔镜、内窥镜、彩色B超等先进的诊疗设备。经过约5毫米微小的手术切口或人体自然腔道,来进行手术和解除病变。腔镜微创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等作临床诊断和各种微创伤手术用,它能真实再现内窥镜所采集的图像,显示和摄录腔内病变组织、治疗过程等。由于腹腔镜手术的腹壁切口较小,不是切开,而是穿刺,将组织向四周挤压,对组织损伤小,对腹壁强度的破坏微乎其微,这对患者个体生存能力和社会稳定及生产力的保护都是十分有益的。腔镜微创手术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缝合技术是腔镜手术的一个重要操作。常规腔镜下缝合采用普通的手术缝线,在狭小的手术区内,使用手术钳夹持缝针进行缝合和结扎,目前手术所用的缝线在腔镜下使用,长度偏长,并且细小的缝线在结扎时不方便,需要非常仔细,操作困难且耗时,对手术操作者的缝合技巧要求较高,一般不易掌握。针对上述不足,如附图
I所示,包括本人在内发明人曾发明一种缝合器,一端具有供缝针缝合后穿过结扎的扣锁环,扣锁环为生产时缝线端头折回与缝线融合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缝针在缝合好伤口后由所述扣锁环穿出,利用结扎夹锁闭代替打结,采用这种操作使得结扎较为方便,只需简单地穿过扣锁环操作,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结扎牢固。但是,上述带扣锁环结构的缝合器,在缝针穿过扣锁环之后,仍然需要来回绕线打成死结,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结扎方便,可以大大降低医生的操作难度,缩短打结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患者痛苦。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包括首端连接缝合针的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尾端与缝合线相交形成固定环,缝合线尾端绕过缝合线并穿过固定环形成活结,缝合线的首端穿过固定环后形成锁紧环。进一步,所述锁紧环的直径为l_2cm。进一步,所述缝合线首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为10-15cm。进一步,所述缝合线尾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为5-lOcm。进一步,所述缝合线为可吸收缝合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包括首端连接缝合针的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尾端与缝合线相交形成固定环,缝合线尾端绕过缝合线并穿过固定环形成活结,缝合线的首端穿过固定环后形成锁紧环。生产时采用机械工业化生产打结,制造方便。使用时,当缝合针穿过需缝合的组织后,绕回穿过锁紧环,用力牵拉缝合线的首端和尾端,即可一次性完成结扎锁紧动作,结扎方便,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缩短打结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患者痛苦,实用性强,极具推广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现有带扣锁环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如图2所示,包括首端连接缝合针2的缝合线1,所述缝合线2的尾端与缝合线相交形成固定环,缝合线尾端绕过缝合线2并穿过固定环形成活结3,缝合线的首端穿过固定环后形成锁紧环4。所述锁紧环的直径为l_2cm ;所述缝合线首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所述缝合线尾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为5-lOcm。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环的直径具体为I. 5cm ;所述缝合线首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具体为IOcm ;所述缝合线尾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具体为8cm。生产时采用机械工业化生产打结,制造方便。使用时,当缝合针穿过需缝合的组织后,绕回穿过锁紧环,用力牵拉缝合线的首端和尾端,即可一次性完成结扎锁紧动作,结扎方便,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缩短打结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患者痛苦,实用性强,极具推广价值。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缝合线为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后无须患者进行拆线,减轻患者时间与痛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包括首端连接缝合针(2)的缝合线(I),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2)的尾端与缝合线相交形成固定环,缝合线尾端绕过缝合线(2)并穿过固定环形成活结(3),缝合线的首端穿过固定环后形成锁紧环(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的直径为l_2cm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首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尾端与活结之间的距离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为可吸收缝合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腔镜手术缝合器,包括首端连接缝合针的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尾端与缝合线相交形成固定环,缝合线尾端绕过缝合线并穿过固定环形成活结,缝合线的首端穿过固定环后形成锁紧环。生产时采用机械工业化生产打结,制造方便。使用时,当缝合针穿过需缝合的组织后,绕回穿过锁紧环,用力牵拉缝合线的首端和尾端,即可一次性完成结扎锁紧动作,结扎方便,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缩短打结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患者痛苦,实用性强,极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2589591SQ20122021261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陈锦 申请人:陈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