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及引流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7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及引流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及引流手术器械,引流管包括管体,其管体依次具有外段、第一弯折部、过渡段、第二弯折部及内段,外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过渡段与内段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弯折,内段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相贴合的贴合弧段。本发明可以实现胸腔手术的微创,并使引流管更顺应人体解剖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管腔狭窄,引流效果好。
【专利说明】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及引流手术器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及引流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胸腔手术过程中,其手术部位大多位于侧上胸腔或侧下胸腔部位,容易损伤肝脾等组织脏器。在胸腔手术的引流中采用直管引流,对于现有的胸腔手术而言,手术创口大,术后病人疼痛较剧烈,无法有效的实现手术微创,并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直管的引流管在弯折过程中,会使管体的内径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管腔的狭窄,进而影响到引流效果。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及引流手术器械,本发明可以实现胸腔手术的微创,并使引流管更顺应人体解剖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管腔狭窄,引流效果好。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其管体依次具有外段、第一弯折部、过渡段、第二弯折部及内段,外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过渡段与内段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弯折,内段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相贴合的贴合弧段。
[0006]在所述管体的内段靠近第二弯折部一侧设有球囊,在所述管体的外段处设有充气活塞,充气导管的一端通过导管开口与球囊相通,另一端与与充气活塞相通。
[0007]所述管体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0008]所述内段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
[0009]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
[0010]所述外段的端部具有后端管口,所述内段的前端部具有前端管口,在内段上还设有侧孔。
[0011]在所述外段上设有开关装置或固定装置。
[0012]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上弯折。
[0013]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也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
[0014]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前侧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上或向下弯折。
[0015]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手术器械,包括:
[0016]引流管,该引流管包括管体,其管体依次具有外段、第一弯折部、过渡段、第二弯折部及内段,外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过渡段与内段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弯折,内段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相贴合的贴合弧段;[0017]导丝;
[0018]穿刺针,其包括针体和针头,该针体内有纵向通道,在该针体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与其纵形通道相通的穿刺针侧孔,该针头前端封闭且为钝头;
[0019]皮肤切开刀,其包括刀柄和刀体,该刀体包括前端的刃部和后端的根部,该根部固定在该刀柄的前端面上,且该根部的表面与该刀柄的前端面之间形成限位台阶部。
[0020]还包括有导引柱,具有内孔,其内孔的孔径与所述导丝的孔径相吻合,其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导引柱的材质软于所述导丝的材质。
[0021]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22]1、在进行胸腔手术时,将管体的内段通过微创口从胸腔的侧部置入胸腔内部,其贴合弧段与胸腔内壁相贴合,减少对内脏的损伤,过渡段与内段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弯折,外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外段弯折后外露并与胸腔外贴合,以方便将外段固定;该引流管可以与人体的胸腔的内壁完美贴合,减少对人体脏器的损伤,并可以实现充分有效的引流。
[0023]2、在所述管体的内段靠近第二弯折部一侧设有球囊,球囊充气之后膨胀,可以将管体的内段紧密固定在胸腔的内壁。
[0024]3、所述内段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可以使卷曲端与肺部的外轮廓紧密贴合,引流效果更好。
[0025]4、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以更好的与人体胸腔的内壁轮廓相吻合。
[0026]5、在内段上还设有侧孔以加强引流效果,如果侧孔为至少两个,则至少两个侧孔沿所述管体周向错开。沿管体周向设置侧孔后,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不同部位进行引流,弓丨流效果更好。
[0027]6、在手术时,可以通过该导丝的引导作用,方便的将引流管置入人体胸腔。
[0028]7、如果导丝与管体之间的空隙过大,可以在所述管体与所述导丝之间还设有导引柱,以减少导丝与管体之间的晃动,提高导丝的导引效果,导引柱可以采用韧制材料制成。
[0029]8、在所述外段上设有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可以为卡子或夹子,还可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将管体的外段与人体进行固定。
[0030]9、该引流管主要有设计方式:
[0031]a、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上弯折,此时,该引流管可作为气体引流管;
[0032]b、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也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此时,该引流管可作为液体引流管;
[0033]C、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前侧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上或向下弯折。此时,该引流管可作为卧位引流管,患者处于卧位,当内段相对于过渡段向上弯折时,为卧位气体引流;当内段相对于过渡段向下弯折时,为卧位液体引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34]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0035]图1-1-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0036]图1-1-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管体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0038]图l-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0039]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0040]图l-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侧视图;
[0041]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正视图;
[0042]图l-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侧视图;
[0043]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044]图l-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使用时的侧视图(按人体方向);
[0045]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正视图; [0046]图2-1-la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侧视图;
[0047]图2-1-lb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截面图;
[0048]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正视图;
[0049]图2-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侧视图;
[0050]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正视图;
[0051]图2-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侧视图;
[0052]图2-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截面图;
[0053]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八的正视图;
[0054]图2-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侧视图;
[0055]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的正视图;
[0056]图3-1-la是本发明实施例九的侧视图;
[0057]图3-1-lb是本发明实施例九的截面图;
[0058]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的正视图;
[0059]图3-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的侧视图;
[0060]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一的正视图;
[0061]图3-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1^一的侧视图;
[0062]图3-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1^一的截面图;
[0063]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正视图;
[0064]图3-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侧视图;
[0065]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066]图3-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使用时的侧视图(按人体方向);
[0067]图4_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正视图;
[0068]图4_l_l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侧视图;
[0069]图4-1-lb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中,管体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70]图4-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正视图;
[0071]图4-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侧视图;
[0072]图4-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的正视图;[0073]图4-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的侧视图;
[0074]图4_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六的正视图;
[0075]图4-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六的侧视图;
[0076]图4-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六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077]图4-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六使用时的侧视图(按人体方向);
[0078]图5-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七的正视图;
[0079]图5-1-l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七的侧视图;
[0080]图5-1-lb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七的截面图;
[0081]图5-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八的正视图;
[0082]图5-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八的侧视图;
[0083]图5-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九的正视图;
[0084]图5-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九的侧视图;
[0085]图5-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十 九的截面图;
[0086]图5-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的正视图;
[0087]图5-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的侧视图;
[0088]图6-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一的正视图;
[0089]图6-1-l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一的侧视图;
[0090]图6-1-l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一的截面图;
[0091]图6-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二的正视图;
[0092]图6-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二的侧视图;
[0093]图6-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二的正视图;
[0094]图6-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三的侧视图;
[0095]图6-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三的截面图;
[0096]图6-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四的正视图;
[0097]图6-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四的侧视图;
[0098]图6-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四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099]图6-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四使用时的侧视图(按人体方向);
[0100]图7-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五的正视图;
[0101]图7-1-l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五的侧视图;
图7-1-l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五中,管体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102]图7-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六的正视图;
[0103]图7-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六的侧视图;
[0104]图7-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七的正视图;
[0105]图7-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七的侧视图;
[0106]图7-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八的正视图;
[0107]图7-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八的侧视图;
[0108]图7-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八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109]图7-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八使用时的侧视图(按人体方向);
[0110]图8-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九的正视图;[0111]图8-1-l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九的侧视图;
[0112]图8-1-l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九的截面图;
[0113]图8-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的正视图;
[0114]图8_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的侧视图;
[0115]图8-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一的正视图;
[0116]图8_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一的侧视图;
[0117]图8-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一的截面图; [0118]图8-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二的正视图;
[0119]图8_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二的侧视图;
[0120]图9_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二的正视图;
[0121]图9-1-l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三的侧视图;
[0122]图9-1-l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三的截面图;
[0123]图9-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四的正视图;
[0124]图9-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四的侧视图;
[0125]图9-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五的正视图;
[0126]图9-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五的侧视图;
[0127]图9_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五的截面图;
[0128]图9-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六的正视图;
[0129]图9-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六的侧视图;
[0130]图9-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六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131]图9-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六使用时的俯视图(按人体方向);
[0132]图10-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七的正视图;
[0133]图1O-1-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七的侧视图;
[0134]图1O-1-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七中,管体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135]图10-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八的正视图;
[0136]图10-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八的侧视图;
[0137]图10-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九的正视图;
[0138]图10-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九的侧视图;
[0139]图10-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的正视图;
[0140]图10-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的侧视图;
[0141]图10-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142]图10-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使用时的俯视图(按人体方向);
[0143]图1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一的正视图;
[0144]图1l-1-1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一的侧视图;
[0145]图ll_l_lb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一的截面图;
[0146]图1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二的正视图;
[0147]图ll-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二的侧视图;
[0148]图1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三的正视图;
[0149]图ll-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三的侧视图;[0150]图ll-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三的截面图;
[0151]图1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四的正视图;
[0152]图ll-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四的侧视图;
[0153]图12-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五的正视图;
[0154]图12-1-l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五的侧视图;
[0155]图12-1-lb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五的截面图;
[0156]图12-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六的正视图;
[0157]图12-2_2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六的侧视图;
[0158]图12-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七的正视图;
[0159]图12-3_3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七的侧视图;
[0160]图12-3_3b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七的截面图;
[0161]图12-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八的正视图;
[0162]图12-4_4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八的侧视图;
[0163]图12-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八使用时的正视图(按人体方向);
[0164]图12-5_5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十八使用时的俯视图(按人体方向);
[0165]附图标记说明:
[0166]1、管体,101、外段,102、第一弯折部,103、过渡段,104、第二弯折部,105、内段,11、前端管口,111、侧孔,12、后端管口,13、球囊,14、充气导管,141、导管开口,142、充气活塞,15、标志线,16、引流腔,17、注药腔,18、导气腔,19、塑形连接部,20、夹子,21、外固定零件,
2、胸腔内壁,3、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167]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168]实施例一
[0169]如图1-1、图l-1-la、图1-1-1b所示,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该引流管为气体引流管,其包括管体1,其管体I依次具有外段101、第一弯折部102、过渡段103、第二弯折部104及内段105,外段101与过渡段103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102弯折,过渡段103与内段105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104弯折,内段105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2相贴合的贴合弧段。
[0170]其中,在管体I上设有标志线15用于医生置管时的辅助定位。所述外段101的端部具有后端管口 12,所述内段105的前端部具有前端管口 11,在内段105上还设有侧孔111。
[0171]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下弯折,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上弯折。
[0172]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173]1、在进行胸腔手术时,将管体I的内段105通过微创口从胸腔的侧部置入胸腔内部,其贴合弧段与胸腔内壁2相贴合,减少对内脏的损伤,过渡段103与内段105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104弯折,外段101与过渡段103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102弯折,外段101弯折后外露并与胸腔外贴合,以方便将外段101固定;该引流管可以与人体的胸腔的内壁完美贴合,减少对人体脏器的损伤,并可以实现充分有效的引流。
[0174]2、在内段105上还设有多个侧孔111以加强引流效果,且各侧孔111沿所述管体I周向错开,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不同部位进行引流,引流效果更好。
[0175]3、在手术时,可以通过该导丝的引导作用,方便的将引流管置入人体胸腔,如果导丝与管体I之间的空隙过大,可以在所述管体I与所述导丝之间还设有导引柱,以减少导丝与管体I之间的晃动,提高导丝的导引效果,导引柱可以采用韧制材料制成。
[0176]实施例二
[0177]如图1-2、图l-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103、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所述前端管口 11、至少两个侧孔111均设于该卷曲端上。其优点是: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 过渡段103、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可以使内段105与胸腔内壁2相吻合、卷曲端与肺部的外轮廓紧密贴合,引流效果更好。
[0178]实施例三
[0179]如图l-3、l-3_3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在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处设有充气活塞142,充气导管14的一端通过导管开口 141与球囊13相通,另一端与与充气活塞142相通。充气活塞142可以通过充气导管14向球囊13充气,球囊13充气后可与人体胸腔内壁2接触并对管体I进行固定。球囊13充气之后膨胀,可以将管体I的内段105紧密固定在胸腔的内壁。
[0180]实施例四
[0181]如图图1-4、l-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其原理已在前描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0182]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为立位引流气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四使用时的状态如图
1-5、图l-5-5a所示,在使用时,管体I的外段101下加设软垫3并与人体固定,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内壁2的上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183]实施例五
[0184]如图2-l、2-l-la,2-l_l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单腔管。在管体I的外段设有开关装置(本实施例中,开关装置为夹子20)及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为外固定零件21),通过开关装置可以控制管体I的通断,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将管体I固定在人体上,管体I的外段101通过塑形连接部19与引流腔16连接相通。
[0185]实施例六
[0186]如图2-2、2-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单腔管。
[0187]实施例七
[0188]如图2-3、2-3-3a、2-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结构,并设有球囊13,充气导管14内形成导气腔18,该球囊13通过该导气腔18与相通。
[0189]实施例八
[0190]如图2-4、2-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191]实施例九
[0192]如图3-l、3-l-la、3-l_l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其中一个支管内形成注药腔17,并通过该注药腔17可以向人体内注入药物,该实施例不设球囊。
[0193]实施例十
[0194]如图3-2、3-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该实施例不设球囊。
[0195]实施例十一
[0196]如图3-3、3-3-3a、3-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197]实施例十二
[0198]如图3-4、3-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199]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十二为立位引流气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十二使用时的状态如图3-5、图3-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内段105位于胸腔内壁2的上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00]实施例十三
[0201]如图4-1、图4-1-la、图4-1-lb所示,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该引流管为液体引流管,其包括管体1,其管体I依次具有外段101、第一弯折部102、过渡段103、第二弯折部104及内段105,外段101与过渡段103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102弯折,过渡段103与内段105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104弯折,内段105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2相贴合的贴合弧段。
[0202]所述外段101的端部具有后端管口 12,所述内段105的前端部具有前端管口 11,在内段105上还设有侧孔111。
[0203]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下弯折,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也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下弯折。
[0204]实施例十四
[0205]如图4-2、4-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103、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所述前端管口 11、多个侧孔111均设于该卷曲端上。
[0206]实施例十五
[0207]如图4-3、4-3_3a所示,本 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不同在于,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在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处设有充气活塞142。[0208]实施例十六
[0209]如图4-4、4-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
[0210]实施例十二至实施例十六为立位引流液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十六使用时的状态如图4-5、图4-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内壁2的下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11]实施例十七
[0212]如图5-1、图5-l-la、5-l_lb所示,本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
单腔管。
[0213]实施例十八
[0214]如图5-2、图5-2_2a所示,本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单腔管。
[0215]实施例十九
[0216]如图5-3、5-3-3a、5-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17]实施例二十
[0218]如图5-4、5-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19]实施例二十一
[0220]如图6-l、6-l-la、6-l_l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
二分支管,不设球囊。
[0221]实施例二十二
[0222]如图6-2、6-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不设球囊。
[0223]实施例二十三
[0224]如图6-3、6-3-3a、6-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25]实施例二十四
[0226]如图6-4、6-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27]实施例十七至实施例二十四为立位引流液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二十四使用时的状态如图6-5、图6-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内壁2的下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28]实施例二十五
[0229]如图7-1、 图7-1-la、图7-1-lb所示,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该引流管为卧位气体引流管,其包括管体1,其管体I依次具有外段101、第一弯折部102、过渡段103、第二弯折部104及内段105,外段101与过渡段103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102弯折,过渡段103与内段105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104弯折,内段105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2相贴合的贴合弧段。[0230]所述外段101的端部具有后端管口 12,所述内段105的前端部具有前端管口 11,在内段105上还设有侧孔111。
[0231]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前侧弯折,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也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上弯折,此时作为卧位气体引流。
[0232]实施例二十六
[0233]如图7-2、图7-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103、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所述前端管口 11、多个侧孔111均设于该卷曲端上。
[0234]实施例二十七
[0235]如图7-3、7-3_3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的不同在于,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在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处设有充气活塞142。
[0236]实施例二十八
[0237]如图7-4、7-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5的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 ,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
[0238]实施例二十五至实施例二十八为卧位引流气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二十八使用时的状态如图7-5、图7-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人体解剖位置的前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39]实施例二十九
[0240]如图8-l、8-l-la、8-l_lb所示,本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单腔管。
[0241]实施例三十
[0242]如图8-2、8-2_2a所示,本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单腔管。
[0243]实施例三十一
[0244]如图8-3、8-3-3a、8-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45]实施例三十二
[0246]如图8-4、8-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47]实施例三十三
[0248]如图9-l、9-l-la、9-l_l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不设球囊。
[0249]实施例三十四
[0250]如图9-2、9-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不设球囊。
[0251]实施例三十五
[0252]如图9-3、9-3-3a、9-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0253]实施例三十六
[0254]如图9-4、9-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55]实施例二十九至实施例三十六为卧位引流气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三十六使用时的状态如图9-5、图9-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人体解剖位置的前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56]实施例三十七
[0257]如图10-l、10-l-la、10-l_lb所示,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该引流管为卧位液体引流管,其包括管体1,其管体I依次具有外段101、第一弯折部102、过渡段103、第二弯折部104及内段105,外段101与过渡段103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102弯折,过渡段103与内段105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104弯折,内段105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2相贴合的贴合弧段。
[0258]所述外段101的端部具有后端管口 12,所述内段105的前端部具有前端管口 11,在内段105上还设有侧孔111。
[0259]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前侧弯折,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也相对于所述过渡段103向下弯折,此时作为卧位液体引流。
[0260]实施例三十八
[0261]如图10-2、图10-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7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所述卷 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103、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所述前端管口 11、多个侧孔111均设于该卷曲端上。
[0262]实施例三十九
[0263]如图10-3、10-3_3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7的不同在于,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在所述管体I的外段101处设有充气活塞142。
[0264]实施例四十
[0265]如图10-4、10-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7的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在所述管体I的内段105靠近第二弯折部104 —侧设有球囊13。
[0266]实施例三十七至实施例四十为卧位引流液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四十使用时的状态如图10-5、图10-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人体解剖位置的后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67]实施例四十一
[0268]如图ll-l、ll-l_la、ll-l-lb所示,本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
为单腔管。
[0269]实施例四十二
[0270]如图ll-2、ll-2_2a所示,本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单腔管。
[0271]实施例四十三
[0272]如图ll-3、ll-3-3a、ll-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0273]实施例四十四
[0274]如图11-4、ll-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75]实施例四十五
[0276]如图12-l、12-l-la、12-l_l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不设球囊。
[0277]实施例四十六
[0278]如图12-2、12-2_2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二分支管,不设球囊。
[0279]实施例四十七
[0280]如图12-3、12-3-3a、12-3_3b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81]实施例四十八
[0282]如图12-4、 12-4_4a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所述内段105的端部为卷曲端,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相交平面,所述外段101为三分支管,并设有球囊13。
[0283]实施例四十一至实施例四十八为卧位引流液体的胸腔引流管。实施例四十八使用时的状态如图12-5、图12-5-5a所示,在使用时,其管体I的内段105位于胸腔人体解剖位置的后部,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其余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与此类似。
[028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其管体依次具有外段、第一弯折部、过渡段、第二弯折部及内段,外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过渡段与内段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弯折,内段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相贴合的贴合弧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内段靠近第二弯折部一侧设有球囊,在所述管体的外段处设有充气活塞,充气导管的一端通过导管开口与球囊相通,另一端与与充气活塞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段的端部向内卷曲而形成卷曲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端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过渡段、贴合弧段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相对于第二平面相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段的端部具有后端管口,所述内段的前端部具有前端管口,在内段上还设有侧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段上设有开关装置或固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上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也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下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前侧弯折,所述管体的内段相对于所述过渡段向上或向下弯折。
11.一种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引流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该引流管包括管体,其管体依次具有外段、第一弯折部、过渡段、第二弯折部及内段,外段与过渡段之间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过渡段与内段之间通过第二弯折部弯折,内段上至少部分具有与胸腔内壁相贴合的贴合弧段; 导丝; 穿刺针,其包括针体和针头,该针体内有纵向通道,在该针体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与其纵形通道相通的穿刺针侧孔,该针头前端封闭且为钝头; 皮肤切开刀,其包括刀柄和刀体,该刀体包括前端的刃部和后端的根部,该根部固定在该刀柄的前端面上,且该根部的表面与该刀柄的前端面之间形成限位台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顺应人体解剖特点的微创胸腔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引柱,具有内孔,其内孔的孔径与所述导丝的孔径相吻合,其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导引柱的材质软于所述导丝的材质。
【文档编号】A61M1/00GK103599587SQ201310108478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俞晓立, 吴雄婷, 张福霖, 林娟, 彭隽晖, 张应腾 申请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