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93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
背景技术
[0002]直肠给药(又称灌肠疗法)是通过直肠黏膜途径给药的药物疗法之一,它是将药液通过直肠给药管注入直肠,经黏膜吸收,从而达到全身的疗效。直肠给药因无创伤、药物吸收迅速且完整,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在祖国医学应用更为久远。[0003]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结肠部位由于pH条件温和, 代谢酶少,在此部位释药可以减少胃肠道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提高在结肠部位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对结肠部病变的治疗,能避免口服药物在上消化道被破坏和释放,[0004]但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经常使用导尿管、缸管替代,因管径粗、管头钝、管尾与注射器、输液器不匹配、管腔存药量多等问题,给医患带来很多不便。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以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的问题,将药物直接、准确地输送到直肠或结肠,再以速释(脉冲)或缓释、控释给药,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管体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所述的头部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所述头部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所述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该刻度以头部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延伸,在管体外小于6cm处标有刻度, 且在大于IOcm处标有刻度。[0007]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在管体外20cm处标有刻度。[0008]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的外径为2mm。[0009]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的外径为2. 5mm。[0010]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的总长为12cm。[001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的总长为15cm。[001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的总长为20cm。[001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的总长为30cm。[001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的管体由塑料制成。[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径较细,管内存药量小,减小药物的损失;管体头部的子弹头形状利于进入肛门,减小患者的痛苦;尾部的接口可与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的出口连接,使用方便;管体的刻度便于控制插入的深度,将药物直接、准确地输送到直肠或结肠。


[0016]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剖视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0018]附图标记说明1_管体;11-头部;111_出药口 ;12_尾部;121_接口 ;13_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0020]参见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的管体I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11,另一端为尾部12。[0021]所述的头部11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所述头部11的管体I上设有出药口 111。[0022]所述的尾部12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 121。[0023]所述的管体I外设有长度刻度13,以便于控制管体I插入的深度,可以厘米为单位。[0024]优选的是,该刻度13以头部11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12延伸,在管体I外小于6cm 处标有刻度,便于控制向患者的直肠给药。[0025]再优选的是,该刻度13以头部11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12延伸,在管体I外大于 IOcm处标有刻度,便于控制向患者的结肠给药。[0026]所述的管体I的外径为2mm或2. 5mm。所述的管体2的总长可为12cm、15cm、20cm 或 30cm。[0027]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可由具有一定硬度并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如塑料。[002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径较细,管内存药量小,减小药物的损失;管体头部的子弹头形状利于进入肛门,减小患者的痛苦;尾部的接口可与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的出口连接,使用方便;管体的刻度便于控制插入的深度,将药物直接、准确地输送到直肠或结肠。[00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的管体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所述的头部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所述头部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所述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该刻度以头部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延伸,在管体外小于6cm处标有刻度,且在大于IOcm处标有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外20cm处标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I 径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I 径为2. 5mm。
5.根据权利要求I 长为12cm。
6.根据权利要求I 长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I 长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I 长为30cm。
9.根据权利要求I 述的管体由塑料制成。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外 :所述的管体的外 :所述的管体的总所述的管体的总所述的管体的总所述的管体的总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给药管的管体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所述的头部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所述头部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所述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该刻度以头部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延伸,在管体外小于6cm处标有刻度,且在大于10cm处标有刻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的问题,将药物直接、准确地输送到直肠或结肠,再以速释(脉冲)或缓释、控释给药,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2740610SQ20122021264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马洪梅 申请人:马洪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