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医用变形引导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是一种医用变形引导针。
技术背景医用引导针是医学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引导针的形状、结构各异,如设置有引导套管的骨髓穿刺引导针,穿刺引导导尿套针,脑脊液穿刺引导针等;直接用于引导缝合线或引导线的引导针呈直杆状针体,一端形成有穿引缝合线或引导线的圆形针孔。中国专利2065882公开了一种“肌腱引导针”,它由头部为圆锥体、尾部中心纵向攻有螺纹的圆孔的针体、针尾和加压轴套组成。针尾的一端为螺栓轴,并在靠近截头圆锥体一头开有针眼,另一端为截头圆锥体,沿针眼孔一侧纵向开有一槽;加压轴套为圆柱体,两端沿中心纵向分别开有攻有螺纹的圆孔和截头圆锥形孔;针尾的螺栓轴从加压轴套截头圆锥形孔一端旋过圆孔后再与针体尾部螺纹连接。它能将皮下通道开通和肌腱引导同步完成。但是,在微创手术特别是面部整形外科手术中,如上面部提升术,需在穹窿形的头皮帽状腱膜下至颞部往返引导高张力聚酯线,并在头顶正中Icm长的切口内导出,而圆孔直针刚性强,不能随头颅外形在腱膜下引导穿行,针孔不便穿线,难于满足微创手术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引导针弯曲和便于穿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用变形引导针。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医用变形引导针,包括圆柱形针体及其一端形成穿线孔的针尖部,而针体是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不锈钢线材,扁体针尖部椭圆形穿线孔的纵轴一侧形成有过线豁口,针体另一端折曲形成长环形手柄。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由于针体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便于在腱膜下随头型改变形状;扁体针尖部椭圆形穿线孔的纵轴一侧形成的过线豁口利于过线,并防止走线脱落,长环形手柄便于术者握持,成为上面部提升术专用的手术器械。
图I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体2.穿线孔3.针尖部4.过线豁口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医用变形引导针,包括圆柱形针体I及其一端形成穿线孔2的针尖部3,而针体I是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不锈钢线材,扁体针尖部3椭圆形穿线孔2的纵轴一侧形成有过线豁口 4,针体I另一端折曲形成长环形手柄5。所述的医用变形引导针,其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不锈钢线材是316L不锈钢线材。所述的医用变形引导针,其折曲形成长环手柄5的纵轴线与针体I的轴线重合。椭圆形穿线孔2的纵轴与针体I的轴线一致。所述的医用变形引导针,其针尖部3的前部和手柄5的刚性大于针体I的刚性。制作时,只在针尖部3的前2cm和手柄5淬火。从而使针体I稍受力即可随头型弯曲。本实用新型样品全长160mm,针体I直径2. 5mm,手柄5长95mm,椭圆形穿线孔2的纵轴与针体I轴向一致,穿线孔2的纵轴3_,横轴1_。而且椭圆形穿线孔2能防止往返走线时牵引线从过线豁口 4脱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头顶正中切口插入带线的引导针,针体I及针尖部3的后部随头型弯曲,插向颞部后,拔出引导针,并使导线(未图示)反折回来,经手术,使面颊提升。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变形引导针,包括圆柱形针体(I)及其一端形成穿线孔(2)的针尖部(3),其特征在于针体(I)是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不锈钢线材,扁体针尖部(3)椭圆形穿线孔(2)的纵轴一侧形成有过线豁口(4),针体(I)另一端折曲形成长环形手柄(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变形引导针,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不锈钢线材是316L不锈钢线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变形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折曲形成长环手柄(5)的纵轴线与针体(I)的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变形引导针,其特征在于针尖部(3)的前部和手柄(5)的刚性大于针体(I)的刚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变形引导针,属于外科手术器械。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针体及其一端形成穿线孔的针尖部,而针体是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不锈钢线材,扁体针尖部椭圆形穿线孔的纵轴一侧形成有过线豁口,针体另一端折曲形成长环形手柄。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由于针体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便于在腱膜下随头型改变形状;扁体针尖部椭圆形穿线孔的长轴一侧形成的过线豁口利于过线,并防止走线脱落,长环形手柄便于术者握持,使本实用新型成为上面部提升术专用的手术器械。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2568348SQ2012202364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杨燕祥 申请人:杨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