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穿刺活检是采用传统的弹簧式活检针,这种弹簧式活检针缺点是对组织破坏巨大,造成的损伤恢复迟缓。另外,现有还有部分非弹簧式活检针,例如,对比文件932226223. 3中公开了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该医用旋转活检针的外套针和医用旋转活检针芯上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封闭式缺孔,外套针和医用旋转活检针芯配合在一起,通过外套针针头穿刺组织,通过注射器给医用旋转活检针芯 加负压将组织吸入外套针缺孔后,下压医用旋转活检针芯通过外套针和医用旋转活检针芯对应的缺孔刃缘切割组织。上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由于外套针的直径较大,通过外套针穿刺组织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恢复;另外,外套针和医用旋转活检针芯对应的缺孔为封闭式缺孔,同样的创伤面其切割组织较少,如果需要切割较多组织,则需要造成较大的创伤,即切割组织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旨在解决现有的医用旋转活检针由于通过外套针穿刺组织造成穿刺口较大不利于恢复以及切割组织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包括针芯部分和外套管部分,所述针芯部分包括针芯,所述外套管部分包括外套管,所述针芯部分插在外套管部分内,所述针芯的前端设有针芯旋转切割槽,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设有套管切割槽,所述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针芯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为实心体,设于所述针芯旋转切割槽的前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针芯部分还包括握持手柄,所述针芯的尾部与握持手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外套管部分还包括旋转手柄,所述外套管的尾部与旋转手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握持手柄与旋转手柄的接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握持手柄与旋转手柄通过定位槽吻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针芯和外套管为医用不锈钢空心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套管切割槽的槽口为弧形开放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旋转活检针通过在针芯和外套管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切割槽,通过旋转针芯的切割槽沿着外套管的切割槽边缘进行切割,便于操作;外套管的切割槽槽口为弧形头开放式结构,便于穿刺进目标组织,并可一次性切割较多目标组织;本实用新型通过针芯穿刺目标组织,由于针芯直径较小,可进一步减小创伤,利于患者恢复。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旋转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旋转活检针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医用旋转活检针包括针芯部分10和外套管部分20,针芯部分10插在外套管部分20内。其中,针芯部分10包括握持手柄11和针芯12,握持手柄11为医用塑料制造,握持手柄11的接口处设有第一定位槽(图未示),用于与外套管部分20连接;针芯12为医用不锈钢空心管制造,针芯12的尾部与握持手柄11连接,针芯12的前端设有针芯旋转切割槽13,针芯旋转切割槽13的边缘做锋利处理,方便切割;针芯旋转切割槽13的前端设有针头14,针头14为实心体,具体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外套管部分20包括旋转手柄21和外套管22,旋转手柄21为医用塑料制造,外套管22为医用不锈钢空心管制造,外套管22的尾部与旋转手柄21连接,外套管22的前端设有套管切割槽23,套管切割槽23的槽口为弧形开放式结构,边缘同样做锋利处理,与针芯旋转切割槽13的槽口相对应,用于配合针芯旋转切割槽13做切割动作,具体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旋转手柄21的接口处设有与第一定位槽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图未示),握持手柄11与旋转手柄21通过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吻合连接,针芯旋转切割槽13与套管切割槽23的槽口相对应,通过转动旋转手柄21分别定位针芯旋转切割槽13与套管切割槽23的开启准备切割状态以及切割完毕闭合状态,具体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旋转手柄21每转动180度定位一次。本实用新型医用旋转活检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握持手柄11与旋转手柄21上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将针芯旋转切割槽13与套管切割槽23定位在开启状态,通过针头14将医用旋转活检针穿刺进目标组织内,并控制在合适的取样深度,沿针芯方向转动旋转手柄21 180°带动套管22转动,套管22在转动的过程中,套管切割槽23的边缘沿着针芯旋转切割槽13的边缘切割组织,并在转动180°后,针芯旋转切割槽13与套管切割槽23闭合,完成切割,抽出医用旋转活检针,取出切割组织,完成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旋转活检针通过在针芯和外套管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切割槽,通过旋转针芯的切割槽沿着外套管的切割槽边缘进行切割,便于操作;外套管的切割槽槽口为弧形头开放式结构,便于穿刺进目标组织,并可一次性切割较多目标组织;本实用新型通过针芯穿刺目标组织,由于针芯直径较小,可进一步减小创伤,利于患者恢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包括针芯部分和外套管部分,所述针芯部分包括针芯,所述外套管部分包括外套管,所述针芯部分插在外套管部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的前端设有针芯旋转切割槽,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设有套管切割槽,所述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为实心体,设于所述针芯旋转切割槽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部分还包括握持手柄,所述针芯的尾部与握持手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部分还包括旋转手柄,所述外套管的尾部与旋转手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与旋转手柄的接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握持手柄与旋转手柄通过定位槽吻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和外套管为医用不锈钢空心管。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医用旋转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切割槽的槽口为弧形开放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一种医用旋转活检针,具体包括针芯部分和外套管部分,所述针芯部分包括针芯,所述外套管部分包括外套管,所述针芯部分插在外套管部分内,所述针芯的前端设有针芯旋转切割槽,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设有套管切割槽,所述针芯旋转切割槽与套管切割槽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旋转活检针通过在针芯和外套管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切割槽,通过旋转针芯的切割槽沿着外套管的切割槽边缘进行切割,便于操作;外套管的切割槽槽口为弧形头开放式结构,便于穿刺进目标组织,并可一次性切割较多目标组织;本实用新型通过针芯穿刺目标组织,由于针芯直径较小,可进一步减小创伤,利于患者恢复。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2568323SQ2012202494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萌颖 申请人:李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