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30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子的伸缩调节机构,具体指一种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种帮助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或者残疾人士练习走步的康复器械,其大多采用轮椅结构,练习走步时使用者扶着轮椅上的把手前行,不断训练自己行走,行走疲劳时可以将轮椅刹住,坐在轮椅的椅座上休息。助行器一般都具有一个由前、后支撑杆组成的支架,把手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杆或后支撑杆的顶部。早期的助行器都采用固定长度的支撑杆,一旦把手安装完毕后,把手的高度便确定下来,由于不同使用者的身高不同,因而把手的某个固定高度对某些使用者来说不一定合适。现有技术中也有能对把手高度进行调节的助行器,如挪威专利NO 311925描述了具有手柄和制动器的主杆高度的伸缩调节结构,该 调节结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调节也较为不便,因而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的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相互插套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位于插套连接部位的锁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件包括一连接杆、手柄及一侧部形成开口且套在插套连接部位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两开口边分别径向延伸出相对间隔而设且带有通孔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手柄的头部具有两个相对间隔而设且带有偏心轴孔的凸轮,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两凸轮之间,且在该连接杆的第一端开有贯穿孔,一凸轮轴穿过所述的偏心轴孔及贯穿孔而使所述凸轮铰接于所述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通孔后限位在第二凸耳外侧,所述手柄转动过程中,所述两凸轮的边缘始终与所述第一凸耳的外侧壁保持接触。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上套设有一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耳外侧壁上的垫圈,所述手柄转动过程中,所述两凸轮的边缘始终与该垫圈保持接触。采用垫圈后,可避免凸轮与第一凸耳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小凸轮和第一凸耳的磨损,进而延长该锁紧件的使用寿命。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连接杆为圆柱杆,该圆柱杆中位于贯穿孔的两端部分设计成平面状。这样,两凸轮的相对面与连接杆之间能充分接触,使凸轮与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结构更为合理。所述的连接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限位在第二凸耳外侧,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在其第二端的表面制有螺纹而成为螺杆,所述螺杆伸出于第二凸耳的通孔后与一螺母相紧固。采用螺母与螺杆相紧固的方式,既简单又较为牢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只需要扳动锁紧件的手柄即可完成,当手柄扳动至其凸轮的较大半径处边缘压制在第一凸耳的外侧壁时,支撑杆处于锁紧状态,当手柄扳动至其凸轮的较小半径处边缘压制在第一凸耳的外侧壁时,支撑杆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可对支撑杆进行自由伸缩,当支撑杆调整到合适高度后再反向扳动手柄将支撑杆锁紧。可见该伸缩调节机构不仅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对支撑杆的伸缩调节也颇为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I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当锁紧件锁紧支撑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当锁紧件松开支撑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锁紧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3均为中空的圆柱杆,第一支撑杆12自上而下插接在第二支撑杆13上端部的内部,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部安装有刹车把手15,第二支撑杆13的上端部开有侧向缺口 14。本实施例中的锁紧件包括连接杆I、手柄2和在侧部形成开口的套管3,套管3套设在第二支撑杆13的上端部并且套管3的上端面齐平于第二支撑杆13的上端面。锁紧件的分解结构参见图7所示,套管3的两开口边分别径向延伸出横向相对间隔而设的第一凸耳41和第二凸耳42,在第一凸耳41和第二凸耳42上均开有通孔5。手柄2的头部具有两个相对间隔而设的凸轮6,两凸轮6上均开有偏心轴孔7。连接杆I采用圆柱杆,连接杆I穿过第一凸耳41和第二凸耳42的通孔5,连接杆I的第一端位于两凸轮6之间,在连接杆I的第一端开有贯穿孔8,并在该贯穿孔8的两端形成平面状,凸轮轴9穿过偏心轴孔7和贯穿孔8而使凸轮6铰接于连接杆1,本实施例中,连接杆I的第二端表面制有螺纹并伸出于第二凸耳42的外侧后与螺母11相紧固。此外,本实施例中,连接杆I上套设有抵靠在第一凸耳41外侧壁上的垫圈10,在扳动手柄2的过程中,两凸轮6的边缘始终与该垫圈10保持接触,以避免凸轮6与第一凸耳41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凸轮6和第一凸耳41的磨损,延长锁紧件的使用寿命。该伸缩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顺时针方向扳动手柄2,锁紧件从图5所示状态到图6所示状态的转化过程中,凸轮6从较大半径处边缘与垫圈10相抵靠转化为凸轮6较小半径处边缘与垫圈10相抵靠,由于垫圈10始终与凸轮6的边缘保持接触,所以该过程中垫圈10自左向右平移,垫圈10与螺母11间的相对距离变大,进而使第一凸耳41和第二凸耳42的间距变大,即套管3的开口被扩大,另外,第二支撑杆13的上端部开有侧向缺口 14,由图2可知,当第二支撑杆13插入套管3内时,该侧向缺口 14恰好对准套管3的开口,于是,随着套管3开口的扩大,侧向缺口 14也被相应扩大,从而使第二支撑杆13的上端部对第一支撑杆12的锁紧作用消失,这样,第一支撑杆12便可以进行上下伸缩调节。当第一支撑杆12的高度调节至某个合适位置时,反向扳动手柄2,即将手柄2从图6所示位置板动至图5所示位置,使套管3锁紧第二支撑杆13,进而第二支撑杆13将第一支撑杆12锁紧在该合适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连接杆第二端可以通过插销限位在第二凸耳的外侧,又比如,可以将第二凸耳的通孔设计成螺纹孔,使连接杆第二端螺纹连接在该螺纹孔上等等,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相互插套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以及位于插套连接部位的锁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件包括一连接杆(I)、手柄(2)及一侧部形成开口且套在插套连接部位的套管(3),所述套管(3)的两开口边分别径向延伸出相对间隔而设且带有通孔(5)的第一凸耳(41)和第二凸耳(42),所述手柄(2)的头部具有两个相对间隔而设且带有偏心轴孔(7)的凸轮¢),所述连接杆(I)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两凸轮(6)之间,且在该连接杆(I)的第一端开有贯穿孔(8),一凸轮轴(9)穿过所述的偏心轴孔(7)及贯穿孔(8)而使所述凸轮(6)铰接于所述的连接杆(I),所述连接杆(I)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凸耳(41)和第二凸耳(42)的通孔(5)后限位在第二凸耳(42)外侧,所述手柄(2)转动过程中,所述两凸轮(6)的边缘始终与所述第一凸耳(41)的外侧壁保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I)上套设有一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耳(41)外侧壁上的垫圈(10),所述手柄(2)转动过程中,所述两凸轮出)的边缘始终与该垫圈(10)保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I)为圆柱杆,该圆柱杆中位于贯穿孔(8)的两端部分设计成平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I)在其第二端的表面制有螺纹而成为螺杆,所述螺杆伸出于第二凸耳(42)的通孔(5)后与一螺母(11)相紧固。
专利摘要一种助行器支撑杆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相互插套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位于插套连接部位的锁紧件,其特征在于锁紧件包括连接杆、手柄及侧部形成开口且套在插套连接部位的套管,套管的两开口边分别径向延伸出相对间隔而设且带有通孔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手柄的头部具有两个相对间隔而设且带有偏心轴孔的凸轮,连接杆的第一端开有贯穿孔,一凸轮轴穿过偏心轴孔及贯穿孔而使凸轮铰接于连接杆,连接杆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通孔后限位在第二凸耳外侧,手柄转动过程中,两凸轮的边缘始终与第一凸耳的外侧壁保持接触。该伸缩调节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支撑杆的伸缩调节只需要转动手柄即可完成,操作较为方便。
文档编号A61H3/04GK202699541SQ20122025693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石丽娜 申请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