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29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引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腹腔手术后,其腔负压改变,并有积血积液,一般采用导管和水封瓶进行引流。这类引流装置均不带有刻度,不能计量,要倒入带有刻度的量杯内,方可计量,既不准确,也不方便;而且压力不稳定,往往出现压力不足,导致引流停止,使引流不连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引流管、储液罐、电动真空泵、吸引管、阀门、单向阀和压力控制器。所述储液罐上部一侧连接有与储液罐内腔相贯通的引流管,储液罐上部另一侧通过吸引管与电动真空泵相连接并贯通;储液罐下部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储液罐侧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动真空泵电连接;所述引流管上安装有阀门和单向阀。其中,所述储液罐外侧设有刻度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能准确显示计量及压力稳定引流连续的优点。使用时能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病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6、储液罐7、电动电动真空泵3、吸引管4、阀门5、单向阀10和压力控制器2。所述储液罐7上部一侧连接有与储液罐7内腔相贯通的引流管6,储液罐7上部另一侧通过吸引管4与电动真空泵3相连接并贯通;储液罐7下部一侧设有排液管8,排液管8上安装有阀门5 ;储液罐7侧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该压力传感器9与压力控制器2电连接,压力控制器2的输入端与电源I电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动真空泵3电连接;所述引流管4上安装有阀门5和单向阀10。其中,所述储液罐7外侧设有刻度尺10。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储液罐、电动真空泵、吸引管、阀门、单向阀和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上部一侧连接有与储液罐内腔相贯通的引流管,储液罐上部另一侧通过吸引管与电动真空泵相连接并贯通;储液罐下部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储液罐侧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动真空泵电连接;所述引流管上安装有阀门和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外侧设有刻度尺。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恒负压式胸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储液罐、电动真空泵、吸引管、阀门、单向阀和压力控制器。所述储液罐上部一侧连接有与储液罐内腔相贯通的引流管,储液罐上部另一侧通过吸引管与电动真空泵相连接并贯通;储液罐下部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储液罐侧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动真空泵电连接;所述引流管上安装有阀门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能准确显示计量及压力稳定引流连续的优点。使用时能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病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554569SQ20122025683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3日
发明者尚健 申请人:尚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