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09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煎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煎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药汤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疗效是西药不能取代的,煎熬中药必须运用砂锅,并应掌握好一定的火候,目前,普遍应用的砂锅均采用传统的筒状的中药罐结构形式,在煎药时通常用盖盖住罐体,以增加药的疗效,但在煎药过程中,由于盖住罐体,罐体内的中药汤剂经常溢出,为了防止溢锅,只能将盖掀开,从而影响疗效甚至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药液疗效高、可回收的溢出的中药的中药煎罐。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煎罐,设有罐体和盖,罐体一侧设有出药嘴,另一侧设有把手,出药嘴上设有嘴盖,其特征在于罐体上端的罐口外侧设有溢药回收槽,溢药回收槽下端内侧设有药液回流孔,溢药回收槽上端外壁高于内壁,药液回流孔与罐体相连通,以利于溢药回液疗效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药液疗效高、可回收的溢出的中药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罐体I、溢药回收槽2、药液回流孔3、盖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中药煎罐,设有罐体I和盖4,罐体I 一侧设有出药嘴,另一侧设有把手,出药嘴上设有嘴盖,其特征在于罐体I上端的罐口外侧设有溢药回收槽2,溢药回收槽2下端内侧设有药液回流孔3,溢药回收槽2上端外壁高于内壁,药液回流孔3与罐体I相连通,以利于溢药回液疗效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中药和适量的水倒入罐体I内,浸泡一段时间后,开始煎煮,在煎煮过程中,可将盖4盖住罐体I,当中药汤剂溢出时,溢出的中药汤剂即流入溢药回收槽2中,然后经溢药回收槽2下端的药液回流孔3再流入罐体I内,这样,避免了煎药过程中药液溢出造成浪费,同时,由于在煎药过程中,使之将盖盖住罐体1,增加了药液的疗效。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药液疗效高、可回收的溢出的中药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煎罐,设有罐体和盖,罐体一侧设有出药嘴,另一侧设有把手,出药嘴上设有嘴盖,其特征在于罐体上端的罐口外侧设有溢药回收槽,溢药回收槽下端内侧设有药液回流孔,溢药回收槽上端外壁高于内壁,药液回流孔与罐体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器具技术领域一种中药煎罐,设有罐体和盖,罐体一侧设有出药嘴,另一侧设有把手,出药嘴上设有嘴盖,其特征在于罐体上端的罐口外侧设有溢药回收槽,溢药回收槽下端内侧设有药液回流孔,溢药回收槽上端外壁高于内壁,药液回流孔与罐体相连通,以利于溢药回液疗效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药液疗效高、可回收的溢出的中药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J3/00GK202620244SQ2012202728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于辉, 张义, 王传玲 申请人:于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